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文/ 毕海燕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卫风.河广》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朱光潜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关于语言积累的基本理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语言材料的积累,语言运用规律的积累,语言典范的积累。要全面地做到这几点看似千头万绪,难以拿捏。实际上千丝万缕一根针,“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只要做好诗歌的积累和梳理,一切知识和能力都会随之而来,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一个诗教最为发达的文明礼仪之邦,从“不学诗,无以言”的孔子时代,到唐朝设科举取士,自庙堂到市井,到处是诗,到处是诗人。章回小说无诗不足以成体,散文随笔无诗不足以传神,喜幛、挽联、墓志铭以至奏折文书,无不是诗体和诗句,日常用语、俗谚格言······诗深入民间,化入生活,雅俗共赏。“经夫妇,美教化,厚人伦”。诗歌灌溉了伟大的民族和辉煌的历史。热爱诗歌,阅读诗歌,使千百代炎黄子孙一直沐浴在中华文明的温馨里。
一、诗歌提升人格魅力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巍巍华夏,悠悠五千年文明如汪洋大海般深不可测。大浪淘沙,经过岁月洗礼之后,余下的皆是熠熠生辉的珠玉。其中有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杜子美,有清新飘逸、率性不羁的李太白,有豪放洒脱、超凡脱俗的苏东坡……他们用深邃的思想、高尚的节操、生花的妙笔,在中华民族的精神领域添上一笔又一笔的精彩华章,高山流水、大漠云天、花开花落、月盈月缺……在他们的笔下别有一种风情。
尤为可贵的是,许多在诗歌上有造就的前人,不但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传世佳作,也为后人留下了高尚的人格榜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不肯“折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忠肝义胆、“精忠报国”的岳鹏举,“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他们坚挺着铮铮铁骨,高扬着不屈的头颅,在天地之间大笔写下顶天立地的“人”字。让后世之人为之仰慕,为之顶礼膜拜。
二、诗歌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是人类文明的高层级,审美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具有感觉和鉴赏美的能力。中学生的求美心理进入活跃旺盛状态,我们应顺应这一心理优势,使他们养成一种高层级的审美品格,引导他们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把他们培养成热爱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主体。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朱光潜
诗歌的美是文学美的一种极致。或写人记事,绘声绘色,或写景状物,栩栩如生,往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如“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如“绿杨阴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心田的正是诗中的真、善、美,于潜移默化之中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写景诗即是一幅形神兼备的画,一幅能给人以美感的画,或美的清新自然,或美的哀怨婉伤,或美的雄浑豪放。总之,可以让读者在美的氛围之中陶冶性情,涤荡心灵。王维可谓个中翘楚,深得其中三味,常常寥寥几笔,境界即出,苏轼曾称其诗是“诗中有画”,如其历来为人称颂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借助明月、青松、山泉、岩石等自然景物,勾勒出一幅静谧闲适的画面,如春风化雨,一丝丝一缕缕的渗入骨髓,洗尽俗世的尘埃,让心灵浸润在一片平和之中,空灵宁静。
三、诗歌可以训练思维能力
诗的本质是创新,诗的灵魂是创新。秦砖汉瓦,唐风宋雨,古人们在诗词的浩瀚海洋中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同是送别,李太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子安则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同是惜别,李太白“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送旅,同悲万古尘。”曹孟德则是“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读诗使人聪慧,因此有人称诗歌是大脑的广播体操。诗歌的语言区别于一般的记叙描写性的语言,也区别于一般的议论说明性的语言,是跳跃的,是诗人独创的个性化的语言,她拒绝语法规范和常见的逻辑思维,除了简洁,用韵外,其表达往往是非直接性的,通过语符以诸如象征、比喻、双关、通感、反语、用典等迂回委婉的方式表达,由此而导致诗歌语言的含蓄、丰富、朦胧等复义性。阅读时要打破思维定式,展开联想与想象,真正做到“心骛八极,神游万仞”。
例如,鉴赏诗歌时常说“情景交融”或“物我同化”,但还要注意另一种现象,即情与景并不一致的,或情乐而景悲,或情悲而景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反衬。高适《别董大》,前两句为我们描绘了友人分别时的景物的凄凉荒寒:“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燕雪纷纷。在此景中,很可能触发悲凉之情,而然,诗人笔锋徒转,一反常调,“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为友人展示出光明热观的前途,宽慰友人上路。这种悲景写乐情的手法在塘边赛诗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大多是先描写边塞气候的恶劣,生活的艰苦,然后又写将士不畏艰险,杀敌报国的坚强信念和昂扬的斗志。除了在阅读时注意以外,这种反衬手法也可应用到写作实践中去,以增强表达效果,正如王夫之所言:“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强其哀乐。”
可见,进行诗教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并非背道而驰,而是相辅相成的。诗歌的积累与梳理,是所有积累与梳理的重点。
一 诵读
所谓诵读,包括朗诵,背诵两个方面,这是前人学习诗歌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也是读古诗文的基础方法。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说:“凡读书,必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几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曾几何时,琅琅书声仿佛已是几个世纪以前的事了。现在学生大多养成了默读的习惯这的确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广大信息的摄入量。但仅限于阅读一般性文章,对于诗歌,是非要朗读不可的。古诗文特别讲究音韵的和谐优美,只有仰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才能充分朗读,除了对音节规律做一些必要的指导之外,大可放手让他们去读,回复旧时私塾里的摇头晃脑也未尝不可,让琅琅书声重归校园。
