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中医伉俪医术进阶之路:每案必书 有验必录
选自学苑出版社《中医临证入门秘诀》,详情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关于临证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留言,留言精彩并转发本文者,赠本书1册,共3册。
编者说
恩师姜德友教授多次引用师爷张琪先生语教诲笔者夫妻曰:“‘多读书,多临证,勤总结’,是中医成才的秘诀。”我二人天资不高,遂将此语牢记心底,以求勤能补拙,如此日就月将,读书渐多,同时利用各种机会临证,坚持每案必书,有验必录,为临证考校疗效、总结经验教训使用,年久病案记录积累盈尺。敝帚自珍,深藏陋室,多年来经常翻看,夫妻共同其中!留校工作五年来,忝居教师之列,耳闻目睹众生学习中医热情虽高,但学已有得者凤毛麟角,多穷究理论,纸上谈兵,或道听途说,学偏盖全,常有学生兴“虽欲从之,莫由也矣”之叹。我笔浅见,学医正途,必老老实实研修中医正大光明之辨病、辨证、选方、遣药思路,不可执着某家之论而画地为牢,或贪图短平快之验方、秘方而买椟还珠,否则必影响自身医业进步,遗毒无穷。初学者中医根基轻浅,不妨从前人医案入手学起,从前后诊次之起承转合中感受、锻炼乃至逐渐形成地道中医思维。然据阅读所见,古人医案虽有《名医类案》《古今医案按》等佳作,但失于简约,或说理未彻,初学者读之尚嫌吃力,而近现代名家医案多为门人弟子整理,亲撰者少,按语是否完全符合医者原意,尚须商榷,于是渐生将个人医案出版之念,抛砖引玉,以为中医初学者学步进阶之用。
编者简介
李富震,男,河北省临西县人,医学博士,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金匮教研室讲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青年中医专家。
苏金峰,女,1990年生,黑龙江省东宁县人,中医妇科学硕士,哈尔滨航天风华医院中医专家。
夫妻二人临证贯彻“杂病重脉,外感重舌,四诊合参”之辨证精神,处方多宗张仲景、吴鞠通、王清任、张锡纯,针灸独重《灵枢》心法,自2008年初次临证至今,多有效验。其历年学用中医之困惑、思考、总结、升华过程可供中医初学者借鉴。
读者说
读者甲
读完此书,才发现作者与我同龄,感叹作者之临证功底之深,对其活泼圆通深感钦佩。有志不在年高,作者坦诚,真实,是我等楷模。读其序言,“‘多读书,多临证,勤总结’,是中医成才的秘诀。”也许这就是作者通过书中一百多原汁原味的医案要告诉我们的!
本校老师和妻子所书,一方面极其羡慕这种三观兴趣相投的感情,另一方面极其受益于书中病例,深入浅出,感谢。接下来想去跟诊,希望成功。耶耶耶
读者乙
读者丙
病案深入浅出的分析,为初学者的临证有很大的帮助。医案中实事求是,作者诊脉之细,辨证之精,用药之妙,皆是余等学习典范。
跟作者认识已有几年,可谓亦师亦友,一直是我努力追赶并总遥不可及的目标,在校时就常旁听其课,并多次跟诊,受益良多,今读此书,如昔坐其旁,加之其亲撰按语,恰补前繁于诊而无暇说理之缺,顿觉豁然开朗。今夫妻二人,协力付梓此书,所图无他,惟愿以己之验,惠他人之学,每案皆精,字字淳朴,诸同仁可读而鉴之。深羡二人之事迹,方才感慨此番,但此书确为诚意之作,乃敢极力荐之。
读者丁
病案举隅
风寒感冒案
李某,男,29岁,河北省临西县乔屯村人。
