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中的书法,是否应宽容看待?

🔥书艺咀华●咀嚼书法艺术之英华

(注:书法微信交流群“书艺咀华[4]群”已建,欢迎扫文末二维码加入)

. 1 .

书法,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特别是当下,更进一步被泛化了。

贴在门框上的春联,算书法吗?我们通常认为那也是书法。但是,春联显然更强调实用性:因为要过年,按照风俗,得贴春联,贴给人和神看的。但春联又完全可以作为一件极具艺术审美的书法作品呈现。

还有信札,似乎也更强调实用性,用于日常亲友间的交际往来。然而,我们现存的“帖学”的主要经典作品,如《丧乱帖》《姨母帖》《中秋帖》等等,大都是古人信札。

由此可见,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很多时候真是依存相生的,很难严格区分

. 2 .

书法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共生,简直是天然的,因为文字在创造之初,就一直有艺术审美的基因在里面。这一点,在 沈从文谈写字:美术字给人视觉上的痛苦 一文中, 我们讲得很详细了,有兴趣的书友可以阅读了解。文字的产生当然是为了实用,包括记事、交流等,但人们总希望在满足实用的基础上,还能表现得美妙一些,让人看了赏心悦目。爱美之心,自古皆然。这也就把文字的书写导向了艺术性。

汉字的艺术性,是超越实用性而产生的。后来,在大量有知识、有见识、有情趣的人们的共同努力下,极具艺术性的汉字书写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门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书法”。

. 3 .

“书法”概念的泛化,是一件必然的事,却由此引发了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表现在对日常书法批评的严苛和片面上。如果是为了参展,那么你完全可以按个人的兴致来,想怎么写怎么写。但如果是为了日常实用,则不能过于“任性”了。

比如,我们看到一副春联,字写得四平八稳,就批评其“媚俗”,深恶痛绝。但春联作为一种讲求实用的日常性书法作品形式,面向的是大众,就是贴出来展示给众人看的,甚至是给冥冥中的神看的。倘若一味追求小众的艺术性,甚至狂草、籀文书之,能为大众所接受吗?即使神看来,或许也认为是“鬼画符”吧。

备受诟病的“山东情妇馆”

包括店铺的牌匾,似乎也首先要考虑实用性。但有些牌匾就偏不,写的字艰涩难认,怕也无助于生意兴隆吧。还有宣传用的横幅、路边的指示牌、景区的标语,等等,都当以实用为先、好认好看,其次是追求艺术的个性装饰,否则就会顾此失彼、适得其反。

从这个层面考虑,我们是不是对日常中的书法太严苛、太片面了?干什么用,就写什么样的字,应当考虑使用场景,这也是专业的体现。

书艺咀华[4]群二维码

限额60人,先加先进,红包等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