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一湖南农民找到政府:红军叶祖令借了爷爷105担稻谷

1996年的一天,位于湖南省汝城县延寿瑶族乡关亨村的村民胡运海在农闲之际,决定在家里的老房子里垒一个灶台。然而,就当他清理完厨房时突然发现,老房的墙壁上居然有一个洞,洞里似乎还放着什么东西。

发现借条的地方

胡运海的老房子并非他自己所盖,而是爷爷传下来的,因此,对于这个老房子,就连他自己也并非完全了解。

所以,发现墙壁上的洞之后,胡运海好奇之下将手探了进去,里边果然有东西,掏出来后发现,是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难道是祖辈留下来的金银财宝?

但是,当铁盒打开之后,里面装的并不是财物,也没有隐藏什么惊天秘密,铁盒里面装着一张已经卷好的毛边纸,打开之后才发现,这原来是一张借条,借条上写到:

下今借到胡四德稻谷105担,生猪3头,重量503斤,鸡12只,重量42斤。借条是叶祖令所写。

而且还有落款: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叶祖令,时间为公元1934年冬。

借条

这样的发现让胡云海十分意外,因为,借条上的胡四德,正是他的爷爷。爷爷在世时,在村中是一个十分有名望的老人,但是,爷爷早已去世多年。在他生前,他从未听爷爷说过借给过红军东西,更没有任何关于这条红军借条的记忆。

那么,这张借条是真是假呢?爷爷已经过世,自然无法找到当事人,所以,他想到了这张借条上的落款,曾经担任红军第三军团的叶祖令,那么,叶祖令又是谁呢?

胡运海将借条及他的疑惑报告到村干部那里,而村干部则将这一情况逐级上报。很快,准确的消息传到了村里:

据查实,写借据的叶祖令同志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司务长,于1934年12月在长征路上作战时英勇牺牲时,年28岁。

也就是说,这张借条是真的。那么,借条究竟从何而来,当时的红军又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胡四德老人直到去世也没有将这张借条公开,并找政府兑换呢?

官亨村

其实,从借条的落款也可以得知,留下借条的是红三军团,而红三军团,则是彭德怀元帅一手带出的部队。

但是红军时代,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一直战斗在湘赣苏区和中央苏区,似乎并没有与汝城有过交集。那么,这张借条又为何会由红三军团落在汝城呢?

其实,彭德怀的红三军团虽然没有在汝城建立过根据地,但是,他们与汝城还是有过交集的,那就是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之后。

包括红三军团在内的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长征之后,接连突破敌人的多道封锁线,而在长征过程中,中央红军及红三军团就曾经过汝城,并在此地宿营休整长达7天之久。

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

著名的半条被子的故事,也就是三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将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的故事,就发生在汝城县。

因此,这个留下欠条的时间应该就是红军长征之后,而红军长征到达汝城县的时间则是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也就是说,当时,这张欠条就应该是那时候签的。对比红军长征时的情况,写下这张欠条,确实也合情合理。

众所周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之所以离开中央苏区出发长征,就是因为第5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在苏区待不下去了。

因此,出发长征出发时,红军的条件是十分艰苦的,也没有做充分的准备。再加上一路上国民党的围追阻截,中央红军在连续作战之下十分疲惫。

再加上远离根据地,没有足够的根据地做依托,没有后勤补给的红军十分困难,部队频繁出现缺粮、断粮的现象。

红军时代的彭德怀

在这种情况之下,迫于无奈向群众借粮食确实时有发生。事实上,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多次向百姓兑换的借条,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红军长征时写下的。

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1934年11月,红军长征先遣队到达汝城县延寿乡后,情况十分不乐观。当时接连作战之下,红军不但十分疲惫,而且由于长途跋涉有没有根据地作依托,红军已经出现了断粮。

但是即便如此,坚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红军,在到达汝城之后,依然没有动百姓的一针一线。

与此同时,早在红军到达延寿之前,当地的百姓就已经四散一空。

原因也在简单,在乱世之中,百姓永远是最苦的,无论是割据还是土匪,但凡经过此地,必然对当地百姓搜刮,更严重的,甚至会趁机奸淫掳掠,甚至屠杀。这也是“兵过如洗,匪过如梳”说法的由来。

