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名言三百句》连载“阴阳五行”之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内经》在这里强调指出,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即春夏秋冬的阴阳变化,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懂得顺应自然界这种阴阳四时变化,才真正可以说懂得了养生之道。因为,凡是顺应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变化规律,生命活动就能保持正常,身体就健康,即使有了病,也有办法治好;违背这一规律,生命活动就会产生紊乱,就会患病,甚至死亡。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心气内虚之意);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指肺热叶焦而胸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肾气不藏而消泄。)。”故马莳注曰:“顺阴阳则此身之气治,治则必能有生也;逆阴阳,则此身之气乱,乱则必至于死也。”
根据四时阴阳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养生保健方法或治疗手段,是《内经》理论的特色之一。如在养生方面,《内经》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原则;在治疗疾病时强调“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的原则。后世医家完全继承了《内经》的这一思想,提出了许多顺应四时的养生和治病的方法和原则。如明代李豫亨《推篷寤语·原养生之教》从养生方面说:“善摄生者,吾之天地阴阳无愆,则荣卫周密,而六淫无自入矣。”明代周履靖《夷门广牍·益龄单》从治疗方面说:“春宣脏腑,夏补丹田,秋温脾胃,冬凉上膈。”都体现了《内经》“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的思想。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