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几本繁体书,都不好意思说学中医|中医应不应该学习繁体字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学苑出版社出版了繁体《温病条辨》,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文字是记录信息的图像符号,是文化最基础的载体之一,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仅存的象形文字,汉字的字形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两千多年来,中医的传承代不乏人,就是依靠中国的文字的一脉相传。古来中医学家们都有很好的文字功底,是儒、医不分的。

甲骨文

然而,中国近百年来的社会变革激烈,严重影响了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严重干扰了中医学的教学规律。如何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展中医,确是一个非常复杂、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基本元素,繁体字的教育和学习应该受到重视。

繁、简字

简化字有利也有弊

简化字推行至今,已有六十多年,在取得快速扫盲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汉字字形上本有表意的作用,繁体字有利于心灵的锤炼、智慧的开启、思维的联想,但简化之后该作用大大被削弱。繁体字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瑰宝,如同一条联系古今的纽带,既便于显示学习,也便于历史研究。

原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哲学家任继愈先生曾说,汉字问题,不只是文字学的课题,而是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全局性的问题。20世纪末,著名学者吴小如曾向国家教委和语委有关专家提出,如果可以不认识繁体字,则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任何一种报纸杂志和图书典籍将有无法查阅使用的可能,这对今后是很不利的。

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重灾区就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领域。

《温病条辨》桑菊饮

繁体字更有利于中医学传承

在诸多学科中,没有哪个学科比中医学更加强调继承。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文献有上亿册,其中中医古籍汗牛充栋,仅2007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就收录了1949年以前出版的中医图书达13455种,尚不包括民间的手抄本、中医诊籍等,且经挖掘古代文献还在不断增多。

经国家整理发掘,使得一部分重要典籍按照现行简体字重新校勘出版,虽然这对于推动中医学术的普及和继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医古籍经简体处理后,不能准确表达含义。如五脏的“脏”,繁体应为“臟”或“藏”(有藏精气的含义,四声),与繁体的“髒”(肮脏之意,一声)简化之后字形相同,很容易造成歧义;再如头发的“髮”和发展的“發”,二者简体字都是“发”,在简体版本《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有“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这段话中有两个“发”,字同意不同,前者是说机的微妙,连一根头发丝的误差都是不允许的,后者是说没有掌握针刺的要领,即便下针也是无法激发经气针感,发出疗效的。这些差别在繁体版本中一目了然,在简体本中则十分难解了。另外,简化校勘的古籍相较于整个中医文献总量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

目前,出于对历代古医籍进行保护的目的,更多的中医古籍以影印方式出版,或电子资源保存。这些珍贵的中医文化遗产是当代中医药学继承和创新的源泉,蕴藏着精深而无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只有凭借深厚的古文功底才能充分地去学习、领悟。

繁体字学习要潜移默化

目前,在我国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中,针对繁体字教学的专门课程只有《医古文》一门,虽对学生繁体字的识字能力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很多学生在《医古文》考试结业后,便不再继续学习。并且,医古文教师多半缺乏中医学术背景,授课中多是限于文字上的解释,难以与中医学结合起来。

建议在学生入校伊始,便一以贯之地营造出与中医产生、发展同样的语言环境来,在中医学的主干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课程中,由教师首先全面使用繁体字授课,把繁体字从教学目的转变为教学手段,并不对学生提出过高要求,只达到“识繁写简”即可。这样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去化育,潜移默化,必然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选自“丁香园论坛”,作者liyidd)

小编有话说:

中医发展离不开继承,中华五千年,医学的文字从甲骨文、金文直到大篆、小篆,隶书、碑体等等,其中繁体字是最常见的中医古籍文字。学好中医,读古籍是一条捷径,不读几本繁体书,传统中医的理解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为了便于大家学习,学苑出版社近期出版了《国医九经》系列,欢迎大家垂询。

繁体竖排,宣纸横版,

名家点校,原汁原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