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中的因果关系

从人类对世界的认知程度来讲,逻辑思维就是关于因果关系的认识。我们人类认识的实质,就是建立统一的因果关系。因为,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认识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系统的模仿、系统的概括和系统的相互作用。

这三个阶段的成因大概可以作如下描述。第一,由简单的因果关系导致的系统模仿。比如:人类模仿动植物的生长规律,所以建立了饲养业和种植业;第二,由绝对的因果关系形成的系统概括。比如:物理学家提出了力和速度等物理概念,因而产生了经典力学;第三,由相对的因果关系形成的系统作用。比如:人类根据宇宙及世界的自然规律提出具体的物理机制,从而形成了有机统一的世界观,等等。我们人类的认知程度,正是借助于上述三个阶段的不同发展,才逐步由量变发展到质变的蜕变,从而使人类的认知得以区别于其他的灵长类动物的标志。比如,黑猩猩的思维就始终停留在认知的第一个阶段——处于模仿的阶段。

我们可以从人类的文字发展来分析,从中就能更好地描述上述三个认知的不同阶段了。最初的象形文字,实际上是由简单的绘画演变而来的。这是最为典型的模仿,临摹外在的现实世界。经过历史学家的长期研究,得出了一个大家比较认同的结论:即大约公元前十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由于交通的便利,各民族的人们在此交易,交换他们彼此的产品。为了便于交流,逐渐地形成了拼音文字,用纯粹的符号来代表具体的现象与物品。这是人类最早建立的抽象系统,由一系列抽象的概念形成的因果逻辑关系,是理论的雏形。由此,逐渐地使人类养成了逻辑思维的习惯,即形成了归纳法和演绎法这两种不同的逻辑认知方法。

于是,人类的认知范畴在原来单一地追求经验的一致性上,又增加了理论内在逻辑的统一性。用现代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理论不仅要被外在的实验所证实,而且还需要保持其内在的逻辑自由,不能形成矛盾的概念,即不能产生谬误。虽然逻辑思维对于人类的认知程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仅用逻辑思维来解决世间的一切现实问题,又是不够的。因为,归纳的逻辑方法会受到质变的限制。比如,随着观察尺度的缩小,原本连续的空间会变得不再连续,从而使微观的粒子具有了波动性,受到了空间粒子的不对称碰撞。比如,在水中的花粉具有无规则的运动轨迹,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因此,归纳法只是认知的初级方法,其主要用于收集和整理资料,为演绎法的使用奠定基础。只有演绎法可以面对整体,根据不同的极限情况,使我们借助于具体的物理机制来统一地解释各种不同的物理现象。然而,演绎法也是有局限性的。其建立的逻辑理论系统需要有逻辑的前提(即逻辑思维)作为出发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逻辑基础)。具体地说,就是需要提出公理和假说。这些公理和假说,也只适合某个时空段而已,并非是宇宙世间的真理。比如,宇宙的“成住坏空”和众生的“生老病苦”等“真俗二谛”。

同理,我们面对同样的现象,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选择和评判公理与假说呢?对此,原有的逻辑思维是无能为力的。需要我们有一个更高端的思维和评判标准,这就是人类认知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人类认识的最大公约数,它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适用于所有的现象。比如,自然界存在着具体事物的有限性和抽象概念的无限性。这是我们判断理论正确与否的一个重要原则和尺子。于是,只要我们的宇宙是一个具体的系统,那么构成其中的物质,比如粒子,就一定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这就是量子力学的物理基础。又比如,自然界存在着质的变化和不同物体的归一性。于是,使我们摒弃经典的机械世界观,转而接受空间不空和物质不实的有机观念。这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我们所描述的世界,即物体的运动会受到光速的限制和空间形态的影响。再比如,自然界存在着个体空间的相互影响与渗透,不存在绝对独立的封闭体系。于是,我们可以将各种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归结为物体的存在引起了空间的对称性破缺,即空间量子对物体的不对称碰撞。又比如,由于物质是能量的聚集,其封闭性小于1,会对外辐射热能,使原本均衡的空间形成了热的梯度分布,即形成了引力场。于是,当两个物体相遇时,空间量子对它们内外侧的碰撞是不对称的,由此形成了万有引力,等等。 这些都印证了一个合理的说法,即如果说传统的逻辑是理论得以建立的内在逻辑的话,那么人类认知的基本原则就是构建理论的外在逻辑。虽然在不同的理论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但是,人类的基本原则却是这些理论的共同基础。

