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谈丨“我的花鸟创作观点”(一)——陈永锵

《荔熟蝉鸣》 陈永锵

1
继承与创新

生命的繁衍、事物的更替,沧海桑田,都是大自然的规律。父母的遗传,无法拒绝也不可抛弃,但我不是父母,我也不能终身依赖父母,只好在自己求生的挣扎中拯救和成就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继承”和“创新”便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关键的是“用心做人”。作为一个画家、艺术的实践者,用不卑不亢的平常心态,直面过去、现在、将来,比之于刻意继承或刻意创新,我想会更好一些,因为这比较坦荡真诚,从容舒畅。

《美人蕉》 陈永锵

 2 
 花鸟画艺术的性质

花鸟画是中国人与大自然的一种情结,是中国人与大自然众生的一种生命相呼应的充满浪漫色彩的产物。并以“意象”的艺术形象作为表现的形式。因而,如果你选择了花鸟画艺术,便必得与“花鸟”们建立一种相应的情感关系。

《花深藏鸟声》 陈永锵

 3
  对“花鸟”的观照  

远古先民对自然的观照和表现是非常质朴单纯和直观的,近似儿童对自然的直觉。因为,他们在描绘表现时只能因应简陋的工具和浅薄直观的艺术信息,而且当时确实没有任何供其参照的范本,这样自然而然地使他们“只好”纯朴。

《宿雨初晴》 陈永锵

而后来,无论民间的、士大夫的或宫廷画院的绘画者,都不同程度地把握了来自历史文化积累的社会资讯,在诸多参照范例中逐渐游离开了“纯粹”,有了对着“粉本”的样,而不是对着事物的样画的“依样画葫芦”。在民间绘画中,固然产生了自己世代相传的手法和程式;即使标榜个性张扬的士大夫文人画中,也同样出现了陈陈相因的现象。

《有喜》 陈永锵

在中国花鸟画史上,没有发现真正意义的“自然主义”,即使栩栩如生、工致严谨的院体画,也远非“自然主义”。这是中国人的观念所使然。

我主张对大自然的观照,应该是直接的“澄怀观道”。

我不是也不可能是古人,我也无法隔绝人类文明对我的影响,我除欣赏大自然外,更欣赏人们在艺术中再创造的画中自然,因为,它多了“人的意味。”。

《康乃馨与勿忘我》 陈永锵

恩格斯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种人的共性,并不影响人的个别性,相反,对共性的尊重更有益于“我”的个性的凸显。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总和”,但每个人的“总和”都不相同,每个人的“总和”的大小,取决于个人经历、阅历的丰富与否,以及对现实人生理解的深浅阔狭。

2003.11.27在中国画研究院的讲座提纲

陈永锵

图文 | 陈永锵

编辑 | 渔公子


其他人还看

136:锵谈丨我敢如此妄为

195:《村野繁荫》--陈永锵

330:《蝉鸣荔熟时》——陈永锵

回复完整数字获取文章

(0)

相关推荐

  • 贾广健:大景花鸟画的继承者,用作品打动人心

    唐代以来,花鸟画逐渐成为一个单独的画派,历史上也出现很多接触的花鸟画作品,比如"折枝"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古代人善于把花鸟从大自然中抽离出来,让人们更好的聚焦与它本身.但是还有一种 ...

  • 用心灵和画笔关注自然生态——樊萍《冰清玉洁 富贵多姿》工笔花鸟四条屏浅评

    在中国花鸟画史上,除"折枝"形式以外,还有表现自然一隅形式的花鸟画,如黄居采的<山鹧荆雀图轴>等,通过自然生态的精微描写展示花鸟的蓬勃生意,寄寓人文情怀.当代著名工笔花 ...

  • 锵谈丨《礼村逸志》——陈永锵

    人,如果能心平气和地从容品味人生,那末,许多的快乐,便不期而至的使你惊喜使你难忘,正如雕塑大师罗丹所说,生活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我在礼村的日子,便是如此. 陈永锵夫妇合照 番禺大石礼村,我是在 ...

  • 锵谈丨教我造春天的父亲 ——陈永锵

    <种瓜的瓜 种豆得豆>陈永锵 那是个不堪回首,却又弥足咀嚼的年代.1968年,胞弟随校分配到异乡"炼红心"当知青.我放弃了自己热爱着的电工工作,和俩个被迫辍学的小妹,跟 ...

  • 锵谈丨《归来还是看家山》——陈永锵

    <龙眼树>陈永锵 自从1988年我被戏剧性地推上画院院长角色以来,迄今,我已在"行政"这个舞台上,经历了十载的粉墨生涯.如果说,人生的有效时间为20岁到70岁的话,那么 ...

  • 锵谈|“我的花鸟创作观点”(二)——陈永锵

    <扶桑> 陈永锵  4   回归心灵,走向自己的天性  一个大艺术家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天才的灵性在不断开发其蕴藏的天赋.回归自己心灵.走向自己天性的过程.简言之就是" ...

  • 锵谈 |《素心澄怀细敲诗》——陈永锵

    <苏铁> 陈永锵 面对恩师陈金章先生的画作时,都必然有种敬畏之感在我心头上油然而生.我想这便是崇敬!这不仅因为那份深厚的师生之情所使然,更因为先生始终如一的对艺术的虔诚在画中的凿凿镂刻! ...

  • 锵谈 | 《不妨低处是前程》——陈永锵

    <只钓青山不钓鱼> 陈永锵 --广东花鸟画创作的一种路向的思考和漫议 对于水来说,往低流乃至无孔不入的渗透,决不是代表消极,而是进取.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的陈树人,在其咏瀑布的诗中说:&qu ...

  • 锵谈 | 《您忙吧,拍卖》——陈永锵

    开放改革以来,中华大地,尤其是"前沿"的广州,艺术品拍卖的槌声,此起彼落,不绝于耳,也因此而诞生了许多当代画家的"天价神话".有人对此说好也矣--证明我们的艺术 ...

  • 讲堂丨如何塑造线条的之感——陈永锵作品解析

    <花园漫步>是陈永锵2006年访问澳洲回来创作的一幅作品,表现了澳洲人很平静.和谐.休闲的日常生活.画面处理也很轻松平和,一对年轻夫妇.一婴孩和一条狗,没有太多的故事情节,但画家通过对画面 ...

  • 锵谈丨率性为之道法自然——花鸟国画创作谈

    <鱼乐图>陈永锵 人,都向往自由,而在世俗中,相对于政治.经济.科学.教育等领域,艺术创作领域是最能满足个人自由意志的.而在艺术领域中,相对于文学.音乐.舞蹈以及雕塑,绘画由于其创作过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