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玉忠的散文:老人节里忆老爸

一位乡村赤脚医生妙招止鼻血,膏药治皮肤愈合,倒背找回腰,土法真的能治大病。

老人节里忆老爸

步玉忠

1.老爸是个手艺人

老爸骑车的年龄记录估计少有人打破,80多岁了,每天还推着他制造的自行车去医院上班,县城街道上人少的时候,老爸会轻盈的片上自行车,稳稳的骑上一段。说是老爸制造,源于他的自行车改装的痕迹忒多,车体是20多年前飞鸽牌的,后轱辘就是他换上的别的什么牌子通用轱辘,前把倒是飞鸽的,但却是另一辆车子上的,至于车座子皮,老爸亲手缝合的手艺总历历在目。

老爸生活里是个不折不扣的手艺人。什么都能修,什么都会修。他在乡下医院上班的时候,还多用汞柱式血压计,医院每两年就给医生换一台仪器。老爸通常不用,他会找到其他的医生,把坏了的或者旧的要过来,部件重新组合,修理成能用的仪器,他说旧的用着顺手。院长开会时就说,大家都要向赵大夫学习,节约经费。

老爸几个儿女家里的电水壶坏了,都想着给老爸拿回去,让他看看,他配个底座或者换条电线,捣鼓下开关,往往水壶起死回生。20多年前,我结婚时买的电子表,搬家时嫌弃样子老了,要换掉,老爸当宝贝似的收了过去,中间修了几次,除了外壳掉漆了,现在走的仍很准,还方方正正滴答滴答挂在老爸家客厅的墙上。

老爸有自己的工作室,家里的一间卧室,里面像杂货铺一样,除了他配中药的器具外,旧螺丝、旧台灯、旧锁,生活里的物什应有尽有。下班回家,老爸就会钻进他的工作室里,不停的捣鼓修理。这是老爸一辈子的乐事。

老爸还有着自己的锻炼方式。刚退休医院返聘那阵子,工作间隙迷上了乒乓球,很快就上手了,老爸干啥都有自己的特点,竟然能两手拿拍打,球左来左手推,右来右手挡,你来我往很有模样。老爸说,这把岁数了,活动活动筋骨,练练两腿力量,老的慢,老爸有着自己的体会。县城健身广场里,运动器械很全,早上经常看到老爸的身影,不急不慢先来一通器械锻炼,再和男女老少打上几局乒乓球,双手舞动,身形矫健、面目清瘦的老爸人气很高,大家都记住有一位“双拍”老爷子,每天清晨在广场中央挥舞着球拍尽展国球的风采。

老爸还有个玩耍鞭子的喜好。他的鞭子也是亲手制造,不知从哪里淘来的鞭绳,老旧的样子,鞭梢儿还夹着一块红布条,手柄是木勺子把改造过的,这么一根不起眼的老鞭子,在老爸的手里甩的嘎嘎响。广场的角落里,老爸和三两个鞭友转着圈抽的起劲儿,两个年轻人从商场买回专业漂亮的鞭子,学着老爸的样子甩起来,疲软没劲也没大的声响,就央求老爸收徒,老爸手把手,耐心传授,三三两两清脆的鞭子声伴随着老少爷们的舞动在广场上荡漾开来。

也许有营生干,修理、打球、甩鞭子,退休的老爸生活充实的很,身体硬朗,眼不花,耳不聋,80岁了,还能穿针引线,让人羡慕的很。

2.老爸倒背着我找回腰

老爸三十年代末生人,高小文化,响应中西医结合的号召,成了一名乡村赤脚医生。七八十年代,老爸辗转几个乡村卫生院,救死扶伤,在老家很有名望。老爸几十年一线从医,曾背着药箱子走家串户,后来有了自行车,再后来在乡镇卫生院坐诊,他了解乡村人的辛苦甘甜,也练就了一身看病的绝活手艺。

