2020年第1期 | 丁俊清 | 温州民居理水文化

温州民居理水文化 

Culture of Water Management in Wenzhou Vernacular Dwellings

丁俊清

Ding Junqing

摘要:温州地区的气候特征以及复杂的地形和水系条件,造就了温州民居独特的理水文化。文章将温州民居根据其所处地理条件区分为山地民居,谷口、平原和盆地民居,滨海民居和海岛民居四类,并从建筑形制、布局、梁架和外装修、 小木装修、外饰面色彩等方面探讨了各类民居理水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同时分析了温州民居理水文化的历史成因及其引发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温州;民居;理水文化;建筑形制;布 局;哲学思考

1 引言

温州位于浙南沿海,“虽隆冬而恒燠” [1], 故名温州。温州地形三面环山,一面抱海, 近海海域面积(11 000 km2)和陆域面积 (12 112 km2)几近相等。由于较强的太阳辐射和海洋水体的气候调节作用,加上冬季冷空气因西北群山的阻挡而减轻了侵袭强度,夏季暖湿气流活动因地形抬升而多云雨等因素,最终形成温州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在夏季热带气旋的作用下,温州台风频繁而多雨,天气炎热。如何利用温州复杂的 地形和水系条件,在湿热的气候中塑造宜居的环境,是温州传统民居(下称温州民居)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称之为理水文化。以下试从民居形制、布局、造型、梁架、装修,乃至建筑材料、建筑色彩等方面,浅析瓯人营造家园中的理水智慧和精神。

2 温州民居建筑形制上的水文化特征 

我国古代各地的大部分住宅建造都需遵守“臣庶居室制度”,有一定的共同点, 但它们在建筑技艺、建筑材料等方面却又因地制宜,因而各具特色。即使生活在同一地理单元、不同的农业文化环境里的中华古人,度地居民、量地制邑,也会营造出各具地域特色的住宅形制。温州民居形制特色可归纳为如下四类:山区民居,特点为“一字形、长外廊”;谷口、平原和盆 地大型民居则强调大院落和横向发展;滨海民居以“大进深、前后廊、双分房”为 标志;而海岛民居呈现出“小体量、无边屋” 的形态。现分述如下:

2.1 山区的“一字形,长外廊”民居 

江南汉民族住宅的基本单元为“一堂两内三间”制,农村小户人家以此为基本形制,或者在三间头一侧或两侧加披屋, 形成伸长一字形或曲尺形等。但温州小型民居几乎看不到三间制,多为五间、七间, 长的达九间、十一间甚至十五、十七间。如永嘉埭头村陈立诚宅,是温州典型的一 字形长屋,两层,十一开间,建于明末清初, 明间、次间、梢间、尽间尺寸分别为4.65m、 3.35m、3.8m、2.0m,通面阔36.4m,进 深11.0m,基本特征是长。这类一字形长屋往往会设“屋檐头”,也就是将即明间、 次间前辟为前廊,作为家庭主要的起居空间,相当于江南其他地区“敞厅”的功能, 当地人称之为“廊厅”。廊一般深1.75m左 右,加上约1.35m的出檐,总深达3.1m, 檐口高一般为2.85m左右,所以阳光不易射入,雨水也难以进入廊厅内。有些长屋廊厅的前步柱安装木隔扇门,窗棂空透, 有利于通风、散热、排湿。堂屋较宽,屋 内用太师壁分隔,前为厅堂,后为楼梯间, 一般都置横堂梯,较长的屋会在尽间再设楼梯。为方便使用,两端楼梯方向相反, 以便于屋前屋后进入的人各择其路,不必绕道。梢间无前廊,用作厨房,储藏等。

在一字形长屋加两披,便成为曲尺形或凹字形的住宅平面,建筑总长可达15或17开间,如永嘉上坳某宅(图1)和泰顺林垟某宅均为17间。这种形制的民居通常 不设围墙,正屋前后面和山墙面多作木板壁,在板壁上开门开窗,堂屋前檐完全敞开。整幢房子开敞通透,完全暴露在环境中。这种多檐、大出檐的长屋,其通风、散热和除湿的功能是不言而喻的,除此之外, 还有“均好性”的优点,一个村落的每个家庭、一个家庭的每个房份,都能平等地享用阳光、通风,以及好的朝向。

图1 永嘉上坳某 17 间头民居(图片来源:丁俊清摄影)

2.2 谷口、平原和盆地中横向发展多院落式大屋 

在温州平原、盆地和宽谷地带的大型民居,多为横向发展的多院落式大屋,如平阳顺溪“户侯第”,主体为十九间、六厢四合院,左侧为准十一间头,右侧伸出三间一院子,大门前左右各一花园,主立面宽17间。苍南南宋镇北二街李氏祖居,主轴线上为七间六厢四合院,两侧各加一个七间六厢四合院转90°,大屋通面阔达65m。这种大屋除院落大、受风面长、散热面长这一特点外, 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是环院落一圈多为敞开式通廊,内墙面都为隔扇、花窗,整个内庭空间仿佛一个空调器,不仅可以通风、 散热,还具有调节空气湿度的功能。(图2)

