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有一种薇菜,它现在的名字叫大野豌豆,为何当代人不吃它了

在《诗经》中,曾出现一种极其有名的野菜,它就是薇菜,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大野豌豆。可时至今日,薇菜却已经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为何薇菜再也不会成为流行的野菜?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商朝末年,纣王无道,致使天下诸侯共伐之,他们推举周武王为头领,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将商朝推翻,建立了周朝。可周朝绝非人人敬仰的朝代,商朝小诸侯国孤竹国的两位公子伯夷与叔齐,心痛商朝的覆灭,随即决定誓死不食周粟,于是他们隐居于山林之中,靠采薇而度日,最终成就了商人气节的美名。与此同时,在《诗经》中也曾多次提到伯夷与叔齐食用的薇菜,其内容为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意思是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商朝的家了,回商朝的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谈到这里,我们不禁产生一个疑问,薇菜究竟是什么?为何古人会对其如此钟爱?

薇菜又名大巢菜,正名为大野豌豆,但因各地叫法不同,故此也有山扁豆、山木樨等称呼。薇菜为野豌豆属多年生草本,灌木状,全株被白色柔毛。作为一种野外常见植物,薇菜的根茎十分粗壮,其表皮呈深褐色,近木质化。茎部有多处细棱且多分支,表面覆盖大量白柔毛,花期为6-7月,果期为8-10月。从其生长分布地域来看,薇菜分布于我国华北、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生于海拔600-2900米林下、河滩、草丛及灌丛中多有它们的身影。

薇菜既然叫作大野豌豆,自然也与豌豆存在相同点,薇菜在结果时,其上会出现多个长形扁荚,内部含有豌豆种子五六粒,可以生食也可以烹饪,故此,伯夷和叔齐才能靠采薇而生存。不过,薇菜虽然能食用,却并不能多食,更不可以似伯夷与叔齐般将其作为主食,否则的话,其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是为何现代无人对其问津的重要原因。

在古代药典《草本便方》中曾有记载:薇菜活血,破血,止血,生肌。治五黄疸肿,利脏热。截疟,平胃,明耳目,它是一种活血化瘀的良药,可是药三分毒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百姓们自然会对其敬而远之。更重要的是,薇菜与普通野菜类似,未经加工直接食用会带有极强的苦涩味道,只有用冷水反复浸泡与冲洗,才能将菜里的苦味驱除,其工序之繁琐,让人头痛。

除此之外,薇菜的食用也要区分季节,只有春天刚刚发出嫩芽的薇菜才能食用,并且每次食用量不能过多,否则人体就会感觉不适,严重的会出现精神恍惚的症状。一旦春天过后,即使薇菜再鲜嫩无比,也不能食用,因为此时的薇菜全株带有毒性,尤其是以种子的毒性最大。据科学化学分析得知,薇菜内含有一种水溶性变异氨基酸,会对人体内的蛋白质产生变性作用,故此贸然食用可能会引起中毒症状。

薇菜开花之后,毒性会较之前更大,即使是牛马羊等牲畜都对其敬而远之。薇菜中含有大量的铜离子,会严重影响生物体的消化与排泄,致使牲畜死亡。时间一长,牲畜们便开始有意规避薇菜,即便是吃青草,也要远远的避开薇菜生长的位置,防止误食毒物。不过,笔者却认为,以上均非薇菜不流行的主要原因,让薇菜彻底远离人们餐桌的原因,应该是其口味的问题。薇菜的口味并不好吃,即便是名厨利用煎炒烹炸炖等多种做法处理薇菜,也难以令其口味得到提升,故此在追求美味的现代人眼中,薇菜简直连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都算不上,随便举一个例子,河豚也是毒物,却也没有因为本身带毒而被驱离餐桌,毕竟其美味的口感难以令人抗拒。

古代生产力不发达,古人吃蔬菜也只能是为了果腹,相比于现代人而言,档次的确是低了不少。可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现代人生活幸福,不仅吃的好,吃的鲜,更要吃的安全,像薇菜这种带毒,不安全,味道又不好的蔬菜,退出餐桌,也是必然。

参考资料:《植物百科全书》 李力著 北京百科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