老爸多年前流传最广的手艺是治疗流鼻血。有的老乡磕了碰了或不知道什么原因,鼻子血流不止,到乡村卫生院,医生通常用纱布捅进鼻孔止血,一大团纱布捅进去,病人鼻子涨的厉害,还是止不住。有人想起老爸,老爸赶过去,他用改良好的避孕套捅进鼻子,输液管连着小的打气筒,将气体冲进避孕套,这个东西在病人鼻孔里充气扩张,橡胶皮壁紧紧贴住出血点,老爸用特有的手段扎紧套口,病人抬着头,这鼻血就真的止住了!老爸曾一战成名,避孕套的功能也因此拓展了一项。相亲们最讲实效,老爸土法止鼻血的故事广为流传。后来有机会问过老爸这事,也有着操作流程的疑问。老爸说,那年月乡下条件苦,是没办法的办法,管用就行。不像现在,条件好了,有病开车及时来市县医院,能化验什么的,对症治疗。老爸轻描淡写说着,让我明白了,就像土法地雷战、地道战一样,因势利导能杀敌就行,不能和现在精确制导导弹比,都是不同时代的高招儿。

2000年,老爸从镇医院副院长的位置上退休了,家也搬到了县城。一家公立医院早就知道老爸手艺,返聘老爸继续上班,老爸闲不住,高高兴兴开起了又一站。有一年,老家的二舅脖子疼的厉害,来县城找老爸诊断,老爸检查一番,用手按摩一阵,告诉他没大事就是着凉了,开了13块钱的药就回了家。三天后二舅来电话,说脖子好了,本来到县城准备了三、四百块钱看病,没成想10多块钱就治好了,二舅无可不可的,电话里直说老亲家真有能耐。老爸在县城坐诊,他的病人还是老家那一块的居多,他们不远几十里地来县城找老爸看病,花费少还管事。一次吃饭时听过老爸在低声抱怨有的医生开大方,一个普通感冒看一下子就三、四百元,老爸嘟囔着说,真不叫个事儿。

老爸在医院里出的是中医接骨科。说起这,还得佩服老爸自学成才,在乡镇医院时老爸也出去进修过几次,不知什么时候,钻研起了中医接骨,挂起了中医接骨科,成了县里乡镇医院少有开着的科室。见过老爸画过的病人骨头图片,一幅幅纹理清晰,像画一样,老爸爱钻研,不光修理器件上出彩,在老本行医疗上更是淋漓尽致,这也许就是他成为有名气医生的秘诀。中医接骨有着自己的优势,不动刀,病人花费还少,当然能不能用中医来治,老爸心里是有数的,对非得开刀动手术的,他会告诉要去医院骨科治疗,不过对有的骨折,老爸中医固定治疗三、五百元钱就能治好,要是选择动刀子,三、五千块也是它。老爸从不宣扬这个,只要病人来了,老爸手摸诊治或看了片子,说能治,相信他的他就一准治好,不相信去选择另一种治疗方法,老爸也从不计较。治病救人,途径也不一样,殊途同归,病人有时也需要自己抉择。

老爸在医疗上还有自己的东西的。多年摸索发明的两种膏药,配合接骨治疗,有着舒筋活血,促进伤口愈合的奇特功效。那年,我工作时骑摩托车下乡摔了,尺骨鹰嘴骨折,领导和同事把我送到市里医院诊治,说得做手术固定,老爸也赶到医院,看了片子,他的意见也是手术,手术很成功,半个月就出院了,可肘部皮肤薄,固定的钢针扎破皮肤还没愈合,主治医生给开了消炎药就让出院了。两个月后,主治医生在一个场合遇到了我,一把抓过我的胳膊,看伤口愈合的很好,就问,你去北京了?我说没有啊,当我告诉出院后贴过老爸的膏药时,医生说明白了,我们西医最怕就是伤口不好愈合这事了,不愈合就得消炎防感染输液,输液就阻碍伤口愈合,一对矛盾。寻思你回家也会再找我的,没有来找还很奇怪。有的老中医就能很好解决,你老爸就是这个样子的,贴的膏药解决了我们西医骨科的难题。老爸当时还在乡镇医院上班,后来这位市里医院的大夫介绍很多术后不愈合的病人,专程百十里地来找老爸贴膏药,老爸每帖膏药10块钱,不够病人一次单程路费的。老爸返聘后治疗收费不高,可病人多,也成了医院里收入不低的科室。

