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一功勋被打死,周总理惊掉茶杯,随即写下名单让军队保护

两弹一星功勋”姚桐斌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1968年6月8日,星期六,入夏的北京,显得格外燥热。

熙熙攘攘的人群,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系红袖标,戴军绿帽的学生,左顾右盼。

第七机械工业部材料与工艺研究所,格外安静,安静得有些吓人。

一人望了望窗外,疲惫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随即起身回家,因为今天是与家人团聚的日子,一周见一面,很难得,和妻子共进晚餐已是默契。

妻子还没回来,正当他拿起碗筷时,家门便被人踢开,两个凶狠恶煞的人一把抓起他,不由分说地往外拽,一边扇着耳光,一边骂他反动派。

突然,两名歹徒拿起铁棍朝着他的头部重击,顿时头顶猛冒鲜血。

刹那间,他已经失去了意识,双眼失焦,手脚无力,整个人往下倒。

可施暴者并未停手,把伤痕累累的他一直拖到人行道上,朝他身上猛踢几脚后,才骂骂咧咧地离去。

邻居见状,向戴红袖章的人请求把他送到医院,可这样一个合理要求竟然被残忍拒绝。

当妻子和往常一样回到家时,见到的却是满身鲜血的丈夫,一时脑袋空洞,不知所措。

“先生被人打死了!”保姆的话,把她拉回了现实。

丈夫两只脚晾在沙发扶手,一只脚穿着袜子和布鞋,另一只脚光着、没有鞋袜,眼镜不见了,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已经停止了呼吸。

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无论她怎样呼喊,丈夫再也醒不过来了。

这一天,她失去了挚爱的丈夫,3个孩子失去了亲爱的父亲。

此人被害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中南海,举座哗然,正在开会的周总理得知消息后更是惊掉了手中的茶杯。

敬爱的周总理

悲痛不已的总理,要求立即彻查案件,并立即拟定了一份名单,要求军队对名单上的人加以保护。

那么这个惨遭歹徒之手的人是谁?周总理得知消息后为何会惊掉茶杯呢?名单上又是哪些人呢?

贫穷出身,其志不灭

1922年,江苏无锡黄土塘镇一姚姓小户家庭有了第二个儿子,取名姚桐斌,姚家主要靠做粮食生意为生,通过努力勉强能够度日。

也在这一年,安徽合肥诞生了颠覆物理界认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

由于家里孩子众多,生活日渐贫寒,姚桐斌刚读完小学,父亲便有了不再让他读书的打算。幸好他成绩优异,小学校长多次到家中劝说,才让他父亲放弃执念,勉强同意他去考初中。

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姚桐斌特别刻苦,很轻松就考上了无锡县中学。

可毕竟“银子钱硬头货”,家里已经到了实在供不起姚桐斌上学了,就这样他不得不因为贫穷辍学2年。

为了能够继续学业,有着超乎常人勇气和决心的姚桐斌自力更生,通过摆摊设点、当收发员、打零工、做家教,一点一点积累,一分一分凑钱,终于完成了初中三年学业。

初中毕业后,父亲强烈要求他到店里帮忙,可他继续读书的念想依然没有放弃,为此父子间隔阂渐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5岁的姚桐斌瞒着父亲,在哥哥的帮助下,只身来到上海,并进入了私立成康中学读高中。

抗日战争爆发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父亲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当即断了他的经济来源,住宿费和学费都没有着落。

为了坚持梦想,姚桐斌便通过睡书桌、借书誊抄的方式继续学业,可即便如此,也并非长久之计。

正值此时,听闻江西成立了“国立十三中”,免收沦陷区学生的食宿费用,小小年纪的他便鼓着勇气和四个同学一起冲破日军封锁线,跨过重重困难,终于在1939年到达江西吉安,并进入国立十三中高中部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2年后,19岁的姚桐斌参加江西省高中毕业会考,成为了省状元,并得到了十三中的奖金,这样通往大学的路费便解决了。

