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纳影业:业绩承压与明星“被套”

作者:九哥

转载授权如今悔恨将何益,肠断千休与万休。 博纳影业创始人兼CEO于冬在2016年接受采访时说,这5年我们去美国,再回来的时候,发现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去时,风光无限的民营电影龙头;回时,已被同行甩开距离。

失去的十年 2010年,博纳影业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中国电影行业海外上市第一股。 那一年,A股市场的电影股也仅有华谊兄弟一根独苗 然而,中国电影行业的这颗明珠,却没有打动华尔街。博纳影业上市首日便遭遇破发,当日收盘较发行价下跌22.59%。之后的5年间,博纳的股价长期处于疲软状态,市值持续走低。

而2010-2015年的A股却是另一番景象。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乐视网等股价都是十倍级别的上涨。光线传媒市值500亿,华谊兄弟突破700亿,而乐视网更是超过1000亿。唐德影视万达电影在上市后也是一路扶摇直上。 在一众后起之秀的碾压下,在美股迟迟找不到突破的博纳宣布私有化,寻求回A之路。2016年4月,博纳从美股私有化后退市,折合市值不到60亿元,这里面还包含私有化消息刺激带来的上涨。 造化弄人,美股坎坷的5年只是开始。 2017年9月,博纳影业第一次递交招股说明书; 2018年5月,娱乐行业查税事件引发掀然大波,行业也随即进入调整期; 2019年就在证监会给出反馈意见后,又因为康得新财务欺诈事件中审计机构瑞华被调查,博纳IPO按下暂停键; 2020年,疫情下的博纳同样步履艰辛,先是抗美援朝纪录电影《长津湖》被迫停机,而后副总裁黄巍不幸逝世。不过在注册制带来的阳光普照下,博纳影业终于在11月5日顺利过会。

五年的海外的坎坷征程虽然没给博纳在资本市场带来多大效益,但让博纳明白了一切都要遵守“游戏规则”。

过去十年,对于博纳而言失去了也好,错过了也罢。新的挑战接踵而至。

业绩承压 自2018年下半年影视进入寒冬后,叠加2020年初以来的疫情影响,行业哀鸿遍野。 2019年万达电影爆亏47亿后,2020年上半年再亏20亿; 华谊兄弟连续两年亏损,处于保壳边缘; 曾经踩准《战狼》、《流浪地球》等热门电影的北京文化,业务几乎停滞,并被副董事长实名举报财务造假; 唐德影视在旗下核心艺人税务风波下,举步维艰,无力自救卖身国资。 博纳作为电影产业全产业链布局为数不多的公司,在投资、发行、院线和影院四大业务上均有布局。对比而言,博纳影业的业绩也称得上是“一枝独秀”。 数据显示,2017-2019年博纳实现营收分别为19.97亿、27.84亿、31.16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9亿、2.64亿、3.15亿。财务数据持续上行的博纳影业,跟行业的萧条形成鲜明对比。

今年上半年,博纳实现营收7.55亿,逆势实现2794.77万的净利润;预计全年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将分别同比上年同期下滑31.73%和44.03%。 在严峻的行业背景下,博纳纸面上的业绩的确亮眼。仔细研读,槽点颇多。 一方面,业绩中政府补助占比持续增加。2017-2019年,博纳收到的政府补助分别为0.68亿元、1.11亿元和1.56亿元,占净利润的比例在2019年已经接近50%。扣非后的净利润,与动辄上亿元的电影库存相比,一旦发生减值,盈利的吞噬就在顷刻之间。 另一方面,库存商品直线上升。博纳在影片中的角色有主投、参投、代理、买断、纯投资等多类,在电影的纯投资中,投资后直接计入存货。数据显示博纳库存商品在2016-2019年间翻了3倍,高达18亿的库存商品与31亿元的营收来看,库存的去化问题异常严峻。

明星“被套” 这些年,影视公司与明星艺人在资本上的深度绑定成为潮流。 博纳私有化后,2017年提交IPO前同样进行了一轮增发。张涵予、黄晓明、章子怡、陈宝国等一众豪华明星进入前十大自然人股东名单。

诸多明星抱团加持,凸显大家对于博纳上市后发展的极大信心。但三年后,再也不是当时的市场环境。增发时150亿的估值相对2019年的业绩,市盈率也接近50倍。 按招股书提到的发行数量和募资总额来看,本次发行价大概率在12元以下,相比增发时14.55元的价格,明星们持股3年还要再打八折。 明星与公司绑定,到底是为了公司的长足发展,还是明星们一种变相捞金的方式,历来饱受争议。此次博纳过会,获得了5/7的赞成票,里面最大的疑问可能就是2017年博纳第一次提交招股书前,明星们的突击入股。

过去有太多反面的案例,比如多位明星出现在乐视影业的股东名单;唐德影视高溢价收购明星艺人或导演的皮包工作室。

过去几年,寒冬中博纳影业屹立不倒,有诸多明星参演爆款电影的功劳,也是博纳坚持“游戏规则”的体现。从港片“代言人”到主旋律“专业户”,博纳正在走一条特立独行的路。 跨过无数门槛的博纳,敲开上市的大门,可能更多是给低迷的行业注入一针强心剂。 在业绩承压和明星“被套”的背景下,博纳要走的路才刚刚开始。更多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