老爸还曾倒背我帮我找回过腰。那是2015年春节大年初二,雪下的很大,我开车约上球友去打球,没热身的缘故,就狠劲抽起了高球,忽然觉得腰不对劲,抻了一下的感觉。球不能打了,车也开不了,球友送回家躺在床上,大过年的,还是先不去医院,等待好转。我手脚能动,腰却一点感觉没有,趴在床上没了腰的滋味就是绝望的滋味!我寻思着,这年恐怕过不消停了,也许得联系大医院了。老爸听说了很快赶到家里来。老爸说我来试试,他让舅哥帮忙拉扯着我起来,倒背着背上了我,让我两只胳膊扣紧他的胳膊,背靠在背上,老爸弓着腰晃动着他的身体,我的身体也随之晃动起来。我猜测,也许这是治疗我被突然错开的骨缝压迫了的神经吧。老爸就是主心骨,我把希望寄托在从没有听说过的老爸式晃动上,老爸一股子劲使劲来回晃动着,我的脚耷拉在地上,一连几次,老爸试着放下了我,我两腿着地,尽管没劲,但明显有了腰能站住的感觉。老爸说,应该没大事,压迫神经了,他让买回一盒舒筋活血的药片吃。正月初七,我好人一个开车去上班,和一个腰椎也有毛病的老哥聊天,兴致勃勃说起了老爸倒背帮我找回腰的神奇一幕。老哥眼里闪着羡慕和夸奖的光,他说我早没了老爸,没人给倒背了,还是去理疗吧。

那时,我突然回味起倒趴在老爸身上的瞬间,77岁老爸的后背很宽厚像大山,默默地稳稳地背起40好几的我,背和背紧贴着,晃动间似乎有一种能量传递到我的腰和周身,融化开了我失灵的神经和许久干涸的心田,这是和老爸头一次零距离的接触,背靠着背却心连着心,最默最暖是老爸,父爱如山。

3.老爸的两桩憾事  

老爸比老妈大一岁,平日里忙在医院,回家吃饭常常不按点,老妈能做饭的时候,让家人先吃,自己总等着老爸,常常数落着老爸不按时回来,却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老妈还给老爸起个“赵老磨”的外号,老爸回赠个“王大拿”。几十年家里养儿育女,生活上的事,老妈很少让老爸操心。年纪大了,老爸越来越听老妈的话,有时像孩子一样听着老妈的数落,不言语还开心咧嘴笑的样子。老妈老了腿脚也不太听话,做不了饭了,几乎整天坐在客厅的椅子上。保姆做好饭,老爸会牵起老妈的手,搀扶着缓缓的、颤颤巍巍走向厨房,吃过饭再拉手慢悠悠回来,几十年的风雨都握在一双紧拉着的粗粗干瘪的手上,老爸用他的方式牵引着老妈笨拙的诠释着相濡以沫。

老爸儿孙满堂,都回到家里来,二三十口子客厅里吵吵闹闹的,老爸从不嫌吵腾,静静坐在沙发上,听着儿女唠家里家外事,他有时两手捂着脑袋,乐呵呵的看着孙子孙女辈几个打闹。老爸3年前就加入了大家族的微信群,名字叫“老中医”,他看着群里人一个劲的抢红包,有时也参与,抢一个半个的,但从不发红包。大孙女曾鼓动老爸发红包没成后分析,爷爷苦日子过惯了,也许他想,一动弹手指头,一、二百块就没了,糟腾钱啊。老爸听了憨憨一笑。但老爸会给孩子们线下发红包,过年时每人100块,连续几年也不变。大孙子说,爷爷有点抠门,老不涨注。老爸还是有原则的,只要家里孩子哪个参加工作了,这100元红包的待遇也随之取消,感受过冰火两重天的孙女有时哭笑不得也没办法。前年和去年,老爸的孙女和外孙女两个分别考上事业编和公务员,老爸每人当众奖励一万块,真是一把大手笔,家里人啧啧称叹!在他82岁生日聚会上,不善言谈的老爸要讲两句,说完感谢大伙光临就直奔主题,嘱咐起了孩子们要好好学习,学习好才是真功夫,他那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告诫孩子们的话,声调不高却震撼,带来家人们一阵掌声。

