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复兴困难,如何让现代人接受传统节?重阳节说:改个名吧

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节日重阳节。现如今年轻的朋友说起重阳,总会跟夕阳红联系起来,认为这是一个敬老养老为主题的节日。但实际上如果是有点年纪的朋友应该有印象,咱们国家大规模的开始宣传重阳节敬老爱老,大概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甚至在一些官方文件中,重阳节的名字都被改成了“老人节”“敬老节”等等。在这之前,在特殊时期重阳节和很多传统节日一样,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沉寂。而再往前算,重阳节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汉朝,在咱们国家的传统节日里也算是比较悠久的一个。但古代的重阳节,节俗内容跟现在就不大一样了,敬老爱老虽然也是内容之一,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其节俗活动和文化诉求要丰富得多。传统的重阳节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近几十年重阳节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我们传承传统文化有哪些启示?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历史上的重阳节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楚辞》《易经》中开始出现重阳的说法,在农历九月上旬,民间也开始有祭祀先祖、乞求丰收等活动,但此时农历九月九还并没有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九月九正式成为节日,大概要到东汉时期。《四民月令》中有九月九采菊的习俗,汉献帝时也曾在九月九这天赐宴群臣。汉魏之际的曹丕,曾经在与臣下陈群的书信中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意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大意是说,当时的民间普遍认为九与久谐音,有长久、长寿之类的说法,是个好日子,这一天人们有宴饮、登高等习俗。

再往后晋人葛洪在《西京杂记》里追记汉事,说西汉时期有九月九这天,有佩戴茱萸,吃蓬饵,喝菊花酒等习俗,为了追求长寿。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起码到汉魏时期,传统重阳节比较重要的几个习俗,包括登高宴饮,佩戴茱萸,赏菊三项都已经具备了。那重阳节节俗的动机或逻辑是什么呢?也就是说,人们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一个时点上,做这些事情?这方面的说法就比较多了,也体现了传统重阳节的文化诉求。

二、重阳中的文化诉求

有人认为,重阳节的习俗中,体现了古人避瘟保健,趋吉避凶的诉求。这其实也是咱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一大类诉求。按照现今人类学家们的观点,古代很多时候人们缺乏科学知识,会把两件事之间偶然产生的时间先后关系,误解为一种因果关系,于是就有了一系列诸如做了什么事,就会导致什么好的或坏的结果之类的说法产生,有些说法至今还有很多人相信。重阳节的习俗,其实也有很多这样的说法。有一个比较有名的故事是这么说的:

东汉时有个人名唤桓景,他的师父是当时著名的方士费长房,便是悬壶济世的那位。有一天师父就跟他说:“你们家九月九日会有大灾,我教你个办法,你赶紧回家处理一下吧!你回去以后让你全家人都佩戴茱萸,然后在九月九这天登高并饮用菊花酒。”桓景回家之后照做,结果当天晚上和家人登高饮酒归来,发现家中饲养的家禽、家畜都死了。费长房就说:“这些动物就是替代你和你的家人受灾了。”这个故事有很明显的道教痕迹,其中提到的几种避灾之法,都是重阳节常见的一些习俗。所以后来这个故事传播开去,就也有人说这是之所以重阳节会有这些习俗的原因。

悬壶济世

重阳这个日子,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这其实难讲得很,因为两方的说法其实是都有的。一种说法认为,九九与久久谐音,代表着长长久久,引申为长寿,所以当然是好事情。但也有人从阴阳的角度指出,九是最大的阳数,九九重阳就是阳的极致,所谓物极必反,阳到了极致自然就要转向对立面,所以是不好的。一个日子本身其实无所谓好坏,如果我们从科学的角度尝试着解释一下,或许跟重阳节前后的季节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农历九月初九,一般来说都是晚秋了,秋意正浓冬季将至,北方地区气温已经比较低,而且秋天还有秋燥一说,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容易出现各种呼吸道疾病。按中医的说法,这大多属于风邪入体之类的病症。对应重阳节的习俗,茱萸、菊花其实都有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里讲茱萸可以“逐风邪,开腠理”,菊花也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从节日习俗的产生逻辑上来说,或许是人们发现这些植物,在应对季节性疾病方面有一定作用,所以才逐渐地固定成了一种习俗。

茱萸

三、重阳里的“人性”

