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谈 | 《不妨低处是前程》——陈永锵

《只钓青山不钓鱼》 陈永锵

——广东花鸟画创作的一种路向的思考和漫议

对于水来说,往低流乃至无孔不入的渗透,决不是代表消极,而是进取。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的陈树人,在其咏瀑布的诗中说:“不妨低处是前程”便以水的低流特性隐喻自己弃官从艺的志趣。

广东人,向被世人认为是“敢为天下先”者。事实上,在中国的历史,尤其是在中国的近代史、当代史中,总少不了出类拔萃的广东人。然而,这里的“先”与上述的“低流”并不相悖。先向低处流,也未失其为先。更何况,水之向低流,倒绝非凭空唱高调,而是贴近现实,贴紧真理的一种顺应自然规律的务实精神与行为。

《放下便是》 陈永锵

中国的花鸟画,发端于中国先民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并由此而生的情感,以及表现这种情感的需要。花鸟画独立成形于晋而成熟于宋,宋院的工笔花鸟画,可以说是一个中国绘画史上的高峰。臻迹问道,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有成就的花鸟画家,无一不是热爱大自然,欣赏自然美的人。及至明清,文人画的出现和发展,使花鸟画逐步淡出描写对象的自然美,而将绘画中的笔墨美加以强化,进而推崇画家的个性美。这当然是中国绘画的一种进步,然而,这只是进步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或全部的进步。

况且,强化笔墨本身的独立审美功能,虽然是艺术性的高度体现,然而“高处不胜寒”。在巍巍高处,不是任何人都能企及和呆下去的。艺术上的孤高,只有非凡的大师们才能受用。不过,艺术,从来都不是大师们的专利,艺术,也不是竟争孤高的游戏。艺术,始终都属于大众,体现人的价值和大多数人的审美取向。

艺术对于人类的最大功能,我以为不是造就些大师供人崇拜,而是让人类在与艺术的亲近中,使心灵在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困惑中得到自由、亢奋和慰藉。

绘画创作过程的一大特点,就是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独立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与“团队精神”无直接关联。一个画家的使命,就是将每一幅画倾心画好。

《酒醒何处》 陈永锵

我是画花鸟画的一个地道的广州人。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根本丝毫没有想到要在创作中表现“广州人精神”和“广东特点”“岭南特色”。然而,广州人务实和豁达随和的共性与特性,却必然自然而然地作用于我的价值观、艺术观以至影响到我的表述方法。也许,这是我的“悲哀”,但我却丝毫未感到这是悲哀,倒是乐意从容如此“不妨低处是前程”的走自己的路。我想,这还会是真诚走向民众的艺术之路。

广东,四季如春,美丽富饶,使我由衷热爱和自豪。这里有我舍弃不掉的人情,有我看不完画不够的自然美。而且,这一切都比我的“梦想”充实、丰富而亲切!为了身心的健康,真情的发抒,我无须为了刻意印证各种理论而削足就履地画画。广东人的“敢为天下先”也不是为了跻身人前的为先而先,而是出于一种直面现实的生存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因而,我想:广东的花鸟画创作是不是可以有这样的一个路向——在我们自己身边富饶的大自然资源中,澄怀静观,从而在“天人合一”的和谐中,获得博大的人生感悟和深刻的艺术的启迪,进而真实地、本质地表现心中丰厚的美感。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乎合中国人的普遍审美理想。这样,既非“自然主义”的,也非泥古而不化的,更不是为这思潮那思潮所左右的,而是贴近直指心灵的东方艺术思想的精髓,创作中依然有着艺术家自己鲜明的个性美。

《世间难了事了在五弦中》 陈永锵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我不守旧,但从不敢轻言“创新”。“道法自然”,我愿意效水——“不妨低处是前程”。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多元共处的开放时代,“条条大道通罗马”。更何况,绘画事实上是很“个人”的事,我无意,也无能“登高而呼”“指点江山”。以上,仅仅是我个人对广东花鸟画创作的多种路向的其中一种的思考和漫议。此番道来,也只是旨在与同好交流而已。

2003年5月8日于放怀楼

其他人还看

081:在春天里,跟陈永锵学画《梅花》吧!

089:大家风范·陈永锵中国画大展的五个城市与五场回忆

137:陈永锵:谈岭南画派

回复完整数字获取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