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厚博爱坚守传承(张若男)
在我姥爷家的墙壁上,挂着一个老式的玻璃相框,相框内是一张拍摄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的黑白照片。虽然姥爷家几经搬迁,但这个相框始终被挂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因为这张老照片承载了姥爷太多的情感和记忆……这是一张全家福,照片的中间位置端坐着一位慈祥的老人,年幼的妈妈依偎在老人的怀里,这位老人就是我妈妈的爷爷。身后站成一排的是正值青春年华的姥爷和他的兄弟姐妹,一家人衣着朴素、整洁,颇具年代感。
看着这张全家福,姥爷讲起了当年的故事。
姥爷的父亲出生于抗战时期,12岁就到一家面食作坊当学徒工,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忙碌之余,他还不忘识文断字,接受新思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革命的火种播撒到乌兰察布后山这块贫瘠的土地时,姥爷的父亲便投身革命事业,成为基层最早一批加入组织的共产党员,并担任村里的民兵队长,维护村里的治安。全国解放以后,他一直担任村干部,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当时的条件极为艰苦,为了指导乡亲们抓生产、搞建设,这位老干部每天都要翻越几个小山包,徒步往返于大队和群众家里,田间地头都是他劳碌的身影,随身携带的一小包炒面(炒面是指将面粉直接炒熟后与水搅拌食用的一种食物)和一壶水,就是“一日三餐”,乡亲们都戏称他为“炒面干部”。
包产到户那年的初秋,姥爷家地里的土豆被人偷挖了,村民们都为他们鸣不平。姥爷的父亲却说:“这个季节,土豆就可以挖着吃,说明地好、肥好,大家的辛苦没有白费,秋后肯定有好收成,这是一喜;这个季节,到地里偷挖土豆的人,一定是家里缺粮,青黄不接,地里的土豆接济了缺粮的人,这是二喜。双喜临门,不必追究。”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以他宽厚博爱的人格教育影响着一家人。
如今,照片中年轻的姥爷已近耄耋之年,同自己的父亲一样,将最美的青春岁月献给了乡村。
在艰难的岁月里,姥爷作为家中的长子,年仅13岁就承担起养家的重任。他一边劳作,一边学习,自学了初高中的所有课程。后来村里修建了学校,教师人手不足,乡亲们一致推选姥爷当教师。于是,年仅18岁的姥爷便走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民办教师。
当时,民办教师的待遇较低,仅能拿到少量的生活补贴费。20世纪80年代初,很多民办教师辞职下海,另谋生路。姥爷望着那一张张稚嫩又求知若渴的脸,硬是守着清贫撑了下来,帮助村里一批又一批的学子走出大山。姥爷从教四十多年,为乡村教育奉献了全部的青春和热血。
姥姥和姥爷勤劳俭朴、为人和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姥爷家竟然成了全村的免费“理发馆”,男女老少,络绎不绝。姥姥和姥爷也从不推辞,耐心地为他们理发,妈妈和小姨则是负责一遍又一遍地把满地的头发打扫干净。每逢春节前夕,姥爷家愈发热闹,姥爷要负责给全村上百户人家写春联,姥姥、妈妈和小姨则负责剪窗花,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姥姥和姥爷深知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的道理,为了供两个女儿读大学,平日里省吃俭用,辛勤劳作。同时,也以自强不息、宽厚博爱的家风教育、影响着她们。
我的妈妈常说,她之所以报考师范院校,就是深受姥爷的影响。师范毕业后,妈妈放弃了在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任教。那时候的乡村学校条件还十分简陋,仅有几排低矮的青砖瓦房,一块空地平整一下便是操场。由于学校离家远,为了给学生上早课,寒冷的冬天,她摸黑就起床了,骑着自行车,车筐里打着手电筒,路上坑坑洼洼,一个冬天下来不知要摔多少跤。虽然那时的我还小,但清晰地记得妈妈班上有几个住校的孩子,衣服很破旧,冬天小手冻得跟胡萝卜似的。于是,妈妈把一些衣物送给他们。每逢周末,妈妈会带上这些孩子到家里吃饭,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如今,妈妈和她的这些学生十多年没有见面了。一位叫佳欣的姐姐已经成为东北石油大学的教师,她在发给妈妈的信息中说:“老师,好久不见了,从小学到大学,遇到了很多好老师,但依然觉得您是对我最好、最让我尊敬的老师!我时常感念您的教诲,没有您的支持和鼓励,或许就没有我的今天……”
读着一条条信息,妈妈的双眼已模糊……
时光飞逝,现在妈妈依然坚守在教学一线,依然坚守着那份初心,任劳任怨,勤勉工作,成为了我们当地的知名教师。书房摆满的荣誉证书,既是妈妈二十余载辛勤育人的见证,也是我成长道路上源源不竭的动力。
如今,我已经长大,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一路走来,我懂得要自强不息、拼搏奋进,懂得以宽厚、博爱善待他人,懂得爱家、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懂得要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
家是国的缩影,家风正,国运昌。树立家国情怀,以“好家风”涵养“好国风”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当传承好家风成为社会共识,定能化成坚如磐石的中国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将爱国之情化为爱国之行,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宽厚、博爱、坚守、传承,我会带着家风,一路前行。
(作者: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2018级文史哲基地汉语言文学专业 张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