因此,逻辑思维适用于理论的建立,满足其内部的逻辑自由;而构建思维即遵循人类认知的基本原则,适用于对理论的选择和评判。因为,实验并不具有绝对的验证性,理论与实验是有差异的。前者是理想的,而后者则是人为制造的现实。

总之,虽然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用逻辑思维来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但是由于人类认识的有限性,仅靠逻辑思维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地提升认知的思维水平,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来研究和解决问题,道家和佛家的“不二之法”思维应是人类认知和解决问题的不二之选。因此,遵循人类认识的基本原则是我们思维的更高境界。只有在构建思维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逻辑思维的作用,使我们人类具有更高的认识效率。(2020.11.12)

(0)

相关推荐

  • 世界末日到来之前,如果要写下一段话,让其它物种复原人类之光,你会写什么?

    著名美国华裔物理学家.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张首晟(已故)曾经做过一个演讲,在演讲中,他提出了一个命题:倘若有一天,世界末日到来,地球人上了诺亚方舟,这时候,给你一个信封,你需要在信封背面,写下一些文字, ...

  • 奥地利学派与抬杠

    自从深入学习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在与别人探讨的时候,我经常被别人认为在抬杠.因为奥派的结论和我以前学习的知识往往大相径庭. 以前的知识告诉我:军火商就是战争贩子,到处煽风点火,挑起战争.而奥派告诉我:如 ...

  • 禁锢与永恒:从世界尽头到元宇宙

    2021-01-22 21:00 禁锢与永恒:从世界尽头到元宇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rct studio(ID:gh_1fbdf914e282),头图来自:<2001太空漫游> 引言 本 ...

  • 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与结果之间决定与被决定,引起与被引起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在民法上的价值大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确定责任是否成立:二是确定责任的范围.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非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侵权责 ...

  • 准确认定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

    日前,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当庭宣判了"老人超市拿鸡蛋被拦猝死案"的二审结果:维持一审原判,驳回谷某向超市索赔38万余元的请求.这一案件自去年被媒体曝光以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原 ...

  • 刑法中相当因果关系说的判断方法——中国法院网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9/05/id/3974935.shtml# 刑法因果关系是指实行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它解 ...

  • 三步让你掌握逻辑思维中“假设分析法”,思考厉害的人都会运用

    逻辑思维是我们构建思考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形式. 而在实际应用当中,我们需要通过某些方法,才能够把这种逻辑思维落实到解决问题上面.而其中,"假设法"就是常用的思考方法. 在讲述什么 ...

  • 罗翔: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危害行为会引起危害结果,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就是指两者之间合乎规律的引起与被引起的联系. 条件说和相当说 因果关系,主要就是一种经验性的常识判断.它历来有条件说和相当说两种学说. 条件说认为,没有前者就没 ...

  • 小议医疗损害责任案件中的因果关系

    转载请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医法汇 一.因果关系的相关论述 某位律界大咖曾经表述过类似意思,那就是民事案件中,医疗损害类案件是属于较难办理的类型.不仅专业性强,复杂程度高,而且诉讼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层出 ...

  • 可能性推理中的因果关系分析

    其实大部分的可能性推理题目中,都含有因果关系,只是在不同的题目当中有不同的呈现形式,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所谓溯因形式的论证,就是为已知的某个事实寻找原因.我们以下题为例: 提起极地冰,很多人眼前总是 ...

  • 2020上海烟草招聘行测言语理解:主旨观点题中的“因果关系”

    2020上海烟草招聘行测言语理解:主旨观点题中的"因果关系" 在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备考中,我们会发现片段阅读往往题干材料篇幅较长,很多同学倾向于逐字逐句地阅读,虽然有时可以通 ...

  • 时空逆转的规律总结,推敲《电话》结尾中的因果关系

    NETFLIX新晋惊悚片<电话>将时空逆转的概念,在其结尾解锁了高难度的玩法. 1999年的女杀手给2019年的女主打电话,发现可以通过干预1999年发生的事来改变2019年的现实.不同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