诗歌除了要读之外,还要能背。一些优美的诗篇不防背下来,一来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含量,做到胸中有丘壑,二来可以陶冶情操,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因此,同学们在朗诵这方面很是下了一番功夫,甚至兴起了竞赛的势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仅能够声情并茂的朗读诗文,而且随便提出一个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诗人,都能想出他的一两句名句甚至是名篇,如提起苏轼,会想到他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想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想到“十年生死两茫茫,”“老夫聊发少年狂,”提到李清照,回想起她的“人比黄花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想起“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总之,现在朗诵名作名篇在同学当中已慰然成风。
二、抄读
古人读书讲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手到即使作读书笔记,即抄读。古人读书往往是自己抄的,这固然是由于过去书少,售价昂贵,好书不宜多得的缘故,可另一方面,抄录也确是一种读书的好方法,俗话说“抄一胜过十遍读,”苏轼读《汉书》就抄过三遍。清初的张溥,每读一书都要抄七遍,还把自己的书房称为“七录斋”。
从高一时就着手培养学生们抄读古典诗词的习惯,除了带领大家欣赏教材中的作品外,大量补充课外内容,进行专题专项学习。每天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欣赏一首诗词,一般是一个星期进行一位诗人的专题,看情况而定。这种近似强化训练的密集型训练方式,让同学们在短时间内对一个作家的作品风格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与阅读课上阅读的名人传记联系起来,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料,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下对每位作家或其作品的短评,这点学生受益匪浅。有的同学这样写道:
“王维,极善于描写自然景物,或以素描见长,或以刻画见工,前期描写一些游侠、边塞的诗,表现那个时代人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后期主要写隐居终南 川的闲情逸致的生活,体现出禅宗的“静虚无念”展现出“淡,空,寂”的境界,五怪乎世人称为‘诗佛’。……”
“一生经历五朝的苏轼,受佛道儒思想的影响很深,终其一生,充分表现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特点,为官时向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去官时,则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李煜,政坛上的矮子,词坛上的巨人。一位亡国之君,一位成功的词人,其前期词,大多是描写宫廷生活的豪华奢侈,多为平平之作。后期词由于加入了亡国之痛,境界遂升,后主之词,自然本色,不事修饰······”
······
一段时间下来,同学们都积累了厚厚一大本的古诗词,并附以简短的评析,对所喜爱的诗人及其作品都能说出一二三来。
三、化用
“伟大的作家是以人类有历史以来的全部智慧作为他们的创作的准备的。”——矛盾
现代人运用的语言百分之九十九是前人已经已经说过写过的,古往今来的硕学鸿儒、诗人作家,无一不是在占有人类全部文化的基础上才锦心绣口、妙语连珠、巧笔生花的。在所有的语言之中,诗歌是钻石在所有的情感中,诗歌是轴。恰当的引用可以使表达简洁、准确。而巧妙的改造、化用更会收到典雅、含蓄的功效。
诵读也罢,抄读也罢,全是对诗词的占有。占有,只是手段,运用才是目的,倘若不会用,只不过是一只两脚书橱而已。将掌握的诗文与写作实际结合起来,对于熟记的精彩片段,可用“拿来主义”,占为己有或者随机应变巧联妙引。在不断领悟读写之道中去模仿和借鉴,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造,举一反三,可迅速提高写作能力。
古代有一种“集句”的诗体,即借他人的语言文字为我所用,表达一新的主题。苏轼的《南乡子》堪称典范,其词曰:
怅望送春杯(杜牧)。渐老逢春能几口(杜普)。花满楚城愁怨别(许浑),伤怀。何况清丝急管催(刘禹锡)。吟段望乡台(李商隐)。万里归心独上来(许浑)。景物登临闲始见(杜牧),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
上阙写伤春感怀,下阙写思乡之情,将自己受迫害,遭贬摘的真挚背景隐含其中,虽是集唐人旧句,却无不切合作者的处境和心绪。
当代作家当中在这一点上做得最优秀的莫过于金庸和琼瑶。金庸可以因一首诗一阙词,哪怕是一句话而悟,而写出脍炙人口的佳作。《神雕侠侣》表现的即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又有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只有痴儿女。”《鹿鼎记》则是表现“天生我才必有用”。至于琼瑶,更是化用古典诗词的高手,她的言情小说中,最成功的就是对唐诗宋词的化用,尤其是对宋词的化用,连其作品的题目也往往是从诗词当中抽取。《寒烟翠》即选用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庭院深深》则是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几度夕阳红》出自《临江仙》:“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抽取诗词,琼瑶小说就会一无所有。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编。”诗词的美已深入学生的脑海,在写作当中会不由自主的加以引用和化用,只要一触动灵感,优美的诗句即会汩汩而出,优秀习作层出不穷。曾写过一篇文章,要求以“春雨”为话题,张鹏飞同学由此想到春雨在中国古典文人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及各色形象,借助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甫的《春夜喜雨》、李叔同的《送别》、李清照的《如梦令》,点出由于诗人主观心境的不同,使得春雨这一寻常现象在他们笔下呈现出不同的生命态势,得出“物本无心,观者自醉”的结论。整篇文章笼罩在一层浓浓的文化氛围之中,令人耳目一新。
除此之外,精彩的引用比比皆是,在提到梅花时,有同学会想到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毛泽东的“风雨从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描写夕阳时,会想到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毛泽东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文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不再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也能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助。写作水品提高的同时,整个人的气质神韵也有所改观,颇有君子风范。
“文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要想完成积累和梳理的三个方面并非易事。字字珠玑,写出锦绣文章也并非难事,读诗,即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有了诗,你便可纵横文海,傲视群雄。可谓“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只要掌握了诗歌,你便可以拥有一苇渡江的魄力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