图2 平阳顺溪陈氏古厝立、剖面图(图片来源:同济大学1996 年建筑学专业测绘实习资料;指导教师:朱宇晖;实测人:陈菲、段晓星、范浩阳)

2.3 滨海民居:大进深、前后廊、双分房 

温州滨海地区为了防台风以及台风引起的暴雨,较大规模的民居都采用一字形多开间(7—9间)、大进深(七柱十三至十五檩) 的形式,房间在进深方向多一分为二,民间 称“双分房”,一般都是前卧室,后为厨房、 储藏。这类建筑多为低层、前后大挑廊的形制。和永嘉、泰顺等山地民居外装修对比, 滨海民居最大的差异是:它不设各种各样的檐,山墙面全部用马头墙或观音兜围合;采用双翼式举折屋面,举折平缓,前后出檐深远;正立面、背立面的门窗都笼罩在大檐 口里;山墙很少开窗,绝无开门,山墙和围墙裙多用大基座块石(或卵石)勾缝砌筑, 墙根厚达60 cm,上部一砖厚,墙裙以上立砌清水墙。为了通风和采光,除尽间以外, 温州滨海民居前后都设置为长廊,屋面为双曲线造型,看上去好像一个头带大斗笠、 身穿厚蓑衣、蹲着马步而放低重心的庄稼汉,能适应多台风暴雨的自然环境(图3)①。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在火热的夏秋季能取得凉爽的海风,这种大屋也有做成不等坡二层房的,正立面二层设通长窗,美人靠, 便于乘凉及观景(图4)。


① 上海交通大学刘杰教授告诉笔者,根据其团队所做数 学模型试验,瓯江口这种双曲线大屋顶住宅的确具 有很好的滑风、泻雨功能。

图3 瑞安鹿木呈山村卢宅(图片来源:丁俊清摄影)

图4 瓯海郭西村某宅(图片来源:同图 3)

2.4 海岛民居:小体量、无边屋 

海岛民居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防台风和防碱性海水腐蚀,因此多采用一字形三 开间或五开间,开间小、进深浅、层高低矮。

合院式房子一般为正屋三间、短厢房、 小天井、层高矮,伸手可及屋檐。外墙几乎都是抗压强、防腐蚀的石块、乱石、糙石, 采用大基座砌筑,底部厚达50—60 cm。由下向上逐渐收分,小青瓦屋顶上多压上一块块石头。小户人家多为木梁,檩条直接架在石墙上;大户人家多为厅堂式梁架, 住宅的厨房都放在正屋内,无边屋、披屋。为防海盗、海匪抢劫,大户人家楼内有夹壁、 隐门和暗室,前后楼间有暗道联系。渔村多选址在背风的山地上,成阶梯状分布, 呈“层层房屋鱼鳞叠,半依山腰半海滨”②[2] 状。一般海岛地形都很陡峭,只有一些山岙, 小平地,房子都是沿等高线布置的。海岛聚落的分布从整体上讲是分散的,但渔村内部布局又很紧凑,多为集合式、附岩式形态,远远看去很像牡蛎,一群群攀附在礁石上。有些临海的住宅,底层的仓库边上建有码头,并在靠海处开有水门,涨潮时, 可通过水门直接装卸货物。


② 此为清代诗人陈策三咏浙江温岭里箬村的诗句(转引 自参考文献[2]),但温州地区的海岛民居也具有相似 的特征,故借用。

3 温州民居布局上的理水精神 

3.1 “跟山走、跟水走、跟着田地走”的选址布局 

温州山区民居选择横向发展的一字形长屋,还有地理、水文上的原因。

温州用地构成为“七山二水一分田”,山脉多呈“西北-东南”走向,冬季可以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下,春夏季节使海洋来的东南季风深入内陆,形成大范围的丰沛降水。地貌发育受到地壳运动、构造、岩性、气候、 水流等因素影响。在这些因素的长期作用下,温州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流水地貌。温州用地构成的一分田,主要存在于沿海平原,少数位于七山之中的陡峭峡谷、侵蚀剥落的山地、丘陵或谷口平原中,瓯人遵循“治田、 养村、定宅”的原则,采取“靠山、倚水、 面屏”的选址和布局原则。

为了不与农业争地,温州形成了山区民居沿等高线走,而平原、盆地民居沿水 网走的形制。这是住宅和街巷最理想的布局走向。这种布局面向太阳和主导风向, 使民居有最好的采光、通风条件,东南面还有广阔的视域和美丽的景观。(图5)聚落布局顺应温瑞平原的田网和水网的基本面貌和图式。如温州很多村落的弄堂、巷路网,乃至温州郡城内的街巷湖河水系网都与之同形同构。这是温州古人营造的“家园与地理、水文合一”现象。

图5 温州地区水系情况示例 5a. 温州瓯江口农田水系俯视照片(图片来源:晨波 摄影)

5b. 温州瓯江口农田水系示意图(图片来源:三垟湿 地规划文本;项目负责人:丁俊清)

5c. 温州郡城街巷水系(图片来源:温州市总体规划 工作资料,基于 1882 年《温州府城图》重绘)

图5d. 永嘉岩头村水系(图片来源:同图 3)