红军长征

也因此,当汝城当地百姓听闻一支陌生的队伍即将到来之后,再加上国民党的一贯污蔑宣传,根据他们根据以往的经验,百姓立刻赶着牲畜担着家里的稻谷,躲进了深山老林。

所以,在红三军团到达延寿后,由于看不见当地百姓,红军又有着严格的群众纪律,因此,即便长途跋涉之下十分疲惫,他们依然没有进入百姓家中休息,而是在祠堂等地搭棚子打地铺睡觉。

而就在红军休整之际,在村中颇有名望的胡四德在偷偷回了家,回到家后他发现,在他们村中休整的队伍还出现了严重的断粮,最为重要的是,胡四德也发现了这支部队并不是军阀部队,而是红军队伍。

此时的汝城县虽然并非苏区,但是,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之处的汝城,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自大革命爆发之后,它还是最先燃起红色烽烟的地区之一。

汝城位置

著名的湘南起义,汝城就是策源地之一。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接应湘南起义军时,也曾攻占汝城县。汝城县更是走出了开国将领李涛、宋裕和等人。

所以,汝城有着深厚的红色底蕴,正因为当地百姓对于红军队伍较为了解,因此,在得知进驻他们村落的队伍并非军阀部队后,在胡四德的号召之下,百姓不但纷纷回到家中。

而且,看到红军爱缺粮的情况,村民还在胡四德的提议之下,从自己的口粮之中匀出了105担稻谷,三头生猪,12只鸡送给了红军,解了红三军团的燃眉之急。

不仅如此,在红军队伍之后的作战之中,村民们还帮助红军做向导,抬担架,救治伤员。正是因为当地村民与红军的军民鱼水情,红三军团在离开汝城之前,红三军团司务长叶祖令还专门找到了胡四德。

红军军民鱼水情

叶祖令除了表示对于村民的感激之外,还专门说到了村民支援给红军的物资。他表示,红军有严格的纪律,绝不会拿群众的东西,村民支援给红军的东西也一定会归还的。但是,由于眼下红军十分困难,所以只好先打一下借条,等革命胜利之后乡亲们找人民政府兑换。

这也正是文章开始,胡运海在墙洞里发现的红军借条的由来。

然而,令人无比痛惜的是,亲笔写下借条的红三军团司务长叶祖令,却在他写下借条后的不足一个月,也就是1934年12月,在一次作战之中英勇牺牲。

其实,担任红三军团司务长的叶祖令也是汝城人,不过他并非汝城延寿,而是汝城县热水镇黄石村人。而且,叶祖令牺牲后,在家乡等待他的妻子扶长英也终身未嫁。

叶祖令画像

既然已经证实了借条的真实性,人民政府自然应该将这张借条兑现。那么,在1934年11月红3军团所写下的这张欠条,究竟价值多少呢?

民国时期,一旦稻谷大约为60公斤120斤,也就是说,官亨村村民当时借给红三军团的105的稻谷,大约为12,600斤。如今一斤稻谷的价格大约为1.5元,总计约19,000元。

至于三头猪和12只鸡的价格,三头生猪503斤,按照10元一斤,大约为5000元,而12只鸡,即便是按一只鸡50元算,也不过600元。因此,即便是2021年的今天,欠条所列的物资加起来价值也不到24600元。

因此,1996年发现借条之后,当地政府兑现的价值其实是十分合理的。发现借条之后的第2年,1997年5月,在证实借条的真实性之后,当地民政部门根据借条所列的物资实价,最终折算为15,000元人民币,并归还给胡运海。

而1997年15,000元的购买力是颇为强劲的,还要远远超过如今的25,000元。

陈列的借条

当然,村民借给红军的粮食绝不能仅仅按价值来算。因为,乡亲们借给红军的粮食,不仅仅是当时已经处于断粮状态下红军的救命粮,同时,他们还冒着被国民党逮捕甚至杀害的巨大风险借给红军的。

而且,借给红军粮食时,村民们也从未想到过让红军归还。这也正是胡四德有了借条,却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从未找政府要求偿还的原因。所以,这份军民鱼水情和对于共产党的信任,才是最珍贵的。

(0)

相关推荐

  • 曾苑媚║听奶奶讲过去的事...

