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吵架拉扯,失手致4岁儿子坠亡:父母吵架,最大的输家永远都是孩子!

近日安徽肥东县一小区发生了一起惨剧:

夫妻二人在家中吵架,拉扯之间,意外致4岁儿子从14楼坠下身亡。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报道称,通过邻居介绍得知,当时夫妻确实在吵架,老婆想跳楼,老公拉着老婆不让跳,一不小心失手将孩子弄下去了……

事件一出,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每个人都有情绪失控的时候,每个人都需要发泻情绪,但是这种发泻并不代表毫无顾忌。

在一些家庭里,夫妻之间经常为了或大或小的事情,吵闹不休,当着孩子彼此咒骂,甚至动手。

父母是逞了一时之快,但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何其无辜?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明白,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动手,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孩子永远都是最大的输家。

微博上曾有一则“父母吵架,女儿被气到昏迷”的新闻。

妈妈埋怨爸爸整天喝酒,遂因为一些琐事便争吵起来。女儿实在无法忍受二人的争吵,就上前劝他们停止,可是父母谁都没有理会她。

一怒之下,女儿准备跳楼,好在最后被拉下,并被送到房间休息。

可后来,民警想叫醒女孩了解情况时,却发现女孩已经昏迷。民警赶紧找来女孩的妈妈一起将孩子送医治疗,好在治疗及时,女孩已经无大碍。

网友纷纷表示对父母这种不顾及孩子感受肆意吵架的行为感到气愤。

也有网友说:“从这个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童年。不管我有多难过,大人从未在意过。”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一般发展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智力兴趣如何:成年人读些什么,想些什么,以及他们给儿童的思想留下了哪些影响。

对于夫妻来说,两人吵架在婚姻生活中再正常不过,毕竟嘴唇和牙齿还常常磕磕碰碰呢。但他们忘了,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整个世界。

父母眼中的“床头打架床尾和”,在孩子的眼中,就是整个世界的倾覆。

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孩子无法选择父母,而父母可以选择生活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所以,千万不要让自己被坏情绪裹挟,更不要让孩子成为你生活不如意的替罪羊。

大家还记得热播剧《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吗?

她从小看惯了母亲的强势,也最讨厌母亲的强势,从小深受折磨。

而当父亲苏大强毫无担当,未尽父亲责任却以父亲的身份胡搅蛮缠时,苏明玉忍无可忍痛骂苏大强,直至将其骂至昏厥。

事后,苏明玉十分懊悔,因为她发现,自己身上已经有了母亲的影子,变成了自己最讨厌、最害怕的模样。

同样,因为不想变成母亲那样,不想重蹈父母失败的婚姻,所以她一直回避爱情,不敢轻易接受别人的爱。

长期生活在父母争吵中的孩子,自卑、内疚,不敢做真实的自己,试图用压抑自己、讨好父母的方式来互动,只希望能够拉近父母的关系,维护家庭的和平。

而带有这样的感受,成年后与人交往,也会有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在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亲密关系中,会不自觉模仿父母的互动方式,学父母的暴躁脾气,甚至恐惧婚姻不敢进入亲密关系。这种影响,会伴随孩子一生。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大吗?

该问题共收获了1779个回答,回答者多半经历过父母吵架,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痛。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婚姻中争吵是难免的,又有哪对夫妻不吵架呢?

确实,婚姻生活的摩擦在所难免。就像温格·朱利在《幸福婚姻法则》里说的那样: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会有200次离婚的念头和50次掐死对方的想法。

但是,吵架,也是一门艺术。

我们如何做,才能降低对孩子的伤害呢?

电影《怦然心动》里有一段情节:小女孩朱丽一家感情融洽,但生活比较清贫。邻居家的男主人和小男孩对朱丽一家的清贫抱有偏见,嘲笑了她家荒乱的院子。晚饭时,朱丽将此事告诉了父母,引发了父母间的争吵。

原来,父亲把家中大部分钱拿来照顾自己智障的弟弟,令家人生活拮据。妈妈不得不忍受这种清贫的生活,向邻居借洗衣机来用。她质问爸爸,难道你的弟弟比你的孩子们更重要吗?爸爸被这句话刺激,也冲着妈妈大声吼叫。朱丽看着父母因自己而引发的争吵,心里非常难过。

然而,当晚上大家都冷静下来后,父母分别来到朱丽的房间,爸爸解释了兄弟之情对他的重要性,也表达了自己对妈妈和孩子们的爱意和感谢;妈妈也来到朱丽的床头,告诉朱丽她是多么欣赏朱丽的父亲,因为他是一个对家人至情至性的男人。

就这样,朱丽很快从伤心难过的情绪中摆脱出来,也决定要为自己心爱的家人做些事情,她独立承担起了打扫整理院子的工作,把院子收拾的井井有条。

这段父母处理争吵冲突的片段堪称经典,非常值得每一位家长学习。

争吵并不可怕,如果在争吵后还能够彼此理解,表达对对方的欣赏和爱慕,并让孩子感受到这份实实在在的爱,这就是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Professor点评:

父母的爱,谁都代替不了谁,任何一方的缺席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缺憾,而夫妻的争吵更是在撕裂孩子。

所以,我们需要让“对与错”变成“思考的角度不同”,好好说话,多多体谅彼此,就事论事,减少对孩子的伤害。这样,孩子才能懂得爱与责任,领悟善良和美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