和浙中、浙西农村比,温州古村还有一个特点是水井少、水渠多。这也是温州古人居住文化中的理水智慧。在台风暴雨和水流长期作用下,雁荡山脉松软的表土层多被谷水冲击带走了,那些坚硬又富垂直节理(岩石裂缝)的流纹岩被冲刷成峰丛林立的地貌景观。经过这种山地过滤的地下水,多穿岩而出,汇成碧溪、激流和浅滩。温州古代农人,都把这样经过这种山体砂石过滤层的清澈地面水引进村内,供日常饮食、洗漱使用, 并且将农田水网和村内水系统一规划,使之联成一体,又根据水网来布置路网,有效解决了引水、用水、排洪、泄洪和道路交通等问题,村镇面貌也因之自然而生动。一如《大若岩志》说水云村“邑室齐一,道路修整, 沟縢画然”[3];北宋永嘉太守杨蟠描写郡城永嘉也用了“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帏绕画楼”[4]的诗句。温州民居理水文化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经历了始于依附、进乎实用, 最终臻于审美的历程后,许多农村都有水口设计和以水为中心的室外公共活动空间。如永嘉芙蓉村的芙蓉亭(图6a)和埭头的“松风水月”宅(图6b),精美程度不亚于当代的园林小品。从飞鸟翔越飞行的视角来看, 我国古代山居图中的经典元素:青山、绿水、 飞檐、激流、浅滩、孤舟及渔村等,俯拾皆是。

图6 以水为中心的室外公共活动空间 6a. 永嘉芙蓉村芙蓉亭(图片来源:同图 3)

6b. 永嘉埭头松风水月宅(图片来源:同图 5a)

3.2 “负海为家、逐水而居,以水为脉、循序渐进”的发展历程 

在距今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后期, 浙北、浙东、浙西已进入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耕时代。后来经过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时代,居住方式逐渐进入了干栏式住宅形制和榫卯工艺技术、人造墩土台邑落、 大房子和城的时代。可这时的温州沿海平原一带还是一片浅海、潟湖和孤岛,人们以捕捞为业。文献资料将这些生活在海上的族群通称“疍民”。他们主要生活在水上、孤岛上, 没有固定的住处,时聚时散,不同时期被称为“蛋”“岛夷”“曲蹄波”“白水朗”“公婆船” 等。持这种生活方式的族群现在已没有了, 他们在陆居的过程中转化为渔民、农民或市民。疍民的主要居住方式是船居。船居(浮居、栅居)的瓯人直到距今4000年前才离开水面选择沿海的河谷、岙口而居,聚落主 要位于距海平面50—100m的山垟、孤丘、 台岗或海岛上。今天温州有众多以“岙” 为名的聚落,如河岙、正岙、宋岙、西岙、 沈岙、沙岙、银岙、珠岙、上岙及下岙等。另一方面由岬湾式海岸、岛屿、小山丘等围出一个个溺谷,这样的地形骨架在温州和闽北一带被称为“岐”(闽语方言,指水边突出部),以“岐”命名的地名数以千计。所以“岐、岙”地名是这一阶段生活方式和居住文化的印记。

晋代的郭璞因《山海经》所说“瓯居海中”,从地理学上给今温州一个“岐海”[5] 的称谓。从汉、晋时期潮退人进的过程开始, 瓯人筑塘(堤坝)蓄淡(水)、浚河、排湿、 除碱造田,继而浚畎、浍沟洫,然后得平土而居之。定居下来的瓯人最初的房屋当是船屋或竹木结构的棚户,之后逐渐演进成跨在水上的干栏式浮屋。历代政府不断发布告示,凡无力之疍民听其在船自便, 不强令登陆,如有能力建造房屋中搭棚栖身者,准其在近水村庄居住,与齐民一同编到甲户。笔者调查过的乐清手中岙和百岱村,都属于这种类型。

早期瓯越一带的聚落分布情况,可以参考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关于安民(即浙 南、闽东北沿海山区一带)一带的描述:“臣闻越非有城廓邑里,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 习于水斗,便于用舟,地深昧面多水险。”[6] 可见那时的瓯越山地,山瘠土浅,坡陡谷窄, 可耕资源少,人少聚邑稀,而且彼此间往往被险山深谷阻隔,看去“相处不过寸数, 而间达数百里,阻险林丛弗能尽著,视之若易,行之甚难”[6]。直到唐代,顾况《莽墟赋》也将此地描述为“何意万里之荒谷兮, 有此数百家”[7-8]。

综上可知,瓯人是随着海水涨落和围海夺田运动,负海而居、以水为脉,逐渐 溯水而上、走向内陆的。它们居住的形态、 包括聚落选址、布局、建制、形制等,始终环绕水展开。

3.3 傍溪村、源头村的理水智慧 

瓯人聚落有滨海村、山地村、丘陵村、 河谷平原村、傍溪村,源头村等类型,这些类型都与水和耕地两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傍溪村和源头村的理水文化最直接而最具智慧。