老爸也有一桩遗憾的事。舅哥小的时候,老爸常年在外乡上班,就把舅哥放在了亲戚家上学,舅哥高中毕业就参加了林场工作,风餐露宿,很辛苦。老爸多年前曾说,后悔当年没让舅哥在自己身边上学,没有考上大点的学校,这是老爸嘴里少有的一桩憾事。舅哥听老爸的话,很勤奋,工作肯干,逐渐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老爸才不再提起他的这桩遗憾事。

今年“五一”前夕,84岁的老爸还在上班,突然感觉身体没劲,少有的懒得动弹,到县医院化验,结果出来了,肝脏指标高的吓人,大夫肯定的说,怕是肝癌晚期,舅哥伪造了一份较正常的报告给老爸看,家里人联系去北京大的医院复核,结果都一样。父亲节那天,老爸住进了北京302医院,老爸知道自己是肝硬化的底子,平静的很。

老爸住院的日子里,他温润的目光打量着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医院,明亮亮的病房里,今昔非比的医疗条件,他让舅哥用轮椅推他到楼下的花园转了两圈,老爸轻轻的说一句话:这是“一等一”的条件,是一位饱经风霜老赤脚医生心底发自的话语,浸满羡慕、欣慰和留恋。“一等一”一句话跨越了半个多世纪和千山万水。

医院专家会诊后能用的五套方案都用不上,不到半个月,老爸正常指标不过10的数值达到了26万。舅哥追到专家办公室,恳求还有什么办法,专家说,就是我的父亲,也得接回去了。出院时老爸平静的告诉舅哥,就带五天的药吧。自从老爸这次得病,家里人的节奏一直围着老爸转,老爸眼里看到了全家儿女们的孝道。

老爸说出一个心愿,想回老家住几天。老家的大哥也把老院装修一新。家里人一商量,还是暂时先留在县城的家里,万一有事离医院还近。老爸吃过带回的第五天药的晚上,开始折腾起来,救护车来了,老爸口腔里流满了血,一切都无济于事,老爸几乎平静的离去,静静的睡着了。没能回老家住上几天,成了老爸和家人无法弥补的憾事。家人都不愿相信老爸会那么快的离去,血脉的割舍融进了太多感性的成份,老爸是医生,医生是理性的,他一定能够理解圆满的人生也会留有遗憾,老爸的这桩憾事连同他爱生活、爱工作、爱家人的音容笑貌留在了无尽的思念里。

去医院老爸的办公室收拾东西,看到了老爸橱子里亲手制作的码的一层层巴掌长的接骨夹板,还有挂在衣架上的白大褂和那条破旧的系着红绳的鞭子,它们都没有了主人。勤俭宽厚、仁爱平凡的老爸安祥的走了,儿女们在沉痛中有着一丝宽慰,尽孝了,尽力了,人世间演绎了一场无法阻挡的生死离别。

我的父亲11年前逝去的,老爸是岳父,从此人间不再有爸爸。

2021.10.6

(0)

相关推荐

  • g0:我的糊涂老爸

    老妈这一辈子都精于算计,过去凡家中的大小开销都要一 一记账,如今虽不像从前那般事无巨细,但是如哪天给电卡充值,哪天给水卡充值,哪年工资涨了多少之类的还都一 一记录在案,尤其是对老爸的医疗费更是记得清清 ...

  • 70岁父亲中风偏瘫两年:要强了一辈子,却在这个病前“认输”了!

    父亲已经中风两年零三个月了. 在这场和疾病的对抗里,那个要强的.如山一样的男人终究还是败下阵来,他妥协了,变得沉默寡言,选择认命. 他最终没能实现生活完全自理--连脱上衣.洗澡这种最基本的动作,都只能 ...

  • “舅姥姥,你也太抠门儿了,红包怎么才给2...

