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名言三百句》连载“阴阳五行”之五

【主持人说】
今天又到了“入门·经典·临床”栏目。陈修园说:入门正则始终皆正,可见中医不可入错门。千百年来,中医的发展模式均离不开“读经典、做临床”的范式。欲想通往中医殿堂之门,欢迎来到“入门·经典·临床”栏目,精诚大医漫漫长路,有我们陪您一路同行。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内经名言三百句》连载之二“阴阳五行”。
  本节目推送内容将所选三百余条名言,分为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脏腑理论、气血精神、针灸经络、诊断技术、病因病机、治疗思想、养生保健、以人为本、运气学说十一个部分,其内容涉及《内经》的几乎所有方面,读者可在尽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内经》的理论精华。
2
内经名言:
阴阳五行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论述】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内经》在这里强调指出,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即春夏秋冬的阴阳变化,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懂得顺应自然界这种阴阳四时变化,才真正可以说懂得了养生之道。因为,凡是顺应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变化规律,生命活动就能保持正常,身体就健康,即使有了病,也有办法治好;违背这一规律,生命活动就会产生紊乱,就会患病,甚至死亡。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心气内虚之意);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指肺热叶焦而胸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肾气不藏而消泄。)。”故马莳注曰:“顺阴阳则此身之气治,治则必能有生也;逆阴阳,则此身之气乱,乱则必至于死也。”

  

根据四时阴阳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养生保健方法或治疗手段,是《内经》理论的特色之一。如在养生方面,《内经》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原则;在治疗疾病时强调“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的原则。后世医家完全继承了《内经》的这一思想,提出了许多顺应四时的养生和治病的方法和原则。如明代李豫亨《推篷寤语·原养生之教》从养生方面说:“善摄生者,吾之天地阴阳无愆,则荣卫周密,而六淫无自入矣。”明代周履靖《夷门广牍·益龄单》从治疗方面说:“春宣脏腑,夏补丹田,秋温脾胃,冬凉上膈。”都体现了《内经》“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的思想。

(本文选自张恪 编著《内经名言三百句》学苑出版社出版.  2005.8)
医道传承丛书
醫道傳承系列叢書
(繁體豎排誦讀本)
醫道傳承的正統經典,明醫成就的醫學教程。次第引導學生趣入傳統正宗中醫堂奧
第一輯:醫道門徑
《醫學三字經》  〔清〕陳修園著
《藥性賦·藥性歌括》〔金元〕張元素,李東垣著,〔明〕龔廷賢著
《瀕湖脈學》〔明〕李時珍著;
《長沙方歌括》〔清〕陳修園著;
《金匱方歌括》〔清〕陳修園著;
《時方歌括》〔清〕陳修園著;
《醫方集解》 〔清〕汪昂編著;
第二輯:醫道準繩
《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唐〕王冰次注〔北宋〕林億等校正 孫兆重改誤
《黃帝內經靈樞》〔北宋〕史崧    音釋
《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西晉〕皇甫謐 撰集〔北宋〕林億等校正;
《難經·新難經集注》〔明〕內府 刊印〔北宋〕王惟一   集注 ;
《神農本草經》〔齊梁〕陶弘景編  尚志鈞輯校;
《傷寒論》〔後漢〕張仲景述〔魏晉〕王叔和撰次〔北宋〕林億等校正;
《金匮要略》〔後漢〕張仲景述〔魏晉〕王叔和集〔北宋〕林億等詮次;
《脈 經》〔魏晉〕王叔和撰集 〔北宋〕林億等類次 ;
第三輯:醫道圓機
《溫熱論·濕熱論》
〔清〕葉天士〔清〕 薛雪 著
《溫熱經緯》〔清〕王士雄 著 ;
《溫病條辨》〔清〕吳鞠通著〔清〕汪瑟庵參訂;
第四輯:醫道溯源
《宋刊周易本義》〔南宋〕朱熹 撰;
《道德經》〔東周〕老聃  撰 〔西漢〕河上公注;
《五行大義》〔隋〕蕭 吉  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