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有面子!有里子!
连日来,在360省道宜兴段(东岭线—342省道)改扩建工程一期项目现场,施工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一派热火朝天。
经各方努力,目前,该项目实现了半幅通车,整体主车道有望于本月底具备通车条件。作为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内的一条重要干线,这条全长约9.38千米的道路将与342省道相接,进一步打开宜兴内联外畅交通格局。
快捷便利的交通是城市打开“大门”,迎接八方来客的重要基础。
宜兴地处苏浙皖交界、沪宁杭几何中心,想要显化地理区位优势,织密织强交通网是一道“必答题”。
近年来,我市在融入大动脉、打造大通道等方面狠下苦功,宜长高速、常宜高速、宁杭高速宜兴东互通等重要交通道路全面建成,宜马快速通道(宜兴段)、周杨公路、范蠡大道北延等“三路工程”有序推进,盐泰锡常宜铁路、锡宜城际轨道S2线、丁蜀通用机场等稳步推进,“公铁水空”一体化现代交通体系初具雏形,为打造“两个中心城市”提供更坚强的交通基础设施支撑。
建设现代化城市,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宜兴拥有“三山两水五分田”,生态禀赋出众。我市始终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先手棋”,做好生态污染“减法”和生态工程建设“加法”。近三年来,全市累计关停化工生产企业300余家,超额完成“减煤”“减化”任务,3000余家“散乱污”企业关停、治理到位。
同时,做好“显山、露水、造园、植绿”四篇文章,助力我市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基本建成全省生态保护引领区,并于今年开启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征程。
同时,科学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做强功能区,加快构建“中心城区—卫星城—特色镇”体系;依托省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综合试点,分片区有序推进城市更新,现代大气的东氿新城基本成型,老城区、老小区改造滚动推进;江南大学宜兴校区、市医疗中心等重大项目全速推进……一座现代开放的活力之城魅力不断凸显。
“颜值”靓起来,城市“内涵”更要丰富起来,这样才能持续增强城市的吸引力,才能在林立的城市群中脱颖而出。
2017年,宜兴一举创成“全国文明城市”,2020年成功蝉联。这一全国城市综合类评比的最高荣誉、最有价值的城市品牌,是宜兴持续把文明城市常态长效管理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始终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与城市建设管理、市民素质提升等统筹并进,大力培育社会文明风尚的甜蜜果实。
如今,宜兴又开启了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新征程。打开陶都秀美画卷,文明之花处处绽放,志愿红格外耀眼。陶都志愿者网数据显示,目前,我市共有注册志愿者近37万人,注册志愿服务团队超1200支。
“红马甲们”活跃在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以好客之心、文明之举接待着各方来客,展示宜兴热情待客之道。
此外,我市持续擦亮“宜兴业”营商环境品牌,出台了《关于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宜兴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0》等一系列政策,市行政审批局全力打响“怡心办”政务服务品牌等。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创业者,今年1至9月,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近1.9万户,同比增长近15%。
记者:倪晶 朱琳俊
编辑:木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