    大年初一一大早,表姐一家三口到我爸妈那儿去拜年. 饭桌上,老妈给了孩子一个红包,跟她说这是舅姥姥舅姥爷给你的红包,谢谢你来给我们拜年. 八岁的孩子当着大家面打开了,一张.两张--摆到沙发上数了起来,数 ...

  • 等床位

    文/牛妈 大医院看病就是一个不好--人多难入院. 昨儿个在县城医院将老爸转诊到同济,结果到了同济,没床位,不能入院,只能挂急诊,在观察室等床位. 急诊检查,老爸病情严重,血小板只有2了(正常值是130 ...

  • 老爸最后的日子

    午后暖暖的阳光又一次撒在我和老爸的床上,刚刚吃完止痛片的他,呼呼地睡了.原本粗壮的腿,现在瘦骨嶙峋地翘在阳光投射在窗帘的亮光中.他不怕冷了,讨厌盖被,不论白天夜里总是掀开.这个八十岁老人,为了我们家付 ...

  • 步玉忠的亲情散文:母亲是遮风避雨的墙

    知道今天是母亲节,是手机告诉我的. 早上起来,打开微信,铺天盖地映入眼帘的是朋友圈里的祝福.注定是一个失去母亲的母亲节了,母亲离开我30年了,想起了母亲身上久穿的墨绿色疙瘩对襟上衣和送我上学时迎风流泪 ...

  • “中原红木杯” 浣花文学奖散文组 | 吴明玉:马号巷里忆往昔

    "中原红木杯" 文:吴明玉 /图:堆糖 生活,一半是回忆,一半是继续.一半是烟火,一半是清欢. 闲暇之余,我喜欢去东流老街行走.踏在光滑的青石板上给人一种时光安然,岁月静好之感,宛 ...

  • 步玉忠的怀旧散文:骑自行车的日子

    骑 车 年 代 一 八十年代初自行车还很少,父亲在供销社当主任,听说每年手里有三台自行车指标,邻村姨夫早就和父亲说想买台自行车,指标不够用,供销社分配给了别人,姨夫两年没和父亲说话.家里是有一辆半旧凤 ...

  • 步玉忠的亲情散文:父亲的1979

    编者: 上周,在碧峰门古玩市场,买来一本<一九七九年农历>,封皮上写着主人的名字,几乎没费周折,就找到了这本农历的主人的家人. 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父亲的1979 一.中秋节前梦到了父 ...

  • 步玉忠:碗中有米,心中有你——大米的记忆

    大 米 记 忆 步玉忠 最近缅怀袁公的文章词句很多,有两个印象很深,一句是"碗中有米,心中有你",一首是图文并茂的小诗,袁公躬身在青苗垄间,"塞上麦当成,江南稻正青.知君 ...

  • 步玉忠:承德美食之——家乡的煎血肠

    老家煎血肠 步玉忠 小时候,家里很大的事就是过年杀猪了,其实,那年月家里养头肥猪也是不易的一件事,过年杀猪,记忆里也只有三.四次的样子,母亲很勤快,几乎每年都喂养一头猪,但大多都是拉到供销社卖了,换回 ...

  • 步玉忠的家事:减肥的日子

    减肥的日子 最近出差在外地,血压有点波动,忽高忽低,虽然幅度不是很大,但总想和家里的媳妇汇报下.媳妇一针见血的说:你要减肥,一个人自己的嘴都管不住还干点啥不? 这话媳妇说过可不止一次了,耳旁的唠叨,在 ...

  • 赵玉新||【散文】在秋的哀曲里

            在秋的哀曲里                                   文/赵玉新 秋总是把最欢愉的部分打碎,像短刀,划开疼痛的美味.即使在暖夜,她也喜欢让杜鹃悲情的啼叫,那 ...

  • 赵玉新|| [【散文】我醒在这场残春里

       我醒在这场残春里                   文/赵玉新 去看春,要看春!昨夜风声紧,莫教摇落万红去.   春深了,我还是第一次走出家门.春天的战车已势不可挡,到处是绿色的草木与红色的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