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东林六君子之一,曾查获假官100多人,因得罪群奸惨死狱中!

《明史》卷245末尾说道:“国之将亡也,先自戕其善类,而水旱盗贼乘之。故祸乱之端,士君子恒被其毒。”虽然这些话出自“御定”之书,而且也不可一概而论,但却真实地反映了明末朝廷内外的混乱形势。这里所说的“善类”、“士君子”,就是指左光斗、杨涟、周顺昌、赵南星等一大批称得上是明代“脊梁”的人。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进士。左光斗步入仕途之初,就做了中央机构的官吏,并很快就做了最容易得罪人的官——御史。他在做御史时,曾奉命巡视中城,做出一件震动京城的事。他着手整顿吏部,查获假印七十余枚,假官一百余人。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不畏豪强权贵的正直品格。

左光斗同杨涟一样,被魏忠贤诬陷的罪名先是移宫案,后是受熊廷弼贿赂。左光斗在光宗死时,官职不高,却是积极地、坚决地参与了移宫案,甚至曾因杨涟稍有拖延而不惜用唾骂来催促他。

在选侍李氏拒不搬出乾清宫的情况下,左光斗上疏给太子,说明了乾清宫是帝王权力的象征。内廷有乾清宫,犹如外廷有皇极殿,唯有皇帝才能居住,唯有皇后才能共同居住,是区别尊卑的象征。他又强调了太子已有十六岁,内外有老成之人辅佐,是用不到一个贵妃来管教,并警告说:“如果今日不早下决心,以使(李氏)借抚养之名而行专制之实,武则天之祸将于今日重演。”在那个时候,敢说出这种话来,是需要一种胆量的。所以,没隔几天,宫内就谣传李氏要垂帘听政,逮捕左光斗。

当时纷纷攘攘,虽然终于皇权得以不落后妃之手,而左光斗等出力之人却都给魏忠贤留下了诬陷的口实。

左光斗目光如炬,很能识才,在熊廷弼得罪言官时,他就曾为其辩护。但是,他却在正邪斗争剧烈时提拔了一个后来证明是大奸臣的阮大铖,给自己埋下祸根。

在明熹宗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中历2月,左光斗被擢升为左佥都御史(都察院次官,佐掌监察百官,辨明冤枉,提督各道监察御史,为皇帝耳目风纪之臣,正四品)。左光斗与其他正直高尚之人,这时都身居要位,掌握着朝廷的风气,但这时也是明朝走向衰微之始。左光斗就是在这种微妙的时刻提拔了他的同乡给事中阮大铖。阮大铖是个纯粹的小人,他对人对事都是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可能同赵南星等正直之士相处得很好,而且也不可能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能不对同他稍有不合的人进行打击报复。

阮大铖被招入京后,正赶上吏科都给事中缺职,候选人首位是周士朴,其次是阮大铖,第三位是魏大中。阮大铖使计将周士仆排除在外,好让自己能补缺,这一来,引起吏部尚书赵南星的厌恶,便想将他转为别官。阮大铖却以为是左光斗知道他的计谋才使赵南星这么做的,怀恨在心。而其他一些人同左光斗等人的矛盾,又使阮大铖有了同谋。

熊明遇、徐良彦都想得到佥都御史的职位,赵南星却让左光斗去做,这两个人也都恨上了左光斗。魏大中与左光斗等人交好,而江西籍的官僚因故衔恨魏大中,于是这些人便聚到一起,唆使给书中傅櫆弹劾左光斗、魏大中和汪文言交结为奸。左光斗便弹劾博櫆与东厂的人勾结,傅櫆又接着弹劾左光斗,左光斗一气之下,上疏辞职,这场小斗争才算结束。然而,更大的、更残酷地斗争随之而来,那就是同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进行的正邪之争。

在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时,曾与左光斗共同商量,而左光斗又与高攀龙共同揭发魏忠贤的党羽崔呈秀贪污受贿之事,于是惹怒了魏忠贤和他的大批爪牙。魏忠贤逐渐地将赵南星、高攀龙、魏大中等人罢职之后,又阴谋将左光斗也赶出朝中。左光斗眼看着正直的同僚一个个地被魏忠贤一伙赶下台,心中大怒,便写了一道奏疏,弹劾魏忠贤和他的帮手魏广微的三十二斩罪,准备于天启四年(1624年)中历11月2日(公历12月1日)上给明熹宗。左光斗这次是做好了被罢官甚至被逮捕的准备,在上疏前,将妻子儿女送回南方老家,好放心地拼搏一番。然而,这一消息又让魏忠贤得知了,便使用狡计来阻止左光斗的上疏。

魏忠贤在左光斗准备上疏的前两天,借故将左光斗与杨涟同时撤职,使左光斗没有资格再向皇帝陈事。然后,魏忠贤一伙便重新罗织冤狱,在汪文言身上下功夫,大规模打击自己的对手。

汪文言在傅櫆弹劾左光斗、魏大中时就已被魏忠贤下诏狱,用来诬陷不合自己心意的朝臣。但汪文言宁死也不合作,而且黄尊素和刘侨尽力遮掩,才没酿成大狱,只将汪文言削职而已。这一次,魏忠贤下定决心,要借汪文言大肆铲除异己,便重新逮捕汪文言。但汪文言虽被酷刑拷打,终究不肯诬陷左光斗等人。他在忍受不住拷打时,对审讯官许显纯说道:“我的口不像你的心那么善辩,任你怎么说吧,我承认就是了。”但当他听说要诬陷左光斗、魏大中等人受贿时,站起身叹道:“天乎!冤哉!以此来诬陷清廉之士,我死也不承认!”在汪文言这虽不能得到诬陷之词,但口供是可以伪造的,魏忠贤终于用一份伪造的汪文言供词将左光斗逮捕入狱。