温州多山溪型河流,因地形地势弯直、 高下,而有水势的急、缓、大、小之别。山民们都是通盘考量地形,气候、坐向、交通、 水势、发展用地、景观等因素后,才决定村落的地址、大小和形制。一般来说有三条选址原则:首先是选在水质清澈、流速缓慢的一边;其次为河流的右岸(面朝水流去的 方向,这时右手即为右岸);再次是河流的凸岸。这三条原则有很强的科学性:因为 水流缓慢的一边取水安全,人畜容易靠近;地球是由西向东逆时针转动的,北半球内都因“惯性作用”而产生一股“右向”的偏移力, 使北半球水流,台风旋涡里顺时针旋转,河流右岸遭受水流挤压、堆积,而积累了大量对生物有益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使草木茂盛,人畜兴旺;河流转弯时,凸岸的“内弯 环境”水势平稳,陆地慢慢增长,有发展用 地,反之凹岸“外弯反弓”,河岸受反弓水冲击会塌落,不宜居住。笔者做农村调查时, 发现永嘉楠溪江流域一些山溪性河流转弯处往往形成较大凸岸,建立在这片土地上的村落叫滩头村。滩头村后有靠山,前有滩林、 抱水,土肥、景又美。

源头村是指位于溪间的源头或高山峡谷里道路尽端的村落。这类村落背靠的山 往往是县或乡的交界,陡峭而长满丛荆棘, 几乎没有可开垦的土地。这些原生态空间往往是景区景点的源头。这类村落理水的可贵之处是保存了各种形态的地面水。《尔雅·释 水》把地面水分为六级,即渎、浍、沟、谷、溪、 川。他们的关系是“水注川曰溪,注溪曰谷, 注谷曰沟,注沟曰浍,注浍曰渎”[9]。按照这种分类,源头村位于地表水的渎、浍处, 为生态敏感区。农民不知这些名字和关系, 但越是深山老林的人,地脉、地气观念越强, 他们绝不会把这类水源污染,更不会把这类水脉堵塞。以游历为生活方式的古人关 注过这些地方,如唐代诗人王建在《南涧》 中写到:“野桂香满溪,石莎寒覆水。爱此南涧头,终日潺湲里。”[10]这里的寒水、卵石、 石莎,在潺潺的水声中已默默生存了几万、 几十万年。源头村的理水方式为我们保存了这些原生态源头空间,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4 温州民居梁架和外装修构件上的理水精神 

温州的各类民居中,梁架承托的屋面,乃至各种披檐,除了遮蔽之外,其另一个重要的功能作用就是排水。而另有很多外装修构件与“水”有象征上的关联。下文讨论的内容,包括功能性和象征性两个层面。

4.1 山区民居梁架和外装修特征 

温州山区民居有以下三个特征:

(1)举架轻盈,多用不等坡立帖架 

温州山区民居为抬梁与穿斗混合构架。对于规格较高的住宅和宗祠等公共建筑来说,抬梁多用于住宅明间和宗祠等公共建筑露明处,山缝多用抬梁穿斗结合形式;穿斗常用于住宅不显要的位置或公共建筑 不露明处,小型住宅的穿斗式多用扦梁架。温州山区民居的山墙面上常用不对称长短 坡立帖架,檐口常常前高后低,并用减柱、 悬梁、大额枋等手法,创造出大小不等的灵 活草架空间,适应山地木、竹材多,家杂、 农具尺度长的需求。多用直跑跪梯,方便 柴草、农具搬动。这种梁架具有大材大用、 小材小用的优点,创造出来的空间分隔灵活,通风透气性能好。不等坡梁架可以产 生堂檐高、后檐低的效果,使厅堂、卧室、 前檐廊空间高敞,采光通风视线好;而后面多为厨房、畜圈、储藏等,空间低矮一点还 便于梁架上挂家具、食物等。不对称立帖架, 在大出际的山檐下、强日照的光影里,力的传递表现得很清楚,给人轻盈自在的美感。

(2)檐下铺作简单实用 

温州民居檐下铺作不像江南其他地方那么细繁华丽,一般仅在柱头上安装一个 圆形坐斗—栌斗,前檐廊顶浙北浙中多做船篷轩、鹤胫轩,这儿多用平板(斜板)轩, 有的则是草架。这个空间宽敞、通风条件好、 可搁放木头、长件家杂。

3)檐角四射,四面开窗,开敞通透 

为适应山区柴草、家杂多的生活特点, 以及底层潮湿闷热等自然条件,山区民居多为楼房。底层皆加出檐很深的前檐廊,和轻盈的大屋顶檐立面上下呼应,形如农具,名间称这种造型的住宅为“畚斗楼”(图7)[11]。

图7 以“畚斗楼”为单元的温州山区大屋 7a. 典型中小型住宅立面及剖面图(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11])

7b. 泰顺三魁某宅(图片来源:丁俊清摄影)

温州山区大屋,都以“畚斗楼”为单元,组合成H形、日字形、目字形、四字 形等形状的大庭院,有些则在两侧加披屋。由于四面上下都有檐,檐多且出挑尺度大, 檐与檐相交生出跨张的山尖、屋角头,加上各种山檐、腰檐、窗檐和檐箱,四个立面都十分精彩生动,前后,上下,左右, 众檐交错起伏,一幢房子如同一棵阔叶树, 枝叶扶苏,婀娜多姿。(图8)

