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苏州园林和寒山寺,却难觅“姑苏城外”的感觉
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典范。年轻时我就来游过,当年苏州园林对我的冲击使从不写诗的我,竟一口气写出十首格律诗!描遍虎丘塔、寒山寺、拙政园、留园、怡园、西园。所谓“诗言志”,若非真情所至,岂能凭空造出?
苏州园林多为文人画家的私家花园,以小巧精致见长,只在咫尺空间,通过花墙、绿篱、假山、池塘,营造出意想不到的多重山水,曲径通幽,别有洞天。转完一处,忽然在不经意处又发现一个新的天地,池中点缀有小岛,山顶藏着小亭。
比如我当年的其中一小诗就写到这种感受:
留园别有天偶感,
几多楼阁雨烟中,
无限清幽无限情。
别有洞天期更上,
青枫绿竹隐江亭。
而欧洲花园则完全不同,比如著名的凡尔赛宫后花园,偌大的面积,一览无余,以直线、三角形之类几何型道路分割绿地,连水池也是四方的。
西方园林有如阳刚爽直的男子,而中国园林则如含情脉脉的女子。
老家北京,热爱唐诗宋词的我,到了苏州,面对这亭台楼阁,湖光山色,竟忽然觉得回到了唐宋时代,仿佛只有这里才是“真正的家”,而家所在的地方,反倒觉得那是异域,不过暂时浪迹罢了,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此次重游苏州,整整住了十天,我天天背着画本到处转,越画越熟,越有味道,我的笔下居然无师自通地出现了国画风格,古典意境。
这是因为当年在苏州建造园林的主人都是一些画家,他们完全依照国画意境叠石理水,移情设景,建成这许多园林,所以自有中国文化侵润其中,造成曲径通幽、咫尺山林、步移景异的效果。
有一天我正在沧浪亭忘情作画,没想到一群围观的小学生居然将我背包中的一个速写本偷走,那里面有我非常满意的好几幅作品,比如《周庄双桥》。回到旅馆说起这事,大家全都为我惋惜。
苏州的园林确实天下无双,美不胜收,不过“东方威尼斯”之称却属过誉。苏州是水城不假,但河水黑绿,无法与威尼斯相比。游威尼斯水城,必坐“贡多拉”小游艇穿行于水巷,别有一番情趣。
当然,两地的地理有差异,威尼斯是海水,自有海浪帮助净水,而苏州的河水几乎像是死水,也许现在会治理得不错了。
观前街是苏州最繁华的地段,最热闹的莫过“人民商场”,顾客摩肩擦踵,令我望而生畏。 以前没闹清它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儿,这次才弄清,原来这条街上有个“玄妙观”,意取李耳的《老子》一书:“玄而又玄,众妙之门”,玄妙观大门紧锁,看不出里面藏着什么,更显其“玄妙”,我只好在外面画它一幅。
在苏州最令我激动的就是寒山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苏州名气最大的吟咏。我年轻时来过,但遗憾的是那时并不开放,当时只好在寺外,隔着枫桥画了一幅水彩。那时候正在微雨中,雨点落在画面上,印化开,斑斑点点,成就了一种水气淋漓。
当时我带着遗憾写下了两首诗:
寒山寺怀古
昔年渔火映江枫,
水月悠悠无限情。
红叶青桥依旧在,
不闻古寺夜钟声。
游寒山寺不值
来寻旧地乘微雨,
寒寺不开一怅然。
却喜丹青随笔意,
万千秋色入毫端。
当年隔着寺墙,只能想象着寺内殿堂的高雅清幽,古寺钟声的悠扬孤寂。这次重游寒山寺,终于补上多年前的“怅然”,我终于迈进了寒山寺,来到听钟石前,真切地听到了楼上的钟声,当然,这钟已经不是唐代的那座,而敲钟者也不再是寺里的和尚,而是交了“敲钟费”的游客。
不过,真正进去一瞧,好像意境还赶不上当年我没进去那感觉。没进去时,全靠想象,充满诗意,好像还是当年那荒凉寂静的“姑苏城外”,船儿载着诗人,沿着出城向西的小河,悄悄驶向神秘的寒山寺,忽然听到悠远的钟声,更衬出夜空的静宓凄凉。
而现在,阳光灿烂,人声鼎沸,这边交钱,那边敲钟,嘻嘻哈哈,全不是那感觉了。
图&文/闲云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