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辛民」|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花鸟画是灿烂辉煌地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哲学、人文景观、道德品行等优良传统,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花鸟画更能体现形而上的精神世界,画中的仰扬顿挫、婉转起伏地动感,节奏感传达着人地情感,那流动的线条充满活力,那种张力、气势、神韵、元气淋漓的作品,它彰显着作者品格修养的精神状态,作品的感染力即是作者的人格魅力。花鸟画中的枝干藤蔓、繁花野卉,那种千姿百态、曲折多变的形象,最能发挥笔墨精神和作者的情感,这感花叶的多少与变化可根据构图和情感的需要可随意增减,但人物画的肢体不可能随意增减,因之,花鸟画不受现实形象的制约,一张宣纸任其挥洒,是花鸟画家的自由天地,高尔基言:美是自由的象征。

从明代的徐渭延续到八大、吴昌硕、齐白石、离苦禅、潘天寿、崔子范等,他们的贡献为花鸟画史树立了数座高峰、成为后人崇拜学习的典范。实际证明大师一级的画家多数为大写意花鸟画家,原因何在?如果从形而上的概念论之究竟,花鸟画最有代表性,以笔墨语言诉说画家的心声时花鸟画最有展现空间,其不受物质形体的拘囿,任其作者情绪的发泄,最可体现人文情怀的境界,画品即人品,大写意花鸟画最有写意精神,有情怀、有品行、有高度亦有难度,也最能体现时代风范。齐白石言:世间事,贵痛快。

历经风霜雨露,我的艺术之树已经进入晚秋之季,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不管是丰硕还是干瘪的结果。若不及时采收就会随着严冬的到来而被废掉。时间不等人,若不着重珍惜这段黄金季节,一生的成果即随之冒烟了。

如今,到了我这般年纪,不可能像年轻人怀有远大理想的举动,只能凭借这一生的创作历程所积累的经验,日复一日不停地创作,直到无力执笔为止。

我的从艺之途,自60年前开始,在山东艺专(现在山东艺术学院)五年经授老师培育是关键的一步,艺术的成败与奠定深厚的基础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非常感谢恩师:于希宁、关友生、黑白龙、张茂才、单应桂等诸位老师对我的教导和培养,在校五年几乎什么与艺术有关的科目都学过,除了学习文化课、美术理论课、素描课,还学过剪纸、板画、水彩、水粉、工艺美术、篆刻、书法,中国画的山水、人物、花鸟,诗词等。如此比较全面的艺术基础课程,它有助于广开思路,更全面地认识艺术创作理念,艺术创作不是单项思维,思维空间越广越有创新的依托,创新需要有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力,这样才可能创作出有艺术高度的作品。

我赞成林散之先生的名言:艺术创作除了读书及前人的艺术作品外,还有社会和大自然这两卷书,它的篇幅是无限的。艺术创作要具备熟练的笔墨技巧和造型能力,但不只是有了单纯的技巧为目的,作品中必须承载着人文精神和一切生物和灵性,如果没有对人生、社会和大自然的关怀,则不会画出有情感的作品。

我的画风成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得益于母校的培养,还有坎坷曲折的人生阅历。离校后长期学习临摹过齐白石、潘天寿、崔子范、张朋等名家的大量佳作以及对民间艺术、油画、儿童画等的学习借鉴,广泛吸纳、加之年积月累地磨练和不断思考、探索、试验,一步步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画风。

当代画界一派繁荣甚至繁杂、花样百出的景象,但是,正宗的延续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数仍是起着主导地位,任何画家的风格面貌都离不开民族艺术的传承,只有继承的多寡之别。一个人的知识技能不是凭空而来,都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感染与熏陶,也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并不存在无师自通现象,学哪里哪里就是老师,画集书刊是老师(它是老师著作),社会和大自然是老师,其身边的一切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直接与间接地传授之别。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一代代传承至今才促成了现在的艺术高度,若无传统的继承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必然枯竭。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不断在更新也不断在淘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变化就被抛弃,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不断提高,艺术作品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花鸟画创作不在于画什么而在于怎么画,同样画竹子为什么差距那么大?就是怎么画的结果。花鸟画应该表现出时代人的精神状态、气质风采要跟时代的眼光相一致,特别是很时髦的年轻人,他们那活跃的精神状态,活泼、豪放、自由自在、随意、充满旺盛地活力,喜欢新鲜事物、不愿受旧思想、陈规陋习的约束,他们代表着时代精神代表着未来,特别是花鸟画就该体现出这种青春活力之时代精神,通过笔墨语言诉说画家的心声,有一颗随时代的心方可描绘出随时代的艺术语言。

现代人喜欢豪放,喜欢自由,喜欢无拘无束,喜欢淋漓痛快,甚至在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展现艺术的为所欲为。这是现代人的心态,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情感,不管画什么内容,画面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就是一种精神。