图8 温州山区大屋的组合形态(图片来源:同图 7b) 8a. 泰顺竹里乡住宅

8b. 永嘉五沢岭根村屋

温州山区民居的木构架和屋檐的以上特征,使屋面的排水作用、建筑空间的利用, 以及建筑外观的美感实现了有机结合。

4.2 滨海民居梁架及外装修构件上的理水精神 

(1)双榀架,托架梁式大内额 

滨海民居的建筑木材多来自瓯江、飞云江、鳌江上游山区,受来源限制,不可 能像浙西、浙中那样用肥梁胖柱,而是大小材料均善尽其用。梁柱较细,梁架疏朗。因为建筑进深大(一般为14—16 m)、明间 特宽(一般5—6 m),常用双分房。办法为:每一缝用两个五架梁屋架前后相接做出前后廊,两个五架梁间设屏风,分隔成前后厅。明间用托架梁式大内额,即前金柱间置梁式大内额,两根五架梁置于内额上, 这样明间便有四榀梁架。明间两边有落地 柱,置于大内额上的二榀五架梁下无柱, 扩大了空间尺度。另外,在柱间的月梁下, 设置多道枋以起到各方向的拉结作用。温 州很多大屋明间常用 “梁峰牵”,即脊檩下方40cm高处加装的一根与脊檩平行的枋, 增强左右两榀梁架的刚度。梁峰牵的用材要求很高,一般都由细、直、抗拉强度大且有防虫防腐功能的香椿树,民间把这种树称为“大木”,是最好的梁、檩材料(图9)。

图9 永嘉瓯渠吴征超故 居的梁架形态(图片来源:丁俊清摄影)

(2)骑廊轩、长坐凳、美人靠 

温州地区滨海民居二楼多做成骑廊轩形式,于廊柱和步柱间筑轩。上廊柱后退,架在底层双步梁上,在外挑的空间上做出一条 长长的坐櫈的美人靠。围墙上砌筑长长的镂空砖雕花窗。这种构件除有气候上的适应性外,还蕴含着水的细长流动之美。(图10)

图10 平阳顺溪主政第(图片来源:同图9)

(3)轻薄的双曲屋面和沉稳的屋脊线 

由于房屋梁架深,前后廊出檐深,加之采用举折、生起、昂等营造技术,所以 屋面看上去十分轻薄,而且不少房子用三山式屋顶,即将屋脊两端迭落,升起翼角部位,将屋角梁架搭在角檐和金柱之上, 在檐檩上用生头木把檐升高,使屋脊、檐口产生前后各一条像农民的扁担一样微微翘起的曲线。从侧面看,前后两片屋面交接出一个舒展的“人”字。屋脊、檐口、 骑廊轩上的通长坐凳、美人靠和围墙上长长的镂空砖雕花窗。这四条水平舒展的线减轻了屋顶的厚重感。而且产生了一种流水般的舒展、空灵效果。(图11)

图11 瑞安潘岱砚下孙诒让故居(图片来源:同图 9)

温州大屋和门台的双落翼灰塑屋脊的 脊线两端多为尖叶状花草、卷纹状龙头、 鳌头、雉毛、甘蔗状及回纹鸱吻等,这些都是水性动物或植物。将它们置于屋顶, 使整个庭院有了水性和灵气。中原古寺庙古戏台屋脊上也有龙,但那是象征帝王权威的;温州屋脊上的龙,是海龙、水龙, 是风雨中的龙,表现了住宅的理水精神。

5 温州民居小木装修上的水文化特征 

房屋上可拆卸的轻型构件包括门、窗、 栏杆、隔扇、照壁、屏风、罩架、天花、 藻井等,属于小木作的范畴,小木装修即小木构件上的装饰。

小木装修按部位分,主要分外檐、内檐两大类,外檐装修是指建筑显露在外面 的门窗、隔扇等,内檐装修指室内的隔断、 罩、天花、藻井、屏风等。

温州小木装修有以下四大特色:

首先,重外檐装修,装修连续墙面长、高、面积大。温州民居外墙面多是通体木板墙、织壁抹灰墙、编竹夹泥墙、篱笆墙等, 围天井院一圈都是木隔扇和花窗,住宅内部除头顶是瓦、地面是泥灰以外,四面都是木头,看不到砖墙、石墙和槛墙。有些住宅外墙裙虽然是粗石砌筑的,也都是大基座带缝干砌,能保证墙体的透气性和吸热、散热的能力,以及吸收、释放水分的特性,石缝中还能长出小花、小草或青苔。

