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街文庙:在数百年历史中薪火相传
雕梁画栋的门庭,彰显着文庙的庄严。
文庙中殿古韵犹存
龙街文庙是江川区一所古老的文庙,时间早于云南第二大文庙——江川文庙。它虽历经数百年沧桑,但在时代的更替中,却始终秉承了文庙固有的教育功能,并以此薪火相传。
文庙渊源
龙街文庙位于江川区江城镇龙街中心小学内。在岁月的洗礼和年代的更替中,它早已失去了“文庙”头衔,而被人们称为“金莲书院”。
龙街文庙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原称学宫、书院。据文献记载,明嘉靖四十五年,巡按刘思问巡视龙街县城,得知县城虽历史悠久,但并不繁华,景象萧条,于是倡导办学的刘思问上疏朝廷,恳请在龙街兴建学宫,以培养人才,繁荣地方人文。后经批准,于嘉靖四十五年兴建了龙街学宫(文庙)。与此同时,曾任广东潮州知府、江西参政的龙街人侯必登在返乡时,也大力支持办学,并修缮文庙开办书院,同时报请在县城举行岁科考试,考试合格者收入书院。据《滇志》记载,经批准,当时全县已有12名文武童生考试入学,并请曲靖府周恒兆教授为主讲。
关于侯必登办学的历史,其后人侯光弼说:“祖上侯必登为了培养家乡人才,曾向朝廷恳请留在家乡兴学育人。得到朝廷允许后,祖上便在我们这里兴办学堂,其旧址就在如今的龙街中心小学。”而在《侯氏族谱》中也有这样的记述:“侯必登请朝允旨,江川县得建中学,盖黉学,建文庙。”
记者探访龙街文庙,看到它坐北朝南,由前殿、后殿、中殿、4幢配殿、2幢厢房组成。其中,前、中、后殿处于一条中轴线上。整个建筑规模较大,布局合理,现存木雕造型奇特多样,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杨聪明是龙街中心小学校长,他说:“文庙曾因风雨剥蚀、年久失修等因素,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后殿前面的月台在20世纪70年代被拆除,部分雕刻也因历史原因被破坏。后经修缮,才成为龙街中心小学的办公用房。”
文庙变迁
在龙街,聊起当地的文庙,很多上点年纪的当地老者还有着清晰的记忆。
73岁的当地人张云柱说:“以前,我曾在文庙上学。记忆中,文庙前殿分上下两层,楼上做过教室,也做过寄宿生宿舍。前殿两侧是耳房,做两个班级的教室。进前殿后,便是天井,其间种有柏树和花草。天井两侧是厢房,为教职工宿舍。中殿高台1.5米左右,地面石板铺就,木制门窗雕刻精美,曾做教师办公室和教室。后殿有一个宽大的天井,中央是一平台,高约1.6米,台面用青砖铺成,平台石阶下的左、右两侧种有两株古柏,学生常会趴在树枝上看书、背诵课文。平台后面,便是孔子大殿,当时是全校学生开校会的地方。印象中,它曾被隔成两个大教室上课。在孔子大殿的后墙,还有一个条形平台,据说是放置孔子七十二贤牌位的地方,但我们没见过孔子牌位,老师常告诉我们‘这是孔子圣地’。”
时间回到明崇祯年间,那时文庙建好,开始孕育当地人才之时,天降暴雨导致星云湖水猛涨,县城龙街深受水患困扰,于崇祯七年(1634年)迁至江城。此后,龙街文庙的修缮和书院的开办也随县治的迁移而冷落下来。“听长辈们说,那时当地绅士们把龙街文庙当作忠义礼教的场所,并在前殿大楼上塑起刘备、关羽、张飞的泥像,取名‘三圣庙’。但普通百姓坚持要求把文庙用作办学场所,并最终得偿所愿,金莲书院得以恢复。民国年间,龙街文庙(金莲书院)延续了教书育人的功用,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江川县第二区中心小学、龙街乡中心学校,最后成了如今的龙街中心小学。”张云柱说。
龙街文庙从明代开始办学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在这期间,文庙虽历经兴衰演变,但它一直保持着原始文庙的基础框架和古老的建筑风格。
薪火相传
在龙街文庙,记者看到中殿前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写有“龙街小学革命据点”的字样。据碑文记载,1949年,中共地下党员张克良受党组织派遣,到江川龙街小学任教,以教师身份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
虽然我们距离那段历史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龙街文庙作为当时的革命据点,在革命先辈播种革命火种时,也就预示着播下的红色基因将注入这块土地,并在此传播发扬。
杨聪明表示,1949年,革命先辈来到这里从事革命活动,发展共产党员,为江川的解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多年来,学校始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如今,为缅怀先辈,传承地方文化和红色基因,学校一直坚持定期向学生们介绍学校的历史和文化,让学生了解龙街中心小学发展脉络,了解革命先辈曾经为江川解放所做的努力和牺牲,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让红色基因流淌于时代的血脉中,并薪火相传。
如今的龙街中心小学,旧时的文庙与如今的现代化校园已交融在一起。对很多当地人来说,叫它龙街文庙也好,还是金莲书院,已变得不再重要。在人们的认知中,它已成为人们的历史与文化印记,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龙街人。(记者 顾世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