左光斗被捕时,他的父老乡亲拦住马头,不让他被抓走,连抓他的锦衣卫都感动得哭了。魏忠贤本想以移宫案或结党为奸来诬陷左光斗,但正赶上王化贞、熊廷弼兵败,而熊廷弼又得罪了大多数的朝臣权贵,便转而用受熊廷弼贿赂来诬陷左光斗,以此来杀掉他。左光斗既入狱,便被严刑拷打,逼他承认收受杨镐、熊廷弼二万两银子的贿赂。左光斗在这时如果不承认,将被暗害或拷打而死,所以他建议一同被捕的杨涟等人暂时承认,而到复审时再翻供,以便能得到生路。但他这么做,仍不免于死,而且还差点儿毁了自己一生的清白。

看到左光斗等人承认了自己的“罪行”,魏忠贤正好有了借口杀他们,但他大概也怕他们会翻供,“矫旨仍令(许)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明史·左光斗传》)每五天一次的侮辱与酷刑,使左光斗等人深感悔恨,但已是追悔莫及了。

魏忠贤这么做,也是怕他们交出所谓的赃款后便不被杀头了。这些人虽穷,却有很多人同情爱戴,可以帮他们缴纳“赃银”。当时也真的有人为他们捐款,孙奇逢和鹿正就倡议为他们捐钱通融。所以魏忠贤迫不及待地让狱吏在天启五年中历7月26日(公历1625年8月28日)将左光斗杀害于狱中。

左光斗死了之后,阉党仍逼迫他的家人交出“赃银”,将其一家投入狱中。左光斗的哥哥左光霁死于狱中,他的母亲也因两个儿子都失去了而哭死,他的弟弟左光先则幸免于难。虽然左光斗一家被魏忠贤逼得家破人亡,魏忠贤却仍不满足,后来在追查移宫案时,认为左光斗与杨涟是“罪魁祸首”,想要将他们开棺戮尸,多亏有人相劝,才使他们免于暴尸。

崇祯时,为左光斗昭雪冤案,追赠右都御史,又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左光斗为忠毅。

(0)

相关推荐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134)熊廷弼之死

    (134)熊廷弼之死 天启二年二月,熊廷弼就被判了死刑.但是直到天启五年,熊廷弼也没有被处死.从这层意义上,熊廷弼已从死刑变成死缓了.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熊廷弼是如何从死刑变成死缓的? 这个问题,一直 ...

  • 东林六君子人物介绍

    [手机版] 东林党是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公元1604年,顾宪成等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等讲学其中,"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论被称为清 ...

  • 东林仇敌温体仁,曾弹劾钱谦益,后被崇祯罢官

    洪武皇帝为了后世子孙不被权臣所挟制以至于丧失了大明江山,永久性地废除了丞相这一官职,其职位所拥有的政治优势资源亦化为乌有,然而并非每个皇帝都如朱元璋一样,有着永远使不完的精力,朱棣组建内阁的初衷,本是 ...

  • 【唐风宋韵文学微刊】甘肃诗人牛东林诗词(六)

    夜色湖光无限好,乡村故事自然真         [作者简介]:牛东林,中共党员.抱朴守拙,己为草根.竹韵汉诗协会会员,临泽县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张掖市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张掖市民间艺术家协会诗友团团长, ...

  • 【方志四川•人物】郭可夫 ‖ 曾是江阳一男子——记戊戌六君子之刘光第

    曾是江阳一男子 --记戊戌六君子之刘光第    郭可夫 内容摘要: 通过对刘光第留在泸州的书法作品,以及诗文.信札的研究,记述历史伟人的人格魅力和他走上历史舞台的思想历程. 关键词:  刘光第 泸州 ...

  • 东林书院并没做出什么出格之事,明朝朝廷为啥要灭了这个书院?

    作者:方长荣 (顾宪成) 在无锡的闹市中心有座古建筑群,是国家级文保单位,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东林书院".这里有一幅闻名遐迩的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 ...

  • 「张东林」|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张东林简介] 河南省郸城人,定居北京,从事中国画研究和创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高研班导师.特聘教授,清华美院山水画高研班特聘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艺委会委员,曲阜师范大学美 ...

  • 明朝历史人物——顾宪成(明代思想家,东林党领袖)

    顾宪成(1550-1612),明代名士,无锡(属今江苏)人,字叔时,号泾阳,世称东林先生.万历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万历二十二年(1594)革职还乡,与弟允成和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往往讽议朝政 ...

  • 南宋“六君子”上书揭露奸臣不人道

    宋理宗很聪明,会让这些名声在外的理学家们升官,但却不让他们管事,因为这些理学家们有理论没有才能,对于治国平天下,拿不出什么像样的方略. 知名的理学家真德秀,在朝野有很高的声望.宋理宗召他入朝,大家都洗 ...

  • 【广州诗刊】No.11768期D版||立夏随吟 文/牛东林

    广 州 诗 刊 欢迎阅读 <广州诗刊>作为纯文学刊物,我们旨在弘扬传统,展现新时代人民大众的冷暖.我们主要编发优秀的现代诗歌(含今人创作的古体诗词),兼发优秀的散文小说评论等作品,愿您能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