其次,楼层广泛出挑,环天井一圈尽 是楼裙楼廊、坐窗、美人靠。

再次,隔心、花窗多,都是小料以榫卯拼接而成的。几乎看不到像徽州用整板雕刻的花窗、隔扇。

最后,图案内容以简单而关系明确的 几何线条,以及花、鸟、虫、草等自然物为主, 很少类似徽州、浙西、浙中等地区那种成系列的人物故事或抽象图案。还有一些大屋, 如平阳顺溪老四份陈宅,泰顺圆州黄宅、吴宅等,入口门巷和厢房前用砖雕漏墙分隔, 营造出空透玲珑的空间,像空调机的隔板一样,能根据天气干旱,冷热变化,自行调节家庭温度与干湿。(图12—图13) 温州各类民居的内檐装修,重点放在暴露在前后长外廊的次、梢间门窗上。这 里的明间(厅堂)几乎都是敞开的,不设隔扇和门槛,次、梢、尽间的房门正对外廊, 门间多为半砖墙、木板墙上阁花窗。考究人家则是通体隔扇,隔扇是门与窗的结合, 既是门又是窗,下部为实心木板(裙板), 上部为漏空花窗(隔心)。这些,都是炎热, 多雨的天气孕化出来的。(图14)

图12 永嘉芙蓉村某宅(图片来源:同图9)

图13 泰顺圆州某宅(图 片来源:同图 9)

图14 丽水遂昌苏村苏家 大院(图片来源:晨波摄影)

6 温州民居的外饰面色彩的理水文化内涵 

温州很多民宅包括一些合院式大屋的外墙,都是木板墙,多不施漆,保持木料 原色。墙裙上部,尤其是山墙,多是织壁抹灰墙。砖砌外墙者,外刷三道蛎灰砂浆。蛎灰砂浆是以海蛎、贝壳焚烧制成的蛎灰 (主要成分是生石灰)以水调制而成,作为砖墙粘接剂和外墙涂料。海蛎、贝壳是海水泡出来的,是灰色,也可认为是水色。而那些青砖及面向蓝天的小青瓦,是木材的另一种形态——青烟的颜色,也可认为是无色。温州农村街巷地面、院子,以及天井地面、墙角、院篱、水渠等,基本上都用鹅卵石、块石带缝干砌。这些方圆的、 椭圆的、扁的,呈土黄色、褐色、青绿、灰白、 柿黄,以及黑色和白色的小石子,个个以本色挤在一起泛着水光,加上时间的作用, 人们在上面一脚一脚地踩出光泽、汗泽来, 给人一种水石同踪的感受。于是村落的地面、墙面、屋面和天之玄色、地之黄褐色羽化成天、地、人三位一体的色彩环境。“天地玄黄”是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 下治”时代就选择的色彩。在这里,“玄” 是高空的深青色,气态水在天上凝结快要下雨时,天空变为玄色。古代的劳动人民, 不一定懂得这个学问和原理,可是他们世代生活在这种天玄、山绿、水清的环境中, 把自己的生命融合在宇宙流程中,或自觉、 或自发地践行了这一造物原则。

7 温州民居理水文化的哲学思考和历史成因探析 

从上述对温州民居理水文化的论述中, 可得到对于中国传统民居,乃至中国古建 筑的若干哲学思考。同时,具体到今天可以看到的温州民居理水文化上述特点,也不是凭空产生的,除了前述与地理、气候 条件的关系之外,也有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以及古代在瓯越之地颇有影响的一些哲学思想的影响。现概述如下:

7.1 住宅的本质是防风雨,抗寒暑 

中华古人用五行(金、木、水、火、土)概括物质世界,其中水是人们生活圈 中存量众多、富于变化,也最难驾驭的物质。它从天而降,伴水而来的是狂风、暴雨、雷电,当然它的背后还有烈日和严寒, 这是人类进步要解决的最大问题之一。房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人工创造物,其出现也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最重要革命。《易经 · 系辞下传》曰:“上古穴居而野处, 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盖取诸大壮。”[12]572 这段话的前二句是讲创造房屋的社会背景,中间几句是讲房屋的形制和功能,最后一句是讲营造原则和方法。这个原则和方法,用现在的话讲是“自 然取象”,取法于大壮卦。大壮卦的卦象为 乾下(符号为“ ”)震上(符号为“ ”, 其中阴爻“- -”也可写作“^”)。如是,大壮卦的卦象为“ ”,恰似一座房子的侧立面。

7.2 三极之道 

古人把房屋叫做“屋宇”,定义为“宇宙”。“宇,屋檐也;宙,栋梁也。”同时, “宇”也指空间,相应的“宙”指时间。“上栋下宇”的形制中,天空好比人类的大屋顶, 房子是一个家庭的小天地。《易 · 系辞上》 提出三极之道,天、地、人是宇宙的三极,是三位一体的。天、地是自然两极,人是中极。天的作用是“化”,地的作用是“育”, 人的作用是“赞”,即参加促成天地化育工作[12]531。三极像游戏“剪刀、石头、布”一样, 是既相生、相克,又相赞的。房屋是取象于自然而创造出来的器物,是人化自然物, 代表人与天、地参。所以天地是大宇宙, 而房屋是中极。古人把房屋的脊梁称为极, 个中因由在此。

这么深奥的道理,古代农人未必都懂得,但是三极之道就象生命的密码一样, 流淌在人们的血液里,贯注到天地流程中。

7.3 古民居营造活动是惯常行为,唯一目的是实用 

古代民居的营造,包括选址、培地基、 备料,乃至施工等,都是自己与乡邻戚友 以及部分民间匠师帮忙建造的。不需设计 图纸,也不需审批公示。一些技术规范, 乃至房屋与前后左右邻里关系等,都是约定俗成的,可称为“惯常行为”。

