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玉叶——明代江西藩王金玉器精品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将皇子皇孙分封各地,此后相沿成规。其中,分封在江西境内的藩王有三大系:南昌地区的宁王系、鄱阳地区的淮王系以及建昌地区的益王系。
建国以来,江西陆续发掘了数十座藩王及其家族成员的墓葬,出土文物数千件。其中宁王、益王两系藩王墓葬出土文物最为精美,不仅品类多样,工艺精湛,而且时间清楚,物主明确。尤以金玉器最富特色,其造型、纹样及技法都达到了明代金玉工艺的巅峰水准。这些精雕细琢、雍容华美的随葬文物,不仅是明代藩王锦衣玉食生活的真实缩影,为我们提供了当年王府奢华场景的想象空间,同时也是明代工艺美术研究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观赏与研究价值。
宁献王朱权墓前石华表
宁献王朱权墓室
益端王朱祐槟墓地遗存的石碑
益端王朱祐槟及万妃圹志篆盖
此次展览分为“珠玉琳琅”、“鎏金华美”、“金玉交辉”大三部分,共展出玉器、金器以及金玉合器类文物计125件(套),绝大多数出自江西地区明代藩王及其家族成员墓葬。这些精雕细琢、雍容华美的随葬文物不仅工艺精湛,造型、纹样及技法都达到了明代金玉工艺的巅峰水准。而且时间清楚,物主明确,是明代藩王锦衣玉食生活的真实缩影,为我们提供了当年王府奢华场景的想象空间,具有很高的观赏与研究价值。
江西省博物馆藏
谷纹青玉圭
长14.9宽5.1厚0.8重165克
益宣王夫妇墓继妃孙氏棺内出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剔地高浮雕瑞兽纹玉带板
铊尾:长9.8宽5.3;桃形:长5.3宽5.2;大长方形:长7宽5.3;小长方形:长5.3宽1.7;厚均为0.7重785克
江西省南昌市烈士陵园明墓出土
你知道古人是如何佩戴玉带的吗?
关于玉带的小知识在最后哦~
江西省博物馆藏
镀金镶宝玉菊花形银扣
通宽7.5高3.2cm重149克
益庄王夫妇墓出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捶揲凤头金簪
1对2支;凤长6.3厘米、凤高4厘米、簪脚长16.2厘米、 重54克
益庄王夫妇墓出土
江西省博物馆藏
累丝金凤簪
通高22.5厘米,凤长8.5厘米、高8厘米、 厚1.4 厘米,重151克
益端王夫妇墓彭妃棺内出土
江西省博物馆藏(复制品)
楼阁金簪
通高通高8.5厘米、通长15厘米,楼高5.5厘米、底面长9厘米、底宽4.8厘米,替脚长12.5厘米,重81克
益端王夫妇墓彭妃棺内出土
江西省博物馆藏(复制品)
镶宝石金冠
通高5.5厘米,冠长径7.6厘米、短径6.7厘米,暂1.2厘米,重136克
益庄王夫妇墓继妃万氏棺内出土
文博小科普——玉带
以腰带束衣,古来有之。玉带,通常是指用玉装饰的皮革制的腰带。
带板排列示意图
唐代时,玉带制度被规范化,使用以玉为主要装饰的革带成为皇帝大臣正式礼服的一部分。革带上饰玉的数量、颜色、材质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以此来体现佩戴者的身份官阶。唐代玉带制度被后世继承,经过宋元时期的发展,至明代,玉带成为重要的礼仪服饰,用玉的使用也更加严格。
明代佩玉带官员画像
明嘉靖至明代末年,玉带的使用十分普遍,甚至有逾制使用玉带的情况。这一时期考古出土的玉带数量多,雕琢精美,与之前相比,带有精美纹饰的玉带明显增多,迎来了玉带使用的鼎盛期。此外,玉带还被作为与国外交往的礼品或嘉奖大臣的赏赐之物,如《大明会典·给赐》记载:“(渤泥国)永乐六年,王来朝,给冠带、袭衣,王子袭封,还国,赐金镶玉带一条。”“永乐九年,……(满刺加国)王还国,赐金镶玉带一条。”
现代中国,人们仍然贵金重玉:金器宣示富贵;玉器昭示人的品德,代表人的精神,寓意人的信念,表达人的愿望。
谷纹青玉圭
描金牡丹纹青玉带板
镂雕喜字纹白玉带板
银钩玉佩
七梁琥珀发冠
鸳鸯戏莲纹白玉扣
镂雕螭龙花卉纹白玉香筒
透雕莲荷鸳鸯白玉纽
青玉猪
镶宝石王母驾鸾金挑心
古玉虫
致力于古玉收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