中国古代的节日,除了与超自然力量的沟通之外,往往还是一个人与人交往的过程。而且时代越往后,节日的“神性”越弱,巫术色彩越淡薄,而人性却越发浓烈,重阳节也是这样。重阳节的诸多节俗当中,也体现了很多人们维系社会关系的诉求。趋吉避凶避瘟保健,这些诉求不仅仅是对自己,也是对自己社会关系中比较亲近的人。所以在古代的重阳节,我们会看到古人的各种社交活动,走亲戚、会朋友,甚至帝王将相也要在这个时候表达对自己下属的“关怀”,这也是一种领导艺术了。社交的过程当然要有个礼尚往来,于是各种茱萸、菊花制成的礼品也就应运而生,比如茱萸的香囊,菊花糕、菊花酒等等。重阳节聚众宴饮,饮菊花酒,据说有长寿之功效,也留下了诸如陶渊明饮酒、孟嘉落帽之类的故事。当然,抛开相对功利的社会交往不谈,秋高气爽的季节里,登高远行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娱乐活动。

菊花糕

我们今天的人说到重阳节,往往想到敬老爱老。在古代重阳节中,针对老年人群体的一些特殊活动,确实也是重阳节的一项节日内容。重阳节处于季秋之月,《礼记》记载:“季秋之月,……月也,大飨帝,常牺牲,告备于天子。”在这个月里,一年的农事活动基本上已经结束,不管是否取得了丰收,总是要上告天地,祭祀先祖的。汉代以后,这种祭祀活动和养老逐渐结合在一起,皇帝有时会在这个时候赐予年老者牛酒等福利,或者一些免税的特权。而在乡间里聚的祭祀之后,也会将更多的“祭余”分给年老的人。

四、名称的变化与启示——我们该怎么传承传统节日?

重阳节的名称在近代以来其实发生过几次变化。第一次是民国时期,1942年的时候,考虑到重阳节传统上有登高的习俗,所以国民政府将其设定为“体育节”,当然很快随着国民政府败退台湾,这个体育节就不了了之了。大陆地区对重阳节的重新命名,大致是在20世纪80年代,北京将重阳节设立为北京市的敬老日,后来又有很多省份响应,出台文件将重阳节设立为“老人节”“老年节”等。然后到2012年,全国人大修订通过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中,正式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定为了“老年节”,重阳节算正式有了一个新名字。

和民国年间的那个“体育节”不同,这次重阳节的新名字可谓是深入人心,最近几十年,各地重阳节的敬老爱老活动可谓是风风火火,老百姓也逐渐接受了重阳节的这种“新身份”。最近这些年,很多传统的节日文化都遇到了传承的困难,重阳节一度也是这样。但通过这次重新命名,等于说是让行将消亡的重阳节,重新又活了起来。这无疑能给其它传统节日的传承带来一定的启示。

夕阳红

传统节日的节俗有很多,这其中有一些能够符合现代人的需求,而有一些已经不符合人们的需求了。以重阳节为例,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民众普遍受教育程度大大提升了,也大多接受了现代科学的教育,这就使得传统的避瘟保健、趋吉避凶类的习俗逐渐地失去了市场。佩戴茱萸香包就能避凶吗?人们普遍不再相信这种说法。但是仓廪实则知礼节,随着教育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敬老爱老的接受程度显著提高。而且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大量老年人对提高自己的地位也有很大的动力。这些都使得传统重阳节中的敬老元素,有了足够的扩大的基础。最后,借着官方重命名的推动,也带动着重阳节重新活跃了起来。

文史君说

我们在复兴传统节日的过程中,时常面临着变与不变的矛盾。很多人会说,跟传统不一样的节日,还是“传统节日”吗?但实际上,如果我们从长周期里去观察节日习俗的发展,我们就能发现,类似重阳节这种官民互动过程中的变化,是很正常的事情。民间对某种节日习俗的认可,是一个节日发展和存续的基础,而官方适时地推动,则可以加速这个过程。站在我们现今复兴、传承传统文化的这个角度来说,由政府出面,将传统节日中适合今天的元素提炼出来,重新给予一个新的名字,无疑是一个引导、推动的好法子。

参考文献

1、杨琳:《节日中国:重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2、刘宗迪:《敬老与祈寿,重阳节探源》,《紫禁城》2019年10月。

3、张勃,王改凌:《再次命名与传统节日的现代转换——基于重阳节当代变迁的思考》,《西北民族研究》2015年第4期。

(作者:浩然文史·李一鸣博士)

(0)

相关推荐

  • 九九重阳节——登高望远

    解忧故里 今天 节 日 重 阳 中国传统节日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因<易经>中把"六"定位阴数,把"九"定位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 ...