高考后,成绩优异的姚桐斌同时被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正大学、湘雅医科大学、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等大学录取。

因为酷爱矿冶专业,姚桐斌最终选择了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也许这学校的名字对于现在很多人来说比较陌生,如果换成西南交通大学的话,估计很多人都晓得。

西南交通大学

拥有出色天赋和勤奋作风的姚桐斌很快便在学校脱颖而出,学校也给了他很多勤工俭学的机会,“争气”的他也很快得到父亲的谅解,毕竟一路走来也没有向家里“伸手”。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姚桐斌总是在别人都呼呼大睡的时候,熬夜学习到天明,从未早睡过;不管是天晴下雨、还是冷天热天他都是如此,从未间断过。

就这样,毫不意外,他以全校第一的总评成绩毕业了,并且找了一份国民政府经济部矿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的工作。

姚桐斌毕业证书

在这里,姚桐斌一边工作研究,一边准备出国留学考试。

出国深造,为了兴国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姚桐斌毕业后的生活已经是很多人的结局,可他不一般,依然怀揣远大理想,他要出国留学深造。

1946年,参加了公费留学考试的姚桐斌,经过激烈竞争,终于以极优异的成绩拿到了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的“敲门砖”。

他要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学习能够改变民族命运的本领。对于当时的国人来说,落后就要挨打已经深深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坎上,有的选择投笔从戎,有的选择科技强国。

姚桐斌选择了后者,因为拥有天赋的他更适合科技强国。

姚桐斌

出国前,姚桐斌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抗战胜利后,家乡也发生了变化,在父亲的操持下原本贫苦的家盖了两层楼房,“耕读家风”的牌匾格外醒目,看来父亲已经认可了这个当初“忤逆”的儿子。

黄土塘镇第一个留洋学生的名声也不胫而走,街坊邻居都在谈论着这个即将走出国门的孩子。

告别祖国后,25岁的姚桐斌来到了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师从冶金领域著名教授弗·康德西。

姚桐斌在英国的四年间,国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迈出了站起来的坚实一步。

1951年,刻苦专研的姚桐斌,终于以一篇《对于液态金属及合金的粘性与流性的研究》的论文通过了答辩,获得了英国伯明翰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此后便到伦敦帝国大学继续深造并谋得一份实习指导员的工作。

经过两年边工边读的生活,31岁的姚桐斌又以《对于液态金属在铸模中流动时的垂直运动研究》,获得了帝国学院工业冶金学的博士学位,一时声名鹊起。

这一成果的出现,导师弗·康德西兴奋异常,因为他的研究成果可谓重大,所以后来弗·康德西教授回忆起他时,总说:“姚桐斌是我最好的学生之一。

姚桐斌和科研人员

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姚桐斌激动不已,长久埋藏心底的报国大愿终于有机会完成了。他开始在英国宣传中国人民解放运动,被中国留学生称为“红色信使”。

这样的爱国活动令人肃然起敬,毕竟能力再大,没有爱国情怀的人也很难立于人心。

姚桐斌的行为很快也遭受了“特殊待遇”,英国警察厅找他“谈话”,并要求他限期离开英国,也不能回到中国,这其中的原因在如钱学森等一大批元勋身上都有体现。

就这样,在友人的引荐下,姚桐斌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谋得了铸造研究室研究员的职位,并凭借自己在金属粘性及流动性方面的研究,迅速成长为知名专家。

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一些欧洲的冶金专家和同行对于这个东方面孔提出质疑,可工作认真,科研严谨的姚桐斌还是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和钦佩。

在德期间,姚桐斌除了理论研究,还利用德国所处的工业环境,深入当地的冶金工厂实地考察,并将先进的制造工艺铭记在心,以便有朝一日回到祖国派上用场。

除了在学术上做准备,姚桐斌还在中国驻瑞士大使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回国打下了政治基础。

姚桐斌

1957年9月,姚桐斌放弃了德国优渥的工资和优良的科研条件,选择回到亟需人才的新中国,为了阻止中国崛起,德国多次劝阻他回国,最终在周总理的亲自交涉下,他终于回到阔别了十年的祖国。

临行前,他这样说道:

“我是中国人,当年出国就是为了现在回国。现在中国还比较落后,但是将来中国一定会强盛起来!”