初诊:2014年10月19日。患者突觉周身酸楚,头痛发热,时咳不渴,服“快克”后睡1~2时,醒时发现周身潮润,诸症显减,继进香菇肉丝面一碗,自觉鲜美异常,又略汗出,诸症继减。未服汤药。
二诊:10月20日。证本已减,因贪看医书半日,又发头昏脑涨,恶寒,手足颜面热,乏力明显,不欲活动,自视舌淡苔薄。
处方:桂枝15g,炒白芍15g,炙甘草10g,炮附子10g,防风10g,生姜4片,大枣4枚。一剂,滚水泡饮频服。
是日下午昏睡,至夜7~8时,已服7~8杯药液,每服一杯,则头面发热,恶寒见减,而乏力如故,不欲活动,家属观药虽效,进步不大。查患者手三里、列缺为阳性反应点,以针刺之。初刺列缺,针入即觉头目瞬间转清,移时又头昏如故。针毕手三里出针时,带出血珠,令其自流。翌日症减,未再施以针药,又日大愈。
按:此为笔者自身感冒病案。“快克”即复方氨酚烷胺,余临证体会其作用类似大青龙汤,周身酸楚,头痛发热,时咳,风寒郁闭也,当时住集体宿舍,不便煎煮汤药,故暂以“快克”治之。服后畅汗,邪随汗解,正大青龙兴云布雨之效也。继进汤面,为仿桂枝汤服后啜粥之意,以滋津液,用以扶正逐邪也。《金匮要略》百合洗方方后注有“食煮饼”,亦是进食汤面,益津液之意,可同参。本已大愈,将息失宜,导致病情反复,据舌淡苔薄,乏力恶寒,仍是风寒郁闭证,因乏力明显,盖寒闭伤阳也,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附子温阳,防风发表不伤阴,助桂枝汤发表之力。后恶寒虽减,乏力如故,寒邪郁闭较重,阳气仍难正常敷布也,乃以针刺助药之力,因为风寒感冒,故循肺经、大肠经查得列缺穴、手三里穴为阳性点。由列缺进针,头目瞬间转清,正如《内经》所谓“效之信,若风之吹云”也;手三里出针令血自流,散邪之意也,与《伤寒论》麻黄汤证条文所谓“衄乃解”同理。
又按:自身患病,为亲身体悟中医药之天赐良机。本次感冒症状为历年感冒之最重者,倦怠懒动达一两日之久,寒郁阳气不可谓不重矣,用之而效。病愈后某同道至,备述此前情状,恍悟余本次所病乃流感也,针药并用之下确有佳效。
腹胀案
吴某,男,57岁,哈尔滨市人。
初诊:2009年11月12日。腹胀不痛近两年,不欲食,终日不食亦无饿感,大便干结,三四日一行,多服牛黄清心丸之类以助下之,口臭明显,亦有口干,问之畏寒不显,自觉乏力。舌质暗红,苔白厚;脉左弦硬,寸弱,右脉弱。体检提示:胆囊息肉,脂肪肝,慢性胃炎。
处方:厚朴15g,生姜3大片,制半夏15g,甘草10g,太子参25g,枳实10g,茯苓30g,白术15g,陈皮15g,藿香15g,佩兰10g。三剂。
二诊:11月16日。服后略生饥饿感,口干见缓,仍腹胀便干。
处方:太子参30g,生白术30g,茯苓20g,炙甘草10g,陈皮15g,制半夏15g,木香5g,砂仁10g,香附15g,紫苏10g,莪术20g,大黄10g,藿香20g(后下),佩兰20g(后下)。三剂。
三诊:11月26日。服上药后,大便日行一度,腹胀略减,舌苔见化,因故停药数日,舌苔又有增厚之势,夜间口干欲饮。刻诊:舌红不鲜,苔中后白厚略灰,中夹有黑;脉左寸冲逆,关尺弦不甚硬,右关尺亦弦,不若左部为甚。
处方:苍术25g,生石膏30g,知母15g,炙甘草10g,通草15g,杏仁15g,白蔻仁25g,生薏米40g,制半夏15g,枳实10g,厚朴15g,大黄10g,茵陈20g,生麦芽30g。三剂。
四诊:12月3日。患者述服上方三剂,药效尚可,遂自行继服上方三剂。腹胀显减,纳谷香,大便畅。舌红不鲜而嫩,前中部苔大减,几无苔状,中杂有黑;两脉缓和,绝无先前之弦。