  • 九月九话重阳

    一年一度秋风劲,又一个重阳节来到了,天高远,云飘逸,风轻抚,日和煦,重阳节是思念的节日,是团圆的日子.现在我们国家给重阳节赋于新的寓义,这一天定为老年节,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成 ...

  • 重阳节,给孩子讲什么?除了起源、习俗还有这3首儿歌

    重 阳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为重阳节,二九相重,称为"重九". 每年九月九,不少爸妈都会带上孩子爬爬山或者去秋游.而独在异乡之人,心中必定升起浓浓思念之情. 今年的重阳节便是今天 ...

  • 科普丨我们的节日——重阳节

    九 九 重阳 佳节 重阳节 又称登高节.重九节. 九月九.晒秋节.茱萸节.菊花节等 是汉族的传统节日 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 故又称九九重阳 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 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也是流行 ...

  • 【油画】这个重阳节让陪伴不再缺席

    米哈伊尔·瓦西里也维奇 <一老一小> 还记得儿时 我们依偎在父母身旁 细数满天星光 欢声笑语满堂 奥丽加·彼得罗娃 <秋天> 布面油画 60x60cm 如今,我们带着父母的叮咛 ...

  • 岁时的轨迹(58)传统节日系列(3)说说月朔节

    岁时的轨迹(58)传统节日系列(3)说说月朔节 传统节日系列(3)说说月朔节 雪岸 月朔,即每月的朔日,也就是每月的初一.旧历每月以朔日为起点﹐约三十日一周期为一月.一月一朔﹐故用以指一个月.朔日当天 ...

  • 岁时的轨迹(57)传统节日系列(2)说说月望节

    岁时的轨迹(57)传统节日系列(2)说说月望节 传统节日系列(2)说说月望节 雪岸     古人最初将月象变化的五个阶段定名为,新月.上弦.满月.下弦.残月.人们观察每个月有一二天整夜可见月亮.一是每 ...

  • 挖掘传统节日的民俗内涵,扛起传统节日的历史担当

    挖掘传统节日的民俗内涵,扛起传统节日的历史担当 春节越来越近了,但是总觉得如今的过节越来越不像过节了.不论什么节日都成了购物节.吃货节,赖炕节或者麻将节.其实我们有好多传统的节日都有他丰富的生活哲理和 ...

  • 传统节日,计划外又“整”了个传统节目,是否真多了些传统雅趣?

    老师出题了,学生不答行不行? 近年来,每当传统节日,我一般都会写点原创诗词,通过短信或微信发送给亲朋好友,以作问候之用. 今年中秋长假,手边有点杂事要做,特别是月内还有一些讲座PPT没有准备好,心思纷 ...

  • 乡情乡愁传统节日序列过年(一) 年前二节

    年前二节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也叫"年节".人们把过春节称之为"过年". 年节中国大多数人心目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极 ...

  • 复兴六月六:带着商业目的打造 “传统节日”,还是传统文化吗?

    乘舟二闸欲幽探,食小鱼汤味亦甘. 最是往东楼上好,桅樯烟雨似江南. --[清] 北京竹枝词 上面这首清代的小诗,讲的是当时民间流行的农历六月六节出游的习俗.最近这些年,对于我国的传统节日.各种非遗项目 ...

  • 我最喜欢的一个传统节日作文300字(原创20篇)

    篇一:我最喜欢的一个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我国的传统节日不少:有的人喜欢过端午节,有的人喜欢过元宵节,还有的人喜欢过中秋节,而我最喜欢过的是春节. 春节的习俗不少:放鞭炮,包饺子,贴对联,挂灯笼--每 ...

  • 传统节日的起源!

    传统节日的起源!

  • 2021高考英语写作话题预测:清明节(传统节日)

    今天小简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清明节的词汇,例句,传统节日一直是中高考英语写作的热门话题,大家一定要好好看一看哦 清明节时如何翻译 Tomb-Sweeping Day Ching Ming  Fes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