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写作二、三事——我的写作简述
梁德新
(接上回)几年前国家取消作家终身制后,广东省每年能享受政府创作经费,脱产写作的只有六十多人。各级作家协会帮助作家创作、出书,作家出书靠自筹资金。据我所知梅州的作家队伍中,国家级作家5人,省级作家70多人,市级作家600多人,出了书的约100人。这些出书的作家中约有一半不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都是通过写作兴趣自学成才而进入写书人的行列。我是其中一人,我不是大学中文系毕业,也没有硕士、博士文凭。我的写作知识是自学的。我的文章在报刊发表后,认识一些的文化人士人,并得到他们的帮助。2000年,黄火兴作家和梅县高级中学丘青老师介绍我加入梅州市作家协会。我经常拜访黄火兴作家,他指导我写作,送书给我。在他的引导下,开拓了我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写作技能。2001年,客家学专家丘菊贤教授介绍我加入了“梅州市客家研究会”。丘菊贤教授还介绍我到《客家人》杂志任编辑。我出了书,还应邀请出席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原梅州市宣传部副部长胡希张作家、客家学专家世界客属文化名人谢永昌作家介绍我加入广东省作家协会,2009年我被吸收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我加入省作家要求是:要在国家级刊物发表文章和出有书。文章要求是自己的作品小说、散文、文学评论三类文章。我撰写文学评论《论张资平与他的作品》是参选文章。在此我要感谢谭元亨教授。我是通过客家研究认识华南理工大学客家研究所的谭元亨教授,他曾邀请我参加了由客家研究所主办的会议4次。《梅县梁氏渊源与现状》入录谭元亨教授编写的《守护客家文化的尊严》书中。2006年9月,我参加了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客家研究所举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客家文学研讨会”, 我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梅州籍作家张资平的资料为题材,撰写文学评论《论张资平与他的作品》为会议论文。这篇文章先后被《客家文学》《梅州作家》发表。《走近张资平》先后在《梅苑》《今日兴宁》等刊物发表,还在多家网站转载。张资平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著名作家,当时男有张资平,女有张爱玲。张资平是梅县东郊村人,故居“留余堂”离嘉应学院约200米。我采访“留耕堂”的张氏宗亲,取得张资平的殷实资料。因为我是梅县人,发表了研究张资平的文章,文章被人重视。2012年谭元亨、刘克定著的《何日是归年—张资平论稿》书中引用了我的资料,书出后寄有书給我。广东省党校中文系的丘立才教授是梅县西洋镇人,他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在报刊发表评论张资平的人,他对张资平有研究。因为我在报刊发表有评论张资平的文章,丘立才教授曾与我通电话数次,交流张资平在中国文学的贡献问题。
2005年梁德新与谭元亨教授(中)林作尧(左)留影2005年是我写作的丰产年。我在报刊发表文章40篇约5万字,还协助丘菊贤教授编辑《韩素音研究文集》《世界客家名人谱·第2卷》,我是这两本书的编辑人员之一。应邀出席3月在嘉应学院召开的“纪念黄遵宪逝世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和10月在成都市召开的“移民与客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入选会议论文集,参会论文分别是我与厦门集美大学王予霞教授合写的《黄遵宪与诗界革命》和《客家人的宗族文化和公尝文化》。我是以客家人杂志社编辑的身份出席研讨会。
2009年之前我编著的书有《仙口风情录》《松口古镇风情》《客家松口山歌》《客家乡情》《松口民间故事》《客都民俗风情》《松口民俗风情》7本书。在北京、广州、梅州的20余家刊物及网站发表文章约500篇。2009年我从梅县松南中学退休。看书、写作、玩微信与文友座叙是我退休生活内容。我退休至今10年还继续写作,为此我写有《退休后继续笔耕》的文章在网站发表。(完)
作者简介:梁德新,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学历史教师、学校文学社辅导老师、梅县第10届政协文史委员、《客家人》特约编辑等,在国内的刊物发表文章,编著有《客家乡情》《客都民俗风情》《客家松口民间故事》等8本。2009年在梅县松南中学退休,聘为梅州市旅游局《客都旅游》杂志社编辑。对客家文化有研究,聘为嘉应学院客家研院持约研究员,有学术论文在嘉应学院、三明学院、北部湾大学等刊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