一个农人,不需要事先学习掌握这些作物的生长机理原则、内部结构,以及耕作技术,从小跟父母下田耕作,就慢慢学会了农耕,而且这种技术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即使专业的木匠、泥水工,也是以师徒的方式传承的。而他们的营造技术(设计 手段)都在一把鲁班尺里,很少变化,同时也遵行《周礼 · 考工记》中规定的“天有时, 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13] 的制器原则。另外,古人造房子的唯一目的是实用,房屋不是工艺品, 更不是商品。遮阳隔热、散热、抗风雨是实用的关键因素,而就地取材、材尽其用是最经济的。所以一旦作为产品的房屋定型以后,就会长期固定下来,很少改动。

7.4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 

不同地方的居住者,理水文化是不相同的。比如江南的太湖流域,气候温暖、 风和日丽,地上流的、天上下的都是细水细雨,农民的生计在“圩”中。“亲水” 也就成了他们理水文化的主要目标,由此逐渐形成了城濒大河、镇依支流、村傍小溪的基本格局,以及水乡特有的春风细雨桃花、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貌。而温州是光热资源的高值区,虽然大多数日子还算风和雨调,一旦有台风暴雨和风暴潮就属于灾难。这种情况下,理水的目标就不是“亲水”,而是“避天水、治地水”的问题了。

清代学人孙扩图在《温州好》十阕的 第二阕里描述的温州的气候:“温州好,别是一乾坤,宜雨宜晴天较远,不寒不燠气恒温。”[14]这是温州气候的基本格局,“温州” 之名也因此而得。南宋四灵之翁卷的诗“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5] 则是这种气候条件下滨海农村田野的基本风韵。

温州水文化的主调是潮汐和潮汐的清音,如江心寺楹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此情此景,日夜荡漾在瓯人的心中。

学界关于“瓯”之得名及其缘由的探讨,对加深理解瓯居理水文化是有帮助的。关于瓯地,最早的记载见于《山海经·海内 南经》的“瓯居海中”[5]。“瓯”字的字根 为“区”,《说文解字》对“区”的解释是“踦 区,臧隐也”[16],指海湾小山出没的样子。笔者认为,古文字象形而生,瓯地总的风貌特征是大面积浅滩海湾,海域,内有众多的半岛、孤岛和洲,如盛水的陶罐一样沉浮在海水里、潮汐中。总之,古瓯地有三个特征:一是大面积浅海;二是海岸线且曲折,半岛、海岛众多;三是海潮多而大, 整个大地沉浮在潮汐中。瓯人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了数千上万年,经过漫长的围海筑塘造田,逐渐发展成现在的样子。

在此条件下产生、发展出来的瓯文化基本特征也是水,抗台风、抗风暴潮、筑塘造地、兴修水利、去盐碱、凿河造桥是瓯地进入农耕社会后历史进程的主线。赶海, 下海吃海鲜是瓯人每天都要碰到的事。水还深入瓯人的民俗、信仰中,瓯人信仰平水王, 在平时的居住生活中,正月初一开门需待涨潮,造房上梁需待潮,摆床位需待潮…… 赶潮还造就了瓯人灵巧、善变的性格特征, 以及其走在形势前头和闯天下的精神。

居住是人工自然物,它是实用的有生命的,居民建筑类似植物群落。在农耕社 会这个前提下,宅和自然条件下长期磨合后形成的式样,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7.5 灾害和移民对温州民居的影响 

从族源演变角度讲,温州可以说是“移民社会”。先秦此地即存在东瓯族群,但因战争的原因,西汉时期,东瓯国三次举国北迁,地虚无人。当然,也有部分不愿北迁而逃到山区的东瓯人,只是温州人口的主体是中原人口迁来的,他们构成了温州居民的主要姓氏、构建了温州村庄、乡镇结构的基本格局。然而,与江南其他地区比较, 温州的很多人口是中原后代由福建向北回流的。周瑞光的研究表明,温州的世家大族、 旺族,相当比例是福建客家族群的回流[17]。较早的一次发生在唐末五代钱氏主政浙江的80多年时间内,因当时福建王氏兄弟内战,大批第二代中原人迁徙到了瓯江流域。之后,风暴潮灾成了外来移民进入温州的主要原因。其中南宋乾道二年(1166)的大风 暴潮影响最大,引发了五次移民。

据各类史料记载:“乾道二年八月丁亥, 温州大风,海溢,漂民庐、盐场”,“覆舟溺死二万余人,江滨胔骼尚七千余”[18], “浮尸蔽川,存者什一”[19]455。这次大风暴潮导致“田禾无收”[19]455,“塘埭斗门尽 坏”[19]520-521。为了恢复社会生产,温州知 州上书请求福建移民补籍,开始了五次大 规模移民:第一次在风暴潮后不久的乾道年间;第二次在1177年,因郡城护城河遭乾道二年海溢淤堵,召集3000民工疏浚, 解决后顾之忧,后下令鼓励福建移民来温;第三次为1188年,为疏通温瑞塘河,再次 下令鼓励闽民来温州开垦盐碱荒地;第四次和第五次分别发生在1203至 1223年。至此,客户占据温州人口的五分之三。

