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价格日益高企,都是玉商哄抬的?大错特错,老玉商其实最希望玉石降价...

商人梦中所想,一定是“日进斗金”,销售不止。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而言,下意识以为玉商都希望玉石价格卖的越高越好,真相果然如此吗?今天和玉大叔就来聊聊这个有趣的话题。

和田玉的价格贵,这是目前社会的共识。有些玉友认为和田玉本来就应该价格高,来彰显其尊贵的身份。可惜市场中鱼龙混杂,以假乱真,冒充新疆料的“西贝货”占大多数,这些冒充货品成本较为低廉,按新疆料的价格出售显然是不太合理的。其实在大叔看来,和田玉目前的价格体系的确是比较畸形,该高的高不起来,不该高的却大行其道,主要提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一、原料倒挂

和田玉近五年一直存在非常严重的“价格倒挂”现象,成品做好后销售不一定很迅速,原料的价格却在稳定的上涨,甚至这个上涨幅度已经超过了市场涨价的幅度。于是市场上就出现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玉商在卖成品的过程中,差不多的货品报价一次比一次报的高,另一方面却不停的在诉苦:“根本不赚钱”。

这种“越卖越亏”怪象根源就出在原料端,不管是新疆还是在河南这样的和田玉大本营,有许多玉商都不太愿意出新货,因为每次进货都要面临痛苦的议价过程,玉友们有所不知,如今的原料市场已经彻底沦为“卖方市场”——原料的价格控制权可没有什么标准参考,都在矿口老板一念之间,下游的玉商、玉雕师等等都只能被动的接受无法反抗,也就是说市场的实际价格,有相当比率取决于上游放货的价格。矿场的老板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不会一次性放很多的料来,慢慢导致严重的“通缩现象”,市场上货源流通不畅,走量货品不好找,好货价格特别高,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仿冒业务。

二、卖的越便宜还越赚钱

与大家想象中不同的是,很多老牌玉商如今更倾向于去销售价格便宜的玉件,而不是再坚持“精品路线”,首先基于上述“价格倒挂”的现象,其次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互联网销售的昌盛,让低价通货成了维持现金流周转的“利器”。

玉石市场上的货品按类型可以通俗地分为三大类:首先是价格便宜的通货,可以用机雕等工业方式批量制作,大多造型一般,细节不太明显,不过形状不会出错,题材也可以随便控制,只要将成本控制在百元,在市场上销量还是很好的。其次就是那些精品的雕琢件,主要是籽料,大多还需要支付昂贵的雕工制作,都是硬性的成本支出,假如无法快速周转,就成了压在玉商手里的“千斤稻草”(是不是有点像恒大目前的囧境)至于具体哪一根能压垮,就不得而知了。最后一种商品是素活,即没有雕琢的珠串(散珠)、手镯、无事牌等等,目前做这类垂直领域的玉商也越来越多,周转率比较高,同行零售都能接受,有比较大的溢价空间,也成为不少玉商的新选择。

综合来看,其实玉商并不是希望玉石价格很贵,反而希望玉石的价格能便宜,采用“薄利多销”的万年商业金律来销售,如此同行在市场中竞争也比较透明。建立独特的渠道和创意优秀的商品、满意的服务等来做出差异化,而不是现在这样拿着真家伙却不和假货“强行PK”的困境,大叔希望玉友们也都能理解这一点,理性结缘玉石。

喜欢大叔的文章,请帮大叔点一下“在看”和“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