    犹记得,炎炎夏日,窗外蝉鸣此起彼伏.儿时的我躺在奶奶身边,老人家一手帮我抚背挠痒,一手轻摇蒲扇为我驱热,我总在这时央求她给我讲故事听. 奶奶眯缝着眼,脸上的皱纹笑起来像两颗纹理清晰的干核桃,此时的她目 ...

  • 汝城黑垅||那一道飘逸的芒草景观

    文|何优秀   图|郭应华 芒花茫茫 绿道芒花满山坡, 微风轻摇向天歌. 白云悠悠应曲和, 清塘静听赏碧荷. -----引自郭应华 你长在路旁 不为取悦谁 只为了 站成一道风景 有人欣赏也可 不欣赏也 ...

  • 2017年汝城徒步收官之行——红色摇篮庙前

    文|何学莹  图|同行徒友     每当听到"徒步"两个字,都热血澎湃,满怀冲动,而更多的是那种相约同行的期待和憧憬.徒步,不是冒险,它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以不同角度去靠近.去 ...

  • 看汝城乡间路上,稻谷熟了!

    稻谷熟了 金黄金黄一片 与清风为伴 与原野为邻 天作被 地为席 道道田埂为枕头 稻谷熟了 在2020年季节的催逼下 以一幅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姿态 以七彩调色板中靓丽出镜的色彩 装点着汝城的原野 为耕作人 ...

  • 汝城||欢迎您!

    文|何优秀   图|郭应华  夏云高高在上 忽而轻云片片 忽而重重叠叠 故意在你面前玩戏法 宛如 活泼可爱的精灵 猝不及防地向你奔来 天空晴空万里 在人们感到阵阵炎热时 那有着怡然自得的云彩 便又千形 ...

  • 我们在汝城|唱响一首首徒步之歌

    原标题:[徒   步] 文:谭贵良 (一) 用脚步丈量着祟山峻岭 用眼睛欣赏着山水风光 用心灵感悟着纯朴山情 (二) 用最简单的运动锻炼 用最廉价的方式旅游 用最直接的办法快乐 (三) 不断结识陌生的 ...

  • 在汝城延寿,有这样一位70岁的老人!

    "我有严重腿痛疯病,加上一直以来接待游客的团队比较多,旧病复发,正在疗养,也许是岁月不饶人." 这是为我们当向导走访留富岩.乘雲仙.青石寨的邓分松前辈,在我想要从他那里了解更多资料 ...

  • 揭秘!红军长征中最小的“国家银行”!被战士们扛在肩上...

    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有一家当时最小的"国家银行",它被挑在了红军的肩上,在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和极端险恶的自然环境中,守护着红色金融的"火种",保障了红军 ...

  • 稻谷晒在场上,突然天阴下起雨来,村民们忙着把谷收拢

    早上突然下起雨来,稻谷还哂在场上,村民们忙着抢暴.

  • 濠头乡,红军楼、朱德遇险脱身地2

    在另一面的墙壁上看到的是"欢迎濠头劳苦工农参加红军"."农民组织农会",还有"招募自愿兵夫报名处".仔细看,墙上有观察口.也是射击孔. 这些 ...

  • 1930年,红军驻扎在湖北孝感时,曾经向...

    1930年,红军驻扎在湖北孝感时,曾经向村民杨长银借款400大洋.杨长银当时拿出了自己多年的存款300大洋,还找其他村民凑了100大洋. 红军十分感动老乡的帮忙,因为当时山里环境恶劣,物资奇缺,红军们 ...

  • 走进暖水镇北水村…

    北水村,位于暖水镇西偏南部,距镇政府约2公里.2018年12月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对于这个村名早先年就熟悉.但真正能一睹芳容步入它的阵地,还得源于春日里的一次徒步.尽管只是走马观花地拜访了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