我年龄虽老思想并不算老,乐意接受新鲜事物,譬如一些年轻艺术家那种激进的艺术理论和艺术作品,我大都能接受,像曾翔、沃兴华、何应辉等书法家,被有些人贬斥为“丑书”,我认为所谓的“丑书”不守旧有创意,有探索、前瞻之苛求,那种激情昂扬地亢奋精神,我欣赏。这些新颖的艺术风貌也是激发我不断求新地动力,对有创意的画家和作品多观察研究,从中吸取新的创作理念,创新要具备全面地艺术修养,要有旅行家的探险精神和不怕失败的勇气,应是李可染先生之言:“可贵者胆。”在继承传统基础地高度上大胆创新,假如还未具备深厚地传统功力就急于创新,结果必然会失败。

齐辛民砚边碎语

一、

我是凭感觉作画,这种感觉来源于生活体验,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对景写生只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把生活中的感知运用到作画中,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乖巧敦厚、长短曲直、悕密多寡、轻重缓急、高低主次、情理是非,有条不紊等等,把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和感知结合到作画中。但是,往往在生活中大都能分出个青红皂白来,面对自己的画面时就往往就分辨不清了。常说的:“一花一世界”、“画中的哲理”都是来自于生活。生活和作品密不可分。

二、

花鸟画重要的不在于画什么,而在于怎么画。就像书法的优劣不在于写的什么诗句,所画之物是载体,画者借以抒情,它所承载的风格、情调、精神是其本意所在。赋予花鸟以人格化的表现,体现人的意志与情感,作品的感染力即是画家的人格的魅力。

三、

观赏贾浩义、周韶华二位先生的画作,令人振奋,启人心智发人深思,特别使人提神和壮胆,相比之下,感到自己有些胆小畏为。李可染先生说:“可贵者胆”,在有了一定底气的情况下,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在这一方面贾、周二位先生给予我很好的启示。

四、

黄宾虹曾经预言:“自己的艺术在五十年后才能被世人所关注和理解”;有画家恶意贬损齐白石之画,白石说:“这与我无伤,百年后来者自有公论”;陈子庄说:“我死后,我的画定会光辉灿烂,那是不成问题的” 梵高生前卖不掉画,但是他自信,他说他的画将来五百法郎一张。有远见卓识的画家,对人对已都会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都不会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

五、

人类社会是个大舞台,什么角色经过艺术加工,浓缩到剧场的舞台上,就是戏剧艺术,经过历代戏剧艺术家的再加工再创造,将剧中人物的性格塑造的极其经典,是奸诈还是忠良,是多谋还是鲁莽,是大将还是小丑、是文是武、是雅是俗等等,表现的淋漓尽致。大将出场时,从伴奏到台步那种沉着、稳重、从容、大度、气度非凡。小丑上台时那种轻佻的伴奏、轻飘飘的动作,纱帽翅乱哆嗦,连说话的腔调也是尖刻的。我常把各门艺术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自己的艺术创作联系起来,以此衡量创作中涉及到一些问题,画作中的大家风范或小家子气与舞台艺术中的某些表演是多么的相似。还听一位友人讲,他早上打开鸡窝门,那些小鸡扑棱着翅膀,连蹦加跳的往院子里跑,最后那个老母鸡慢条斯理地走出窝门,先四下里望了一会,然后,迈着四方步不慌不忙地走了出来。这点小故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又把它与书画作品中的老练与稚嫩联系了起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在平时要处处留心,点点滴滴充实着对艺术创作的探索与思考。

六、

我不懂心理学,从人的共性这一角度而论,有很多方面人的心理是相通的,美国看到我们中国发展如此快,他就感到不得意;临近的两家商店,如果看到对方生意比自己好,也感到难以容忍,就是不见得别人好。在画界同样有如此现象,我不敢说别人,就说自己吧,看到同行中有人获了奖或是得了什么好处,自己心里就觉得很不自在,产生嫉妒心。若遇到这种情况时,就尽力克制自己,把这种情绪化作一种奋进的动力,假若进而变成一种说三道四、故意贬损,其后果就是矛盾的开端,这样就无益于团结和艺术的进步。但是品德高尚的人不在不在此例,他的博大胸怀将其攀比置之度外。

七、

天广地阔,艺无穷尽,对于花鸟画的探求也无限量,还有很多空白需要我们去填补,还有很多未知数需要我们去发现。自己苦于时间太短暂,此时,才深刻体会到齐白石幻想持“长绳系日”可延长时间的心愿。年复一年,转瞬间走过了70多个春秋,李可染先生晚年曾戏言:“在我生命的存折中,储蓄已经不多了。”我亦有同感,总觉得还有好多事情要做,有一种紧迫感!容不得杂事耽误时间。不管如何,我正满怀信心和希望,在艺途中不停地前行,直至走到生命的尽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