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种“自律”,正在透支成年人
前不久,闺蜜和我说,为了让自己更瘦更美,以后每天都要跑够8公里。
立完flag后,她确实每天在朋友圈打卡,觉得只有每天不间断地跑,才算做到了自律。
当我觉得她已经逐渐习惯这种生活方式后,她却宣布放弃,理由是实在坚持不下去了。
朋友圈里,经常有人晒自己的运动轨迹,动辄好几公里。认为坚持跑步,才是健康自律的。
只是,像闺蜜这样,不顾自己的身体条件,随着大众的热闹,打着自律的旗号参加的,也大有人在。
在我看来,这种自律,只是浮于表面的“自嗨式自律”,或者说,是违背自己身体、心理条件的“自虐式自律”。
我把这两种自律,统称为“伪自律”,伪自律不仅没有办法达成既定目标,反而会平生出许多焦虑与挫败感来。
那么,真正的自律,是什么样的?
01.
真正的自律,来自于对自我的了解
有一段时间,我的一位作者朋友,也爱上了早起打卡,每天5:45分,准时打卡,一边感慨早起的空气都是清新舒畅的,一边晒出自己自制的早餐,面包、燕麦片、烤培根、再加一份水果沙拉。
俨然一副“生命因早起而美好”的模样。
但是,这份早起的美好,好像并没有坚持太久,两个月以后,我发现她依旧会在凌晨发一些有关生活感悟的文字,也依旧会在两点以后,为我的某条朋友圈点赞。
不久前见面,兜兜转转聊到早起这件事,问她,是否还在坚持?
她笑着摆摆手说:
“早就放弃了。早起千般好,只是不适合我。写作多年,早已习惯了在夜深人静时,随着喷涌的思路完成一天的写作任务。
早起之后,偏偏没有写字的冲动,文字明显丧失了灵气,想想,觉得算了,若用早起换低质量的文字,我不愿意。”
我对朋友的放弃,抱以百分百的支持。
早起很好,能享用一份美味的早餐很好,但如果这些都不适合自己,与自己最主要的人生目标背道而驰,又何必苦苦执着呢?
自律虽好,但是,与自己的身体条件、生活习惯严重不符的自律,往往得不偿失。
真正的自律,来自对自己的了解,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达成某种既定的目标,成为更好的自己。
02.
真正的自律,是日常的点滴努力
我喜欢作家严歌苓,除了她文笔的流畅与美感,以及故事所展现出来的极强画面感外,更敬佩她每隔一两年,就有新作问世的高质高效。
她每天写作6小时,隔天游泳1000米,与很多996、007的工作一族相比,这样的工作量,真的算不得庞大。但,难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
这样连续几十年的持续产出,必是与自律分不开的。
可是,在她的自律中,却没有喧闹的打卡,甚至没有苦行僧式的坚持,有的只是优雅从容。
严歌苓喜欢把自己称作“写字佬”, 她说:
“我是一个像所有去上班的这些律师和会计一样,反正到了点我就坐在我的写字桌旁边,我对写作这个事情是有一种很平常的心态,那就是我是靠写字来养家活口的”。
相比于严歌苓把“自律”化作日常的生活,很多人的自律,更像是一种间歇性对生活的不甘,于是,疯狂自虐。
有朋友在屯了一冬天的脂肪后,眼看又一年春暖花开,穿裙子的季节到了,于是,一天三节私教课,疯狂加练。
也有读者留言给我,在荒废了几年英语后,为了四级考试成绩好,规定自己一天背200个单词。
这样的间歇性自虐,结果往往在预料之中。前面减肥的朋友,在两周以后,对健身房厌恶到不愿意再踏进去半步,以一顿热腾腾的火锅结束了自己的减肥之旅。
后面背英文单词的读者,在一周以后,认定自己不是学英语的料,再一次放弃。
我们常常对自律有许多不切实际的假想,以为自律,就一定要挑战自己的意志力,一定要做别人所不能及。其实,那些真正自律的人——
往往只是在你每顿吃到扶墙走的时候,选择只吃七分饱;
只是在你每日匆匆赶车上班的时候,选择早起30分钟,让自己看起来更从容;
只是在你刷手机停不下来的时候,选择拿起书,读上那么几页……
真正的自律,从来都不等于自虐,它是长久的、溶于生活每一瞬间的好习惯,和寂静无声的努力。
03.
真正的自律,是发自心底的热爱
坚持从来都是不容易的,除非你真的喜欢。
纪元老师在《哪有没时间这回事:自律的力量》一书中,把自律分成了三个等级,分别是初级自律、中级自律以及高级自律。
初级的自律关注的是如何高效处理任务,执着于各类时间管理的工具。
中级的自律聚焦于习惯的养成,他们会关注身体健康、滋养大脑、保持平和的情绪状态、维系高品质的人际关系、发展高层次的兴趣爱好。
最高级的自律,则懂得充分发挥优势,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
这三个等级,看起来要通过升级打怪,一一进阶,但是,其实这三个等级中,亦隐藏着一个重要的玄机。那就是:
如果一开始就能够寻找到人生之所热爱,并以此作为人生目标,那么,自律会跨过初级与中级两个层级,直接进入高级。
因为,你不需要学习如何管理时间,你的全部时间与精力,会自然而然的流向你所专注的事情。这对于你来说不是习惯,不是工作,而是你最热爱的生活本身。
比如,村上春树。
他最热爱的只有一件事,便是写作,所以,日日坚持早上四点起床写作。同时认识到一个真正的写作者,是要以良好的身体素质为支撑的。
于是,为了更好的写作,他决定每天跑步一个小时,然后,又因为这份坚持,成为了真正的跑者。
再比如,比尔·盖茨。
1977年,他因为对于软件的热爱,放弃了数学专业,后来,一路把热爱做成最伟大的事业,领导微软25年。
又在2002年,毅然把首席执行官的工作交给鲍尔默,而自己专注于软件的创新,只因为技术本身让他可以更快乐、更有激情。
比尔·盖茨曾说:“每天清晨当你醒来的时候,都会为技术进步给人类的发展和改进而激动不已。”足见他对技术的痴迷于热情。
带着这份热情,他根本无需自律,就是最专注、最执着的技术人。
我们追求自律,因为自律帮我们收起了惰性,带着我们实现了许许多多的人生目标。但自律终究是手段、是工具,而不是目标。
在自律之上,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寻找自己的热爱、然后把这份自我的觉知与热爱,融入到日复一日的工作和努力中,才能真正成为那个期待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