拳拳之心,赤子报国。

回归祖国,艰苦创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还没来得及休养生息,便被美帝拖入朝鲜战争,百万志愿军将士保家卫国,捍卫了伟大祖国的尊严和地位。

在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后,为保卫祖国、争取和平的权利,1956年5月,周总理便主持了中央军委会,讨论通过了负责国防工业建设的聂荣臻元帅提出的《关于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发展导弹武器的战略部署正式实施。

姚桐斌便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怀抱,等待他的没有别墅、没有汽车,只有任务,艰巨的历史任务。

回到中国的姚桐斌,一心报国,无条件服从组织分配,清华大学、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都争着要他,最终他还是被聂帅带到了国防部第五研究所,五院便是导弹研究院,而院长便是大名鼎鼎的钱学森。

两人第一次见面时,都不约而同地身着蓝布棉制服,头戴蓝布棉帽,彼此间没有过多的言语,千言万语化作相视一笑。

归国后的姚桐斌

当时的中国真的是一穷二白,这样的词语我们听得不少,可到底怎么个穷法,大家也没什么概念。

当时姚桐斌所在的五院第七室,除了12个大学生外,就只剩下一台显微镜,这是什么样的开局。

当有人问他为什么放弃国外良好的研究条件回来时,他淡淡地回道:

“我回国不是为了地位和金钱,而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建设。我愿意同大家一起,为我国火箭上天贡献力量。”

几句真挚的话语,点燃的是一颗不求回报,无私报国之心。

可在现实面前,只有理论和思想是没有用的,研发火箭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现代化技术工程,不仅需要顶尖的相关技术人才,还需要制造火箭的材料和工艺,这对于工业刚起步的新中国来说无异于登天,从零开始。

苏联援助中国到1960年便终止了,撤走了专家,原本要卖给中国研发火箭的关键材料钎焊合金也成为泡影,成功希望渺茫。

没有希望,就要自强。为了造出火箭,姚桐斌得到的任务是必须在1960年底研制出钎焊合金材料,否则将会影响发动机的研制任务。

时不我待,姚桐斌硬是凭着扎实的知识和过硬的技术,带着所里的人用两个月便生产出了钎焊合金,为火箭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没有哪一项工作是轻松、容易的。

姚桐斌团队生产出的第一批钎焊合金很快就遭遇了新困难。

当把这种新材料装备到火箭上,火箭的燃料燃烧后产生的高温便让很多零件被烧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姚桐斌必须精确地计算出在不损坏零件的前提下,研制出适合火箭燃烧温度的材料和工艺。

中国长征火箭

为此,姚桐斌提出“发汗材料”,就是设计一种新材料,吸收大量热能,从而让火箭“发汗降温”。这样大胆的设想,很快被一些人嘲笑质疑,他们认为等姚桐斌研究出来可能胡子都白了。

不服输,不放弃的姚桐斌,带领团队,很快就打脸质疑者,成功研制的火箭的新材料和工艺,不仅成功降温,还意外增加了火箭的射程,这一壮举,也让团队获得了国家发明二等奖,名声大噪。

此后,在姚桐斌的带领下,钛合金、高强铝合金。难熔金属、焊接新工艺等等新材料与新工艺“出炉”。

就这样,他提出的500多个科研课题,80%都应用在了如今的火箭发射、卫星上天等航天事业上。几乎每一个课题,都填补了我国的空白。

如今的“神舟飞天”、“嫦娥探月”等辉煌壮举都是站在姚桐斌等老一辈航天功勋的肩膀上。

科研学术上成功的姚桐斌,也在生活上收获了忠贞的爱情。

伉俪情深,天上人间

人这一生,能有一面之缘的人很少,能走在一起的人更是屈指可数,然而总有一个和你同一频道的人在等着你。

1957年,一场回国留学生的舞会上,姚桐斌遇到一生挚爱。

舞池中,身穿蓝色西服的姚桐斌华尔兹跳的极好,仿佛蓝衣王子,青春美丽的彭洁清对他一见钟情,四目相对,互定终身。

姚桐斌和妻子彭洁清

漂亮的彭洁清并非花瓶,17岁便考入美国圣弗朗西斯学院的她,学成后便又去了纽约大学,毕业后又在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工作。