对于这类风暴潮、海溢带来的灾难, 幸存的人民是刻骨铭心的。他们必然会总 结这些教训,把民居营造的重点放在防烈日、抗暴风雨上。

7.6 永嘉学派的影响 

宋朝提倡并推行耕读政策。楠溪江山清水秀,是理想的耕读之地,耕读之风渗 进到每一个村落,培养出大批人才、官宦, 造就了营造大屋的投资主体,迎来了温州历史上第一个文化和村镇建设高峰,今天 我们看到的温州大屋和村落风貌,多是这一时期形成、发展而成的。

民居建筑艺术必然受当时的主流思想指导。温州自北宋皇祐三先生的心性理义 之学,经元丰九学子的经制事功之学,在100多年的探索、磨合之后,到南宋,叶适将其发展成经世致用的永嘉学派。永嘉学派和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注重心性义理完全对立,强调以物为本,主张功利、实用,以利含义,义利并立。温州民居重实用,重抗风而不事装饰的风格,有永嘉学派思想孕化的因素。温州百姓掌握并认定实用品质的民居,历明清二代不变。至今, 虽然建筑材料逐渐改变,但民居基本精神仍保持不变,散发着宋风。

7.7 宋明理学的影响 

温州民居外装修不上色,为木板本色, 即“无色”,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中国古代哲学把世界的初始状态视为“空白”“即无”, 无始无终,无形无色,是永恒的,恰如“道” 的气质。玄黑则常用来表现深邃的思想, 玄妙的境界。

我们今天看到的温州传统村落基本面 貌是宋、明、清几代逐渐层累形成的。宋 明理学主张“明天理,灭人欲”[20]207,主张 “文皆是从道中流出”[20]3305。这里的“文” 即形式,“道”即理、即美,是“文”之本。于是,理入诗、入画、入建筑。温州是传播理学的重地,有朱门八子弟,受理学的影响,民居建筑装饰用色淡、无之极,令木材原色和水色这对趋于理性的无色之色, 演绎出与自然环境极其和谐的建筑色彩和建筑语音。如同“对色彩倾听”的试验[21] 一样,当你倾心去揣摩屋面飘逸、檐角四射的温州民居时,就会出现一个“瓯在海中”,潮起潮落,海鸟“瓯瓯”鸣叫的世界。

8 结语 

温州民居孕化自当地的山水格局和气候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独特的理水 文化,是中国传统营造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理水文化也与当地的移民历史和相应思潮的影响密切相关。对于温州民居理水文化的深入考察,可以获得对中国传统营造智慧进一步的哲学思考。


参考文献

[1]嵇曾筠 . 浙江通志:第 1 册 [M]. 上海 : 商务印书 馆 , 1934: 354.

[2]叶艳莉 . 吾乡吾土 [M]. 杭州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 社 ,  2016: 10.

[3]刘景晨 . 大若岩志 [M]. [ 出版地不详 ]: [ 出版者 不详 ], 1947.

[4]黄世中 , 等 . 温州古诗选注——温州历代词百首 [M]. 北京 : 作家出版社 , 1998: 62-63.

[5]刘向, 刘歆, 编. 山海经[M]. 郭璞, 注. 郝懿行, 笺疏 . 上海 :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5: 280.

[6]班固 . 汉书 [M]. 颜师古 , 注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97: 708.

[7]顾况. 莽墟赋[G]// 周绍良. 全唐文新编:第3 部,第 1 册 [M]. 长春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2000: 6146-6147.

[8]林亦修 . 温州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 [M]. 上海 : 上海三联书店 , 2009: 14.

[9]郝懿行 . 尔雅义疏:四 [M]. 上海 : 商务印书馆 , 1933: 15.

[10]王建 . 王建诗集校注 [M]. 尹占华 , 校注 . 成都 : 巴蜀书社, 2006: 168.

[11]陈志华 , 李秋香 . 楠溪江中游 [M].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10.

[12]黄寿祺 , 张善文 . 周易译注 [M].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1.

[13]张道一 . 考工记注译 [M]. 陕西 :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 2004: 10.

[14]南京大学文学院《全清词》编纂研究室. 全清词:雍乾卷第 7 册 [C]. 南京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12: 3829-3830.

[15]翁卷 . 翁卷集笺注 [M]. 北京 : 线装书局 , 2009: 139.

[16]许慎 , 段玉裁 . 说文解字注 [M].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1: 1116.

[17]周瑞光 . 太姥传音——闽浙边历史文化丛谈 [M]. [ 出版地不详 ]: [ 出版者不详 ], 1998.

[18]脱脱 , 等 . 宋史 [M].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85: 1331.

[19]王瓒 . 弘治温州府志 [M]. 上海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2006.

[20]黎靖德 . 朱子语类 [M].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86.

[21]阿恩海姆 . 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 [M]. 滕守尧 , 译 . 成都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1998: 144145.

作者简介:

丁俊清,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温州 325001)原院长,温州大学兼职教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