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 | 给全球3.5亿抑郁症患者的''一线生机''

16位复发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进行干细胞治疗后一个半月内,患者抑郁程度下降,且Beck评分结果在中度抑郁范围的最低水平。这表明,干细胞对抑郁状态下的认知功能障碍有改善作用,有助于克服治疗抵抗,且无不良反应。

你知道吗?全球有大约3.5亿抑郁症患者,也就是平均每20个人中就有1个“隐藏”的抑郁症患者。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庞大数据背后,却只有不到一半患者接受正规有效治疗,其中能够痊愈的更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在不断复发与治疗中隐忍的生活。

△ 抑郁症的难治性与致死率

由于抑郁症发病机制异常复杂,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所以临床上抑郁症的治疗受到阻碍,药物也只能暂缓症状,想要完全康复,依然是个世界性难题。

早有学者认为,情绪低落会导致血清素下降,引起干细胞功能受损,从而使得细胞的正常修复和再生受到抑制,影响身体免疫功能,这是科学家首次从科学角度证实了人类情绪与干细胞生长之间的联系。

而这也为干细胞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等情绪性疾病提供了新的策略。

《实验生物学与医学通报》上的一项研究,通过对16位复发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进行干细胞治疗后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在治疗一个半月内,患者抑郁程度下降,且Beck评分结果在中度抑郁范围的最低水平。这表明,脐带血干细胞对抑郁状态下的认知功能障碍有改善作用,有助于克服治疗抵抗,且无不良反应。

△ 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脐带血细胞的效率

01

3.5亿抑郁症患者,该怎么办?

现代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来自学习和工作、家庭持续不断的压力,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且发病年龄日渐年轻化。

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目前有大约3.5亿抑郁症患者,如果保持增长趋势,2030年将超过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总和,成为致残的第一大诱因。

△ 抑郁症“世界地图”

3.5亿,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代表了什么?

没错,治愈难!抑郁症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和衰弱性精神类疾病,它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也是一种精神方面的疾病,因此,从外表来看,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没有多少区别。

而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失去活力,甚至无法从事日常活动,抑郁症患者常常会有以下病症:无精打采、食欲改变、睡眠习惯转变、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焦躁不安、自觉无用、内疚甚至是绝望。

其实抑郁症的表现并不是终日以泪洗面,准确的描述是没有生命力,是持续的情绪低落。

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是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措施,尤以药物治疗为主,但令人失望的是,十年间有75%~80%的患者多次复发,故抑郁症患者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发作3次以上应长期治疗,甚至终身服药。

近年来,干细胞在治疗脑瘫、脊髓损伤、脑外伤等神经系统疾病中获得了初步成功,证实了干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和修复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也为利用干细胞治疗抑郁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02

干细胞:抑郁症“新克星”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的潜能,为许多不可治愈的神经性疾病带来了希望。

该项临床试验研究对象为25 - 60岁的难治性抑郁症女性患者,符合重度抑郁症临床标准的复发性抑郁综合征,且抗抑郁药物治疗6个月后无反应。

研究将对象分为两组,治疗组13人,对照组3人。治疗组每隔一周输注一次浓缩脐带血细胞,共4次,单次细胞剂量是2.5 x 10^8。对照组则输注经过相同处理和冷冻的外周血白细胞,两组都同时接受标准的抗抑郁药物治疗。

△ Beck抑郁量表评分对比

治疗结果显示:抑郁症的情感减退虽然并没有被完全逆转和缓解,但患者病情有所改善,表现为出现乐观态度,及更生动的面部表情。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HDRS-17评分上无显著差异,尽管在治疗中有小幅度波动,但治疗组始终保持在中度抑郁范围,而对照组则在6周时就回到了初始水平。

△ MCCB评分对比

研究也证实了干细胞可以通过释放神经营养因子发挥其旁分泌作用,通过代谢和心理刺激作用在临床上表现出来,促进患者对基础神经药物治疗的反应,同时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和再生功能,可以有效修复受抑制的神经细胞,激发它们活力。

干细胞在抗抑郁症的治疗中展现了良好效益,这无疑为包括抑郁症在内的多种难治愈性神经免疫疾病提供了潜在有效治疗方式,相信随着干细胞技术的成熟,它将会涉及越来越多的疾病领域,成为难治性疾病的“新克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