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否应该改变自己的基因及命运
科学家可以利用TALENs (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s)及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手段,精准地寻找到胚胎细胞或干细胞的靶基因,实施基因的切除、替换或植入,从而改变干细胞的基因特性。这一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疾病细胞模型、大鼠及猴病理模型的建立。
作为一个具有无限想象空间的新技术,不难理解,人类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我们可以编辑胚胎基因。问题是,人类是否应该编辑自己的胚胎基因?技术及伦理的风险是什么?如何避免滥用?对人类会造成什么样的威胁?
基因的修饰,和整容的性质有相似之处。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整容基本上应用于创伤后修复,比如烧伤病人,把挽救生命列为第一位,在功能恢复的基础上,通过整形整容,让患者容颜恢复正常。之后,整容逐渐成为追求美丽的手段,改变自然容颜,追求完美。像整容一样,科学家会首先计划利用基因修饰技术纠正基因缺陷,但不难想象,这一技术会很快应用于正常基因的优化。人类期待着更加健康、更加长寿、更加聪颖、更加幽默。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决定这些表型的基因位点逐渐被识别,基因的序列及控制因子最终被确定,科学家可以批量生产出“优质”基因。
在冰岛,有这样一群老人,约占冰岛人口的0.5%,他们从不罹患老年痴呆。
基因检测发现,他们有个基因变异,会产生一种酶BACE-1,这种酶可以把导致老年痴呆的蛋白——APP蛋白剪切成小片段,从而将其清除掉。这不禁令人浮想联翩:是否可以将这种基因转至胚胎干细胞,达到基因优化,避免老年痴呆?在纽约,有一群高风险行为的男同性恋者对艾滋病毒(HIV)高度免疫。基因检测发现,他们携带缺陷的CCR5-△32基因,导致HIV无法进入细胞。科学家已经完成了周围淋巴细胞的CCR5基因修饰,鉴于CCR5基因的生理功能较弱,我们是否可以通过修饰胚胎干细胞,使之产生CCR5-△32基因缺陷,从而制造对HIV先天免疫的婴儿?
这一颠覆达尔文进化论的科学技术,定会对人类的进化进程造成深远的、难以估测的影响。
生命的定义是:不走样的传代,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适应性进化。研究显示,生命已在地球上繁衍及进化了近30亿年,遵循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基因不断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修饰,更有偶然的机会发生突变,在自然的选择中,形成了多样化的物种,以及最高生命形式的人类。如今,科学技术的进步颠覆着进化论的法则,基因修饰可让物种在一夜间进化千万年,优化的基因挑战着常规思维。
但是,基因修饰也埋藏着令人担忧的隐患。在过去,一个缺陷婴儿如果不幸降生,我们可以怪罪上帝,甚至查找祖上的积德记录,接受命运的安排。
如果科学家替代了上帝的职责,修饰胚胎基因,设计婴儿,造成缺陷婴儿的诞生,科学家就会成为被怪罪的对象,科学就会成为制造人类怪物的祸首。
因此,在人类实施胚胎基因修饰技术之前,我们要充分论证,做好技术、适应症、伦理、法律和科普的准备,让胚胎干细胞基因修饰技术造福人类,避免灾难,保护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