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开时,画里的古人邀你去嗨!
冬日,总觉一片萧索,提不起兴致。
还好,梅花开了,天地间充盈着一股清气,令人身心都轻盈了不少。
身处杭州的人可有福了,孤山、西溪、灵峰、超山,都是看梅的好去处。
可不是每座城市都有梅花,若如此,其实也无需懊恼,在中国古画里,我们也能云赏梅花。
纸上绘梅
中国画中,梅花是一个永恒的题材。
△元·王冕《墨梅图》
历代画梅之人,王冕十分著名,曾种梅千枝,筑茅庐三间,自号“梅花屋主”。他的《墨梅图》,清气扑面而来。那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至今还是绝唱。
△明·金俊明《暗香疏影图》局部
金俊明的《暗香疏影图》,简洁洒落,颇有梅花清韵。身处鼎革之际,绘此图,除了爱梅,多多少少也有洁身自好崖岸自高之意。
远行赏梅
古人除了室中画梅,还喜欢远行赏梅。
△宋·马远《梅溪放艇图》
马远的《梅溪放艇图》中,梅花开的正好。船首的高士张目回望,空间自然延伸到画外,而云山也在缥缈之间,引人无限遐想。
△明·赵子俊《停舟访梅图》
赵子俊《停舟访梅图》中,高士当为远行之人,见梅开正盛,长坐梅树之下,神情专注。舟泊岸边,是停泊,也寓意归处。毕竟人生如逆旅, 都要寻归途。
踏雪寻梅
宋人孙光宪《北梦琐言》中记载:有人问郑棨(一说孟浩然)最近可有新诗,对曰“'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一时传为美谈。
后世中国画,常以此为题,绘《踏雪寻梅图》。
△明·戴进《踏雪寻梅图》
戴进的《踏雪寻梅图》,构图师法郭熙,大雪苍茫,层峦耸峙,高士却不疾不徐地走着,只为去看一树梅花。如此心境,真乃雅士!
△清·黄慎《踏雪寻梅图》
黄慎《踏雪寻梅图》中,一高士整骑着蹇驴过桥,细看手中还拿着一张古琴,而天地已被大雪覆盖,缥缈朦胧,如在世外。
横琴听梅
△明·杜堇《梅下横琴图》
杜堇《梅下横琴图》有马远、夏圭的遗意。画中的梅树苍古奇绝,一老者倚在老梅的枝干上,一边弹琴,一边赏梅,梅花之清气,琴韵之清响扑面而来,花与琴因彼此的存在而更“清”。此一刹那,仿佛永恒。
花瓶供梅
古人除了寻梅外,还喜欢摆梅花清供,画“梅花清供图”。
△明·陈洪绶《吟梅图轴》
陈老莲号称明几百年无此笔墨,他的《吟梅图轴》,也着实高古。画中的桌椅为奇石,香器为铜具,再加上上古衣冠,有出尘之感。此时的他已经剃发为僧,在明清鼎革之际,再也无意功名利禄,只想寄情山水。
书斋玩梅
书斋玩梅,也是古人一大乐趣。
△清·钱杜《梅月知心室》局部
钱杜《梅月知心室》中,屋子四周被梅花环绕,引梅为知己,可谓痴人。
△宋·马远《梅花书屋图》
马远的《梅花书屋图》中,阁在临水之处,周围有苍松、古梅,此非人间之景,而是梦中之景。身处此间,心有天游。
对月吟梅
有梅,不可无月。
△宋·马远《林和靖图》
宋人杜耒曾言“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梅和月可称知己。而与梅、月同为知己的,是林和靖。他一生归隐不仕,梅妻鹤子,还留下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千古名句。可谓千古第一流人物。
马远的《林和靖图》中,绘的即是林和靖坐在梅树下赏月的情境,暗香疏影之间,月色朦朦胧胧,如此美景,令人沉醉。
如此梅花,怎能不爱?而当我们欣赏这些梅花画作之时,画里的古人仿佛穿越了千年时空,直接坐在面前跟我们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