同样为了报效祖国,彭洁清也放弃了国外的高新工作,毅然回国,志向相投的两人很快步入了婚姻殿堂,并有了爱情结晶。

都是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可这样的定律对于姚桐斌和彭洁清来说,并不适用,两人不管热恋,还是婚姻生活,相处方式从未变过,感情依旧,甜蜜依然。

即便如此,两人还是有不如意的地方,那便是相思之苦。

因为姚桐斌的工作特殊性,不仅保密性强,还很繁忙,差不多一个星期回一次家,即便如此,彭洁清也毫无怨言,她知道自己的默默支持,才是对丈夫的最大安慰和爱。

有着独立思想的彭洁清不愿当一个家庭主妇,于是在居委会的要求下,她到处参加义务劳动,拔草、搞卫生,尽量让自己忙起来,不然思念之情涌上心头,滋味可不好受。

就这样,两人过着聚少离多的“牛郎织女”生活,每周都期盼着周六早点到来。

然而,事与愿违,这样简单平静的生活也被打破了。

1968年6月8日,彭洁清心中永远的痛,本应相聚的周六,却成了与爱人永别的日子。

一位无私报国的爱国科学家就这样被歹徒活活打死,何其可悲!

原本拥有无穷智慧的大脑,却要承受着铁棍的打击;原本不停不休为了火箭航天事业而运转的大脑,在血泊中停止了工作。

姚桐斌和妻子彭洁清

姚桐斌的死,让正在开会的周总理惊掉了茶杯,回过神来后,立即下令严查,要求交出凶手。由于当时时局动荡,罪魁祸首高某和于某,在姚桐斌去世后的第十一个年头才得到惩罚,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和12年。

姚桐斌的牺牲,让周总理深感将科学家们保护起来的重要,否则国家想强大就难了,于是写下了需要被保护的科学家名单,让军队将他们保护起来,也就是这一举动,才让更多的科学功勋们活了下来,为祖国的富强做出了贡献。

可对于妻子彭洁清来说,姚桐斌的离开,她的生命时钟也停止了,每每回忆时,她这样说道:

“他被害的那一刻,我感到所有的时钟都停止了跳动,所以他永远是45岁。”

1976年10月,姚桐斌离世的第八个年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九年后,姚桐斌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9年9月18日,在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国家表彰了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作为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的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领导者,姚桐斌位列其中,可他却未能像其他功勋那般亲自接受奖章。

坐在台下的妻子彭洁清,静静地听着丈夫的名字,望着愿望,心情激动,感慨万千。

彭洁清将姚桐斌应得的奖章捐献给了国家博物馆,她希望更多的人看到曾经为了报效祖国、晋中爱国的姚桐斌精神。

又是一年6月8日,彭洁清带着45朵花来到无锡黄土塘镇,“姚桐斌纪念馆”前早已摆满了鲜花,在她心中姚桐斌依然是那个身着蓝色西服,跳着华尔兹的舞池王子,他也永远留在了最好的45岁。

姚桐斌故居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姚桐斌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也是苦难的一生,幼时为了读书自强不息,没有钱不是借口;成年后留学心怀祖国,国内条件不满足不是借口;不幸遇难,却用鲜血保护了更多的科学工作者。

鞠躬尽瘁为航天,德昭日月感后人”,钱学森对姚桐斌的评价足以说明一切!致敬功勋,致敬自强不息,为中华之强大而努力的人们!

文/轩羲十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