处方:苍术25g,生薏米40g,山药30g,黄精20g,杏仁15g,白蔻仁25g,制半夏15g,厚朴15g,茵陈25g,生麦芽30g,玉竹15g,太子参25g,干姜10g,炙甘草10g。三剂。
五诊:12月7日。家人代述:服之效佳,唯舌中苔黑,嘱继服三剂。
六诊:12月12日。大便畅行,腹胀显减,纳谷转香,口干,自述左足跟麻木月余。舌红见鲜而嫩,中后苔灰黑而腻,脉左略弦尺浮,右缓和有神。详询知:患者自从就诊于余以来,始见舌苔黑。
处方:苍术25g,党参20g,干姜10g,炙甘草10g,炮附子10g,厚朴15g,生麦芽30g,白蔻仁25g,生薏米40g,山药20g,黄精20g,神曲20g。五剂。
七诊:12月17日。腹胀已不明显,夜间口干,左足跟麻木。舌质整体润泽,一反初诊时晦暗无泽之象,中前生薄白苔,根部苔仍厚,夹有黑苔,双脉缓和有神。
处方:苍术25g,党参30g,干姜20g,炙甘草15g,厚朴20g,生麦芽25g,白蔻仁25g,生薏米40g,山药30g,黄精30g,神曲25g,肉桂15g,杜仲20g,续断20g。五剂,隔日一剂。
此后按以下两丸方做丸继服。
方一:干鹿角片50g,莪术35g,橘核50g,荔枝核50g,乌药25g,延胡索25g,钩藤50g,制鳖甲25g(碎),桃仁20g,生牡蛎50g(碎),枳实20g,厚朴20g,青皮25g,王不留行50g,皂刺20g,神曲50g。炼蜜为丸,每丸九克重。
方二:苍术25g,党参30g,干姜20g,炙甘草15g,熟地25g,川芎15g,当归20g,白芍30g,山药30g,黄精30g,肉桂15g(后),白蔻仁25g,生山楂20g。炼蜜为丸,每丸九克重。
丸方服法:起初一月,每日中午服方一丸药一丸,早晚各服方二丸药各一丸;一月后每日中午服方二丸药一丸,早晚各服方一丸药各一丸
按:彼时余仅临证一年有余,对患者病情胸无定见,初诊姑以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合茯苓饮治之;二诊思攻补兼施,其效不著,改以《医宗金鉴》木香流气饮变化,重加生白术,兼用大黄治之;三诊略效,又改苍术白虎汤合三仁汤治之。如此三诊,见效不多即易方,全然不知守方、易方必以明确病机为先之理,幸得患者服三诊方,感觉有效后自行继服,始得显效。设若服三诊方尽后即来诊,见效不多,余又易方矣,此方之效岂可得乎?四诊已见转机,击鼓再进,于上方基础上加大补虚之力,拘于舌红,不敢大用温药,稍加干姜投石问路。经四五两诊,至六诊时大效,确信病在虚寒矣,此时始敢放胆用温,故本诊不特温中,且增以温肾之味;又加神曲,遵万友生先生之论,除其停痰宿水也。七诊仍步前法,嘱隔日一剂,缩减药力之意也,以向丸药过渡。丸药一方偏于理气活血散结,二方偏于补益气血阴阳,丸药服法意在起初一月补大于攻,后一月攻大于补也。
又按:余彼时脉学经验缺少,初诊问诊畏寒与否,意在排除阳虚,患者否定以致前三诊皆不敢用温,四诊试探后方敢放胆温补,从而取效。其实患者脉弦硬已明示阳气亏虚矣!李克绍先生言:虚胀脉象有二:一者,极细极弱,虚不任按,此为久服神曲、麦芽等消食药,耗伤胃气所致;二者,弦大鼓指,即脉管又粗又硬,此为过服破气宽胀药,如枳、朴等辈,胃气为破气药所冲击,发生反作用所致。此脉有力,但按之绷紧,毫无柔和之气,所谓“脉无胃气”也,治当温补脾胃,或少佐养肝之品,绝对禁用行气消导药。患者前三诊脉弦硬或关尺弦,重用苍术后脉转缓和,放胆用温后,脉转滑利有神,症状亦随之明显改善,“微妙在脉,不可不察”也。
又按:后读王海藏《阴证略例》有论鼓击脉一节,颇受启迪,特录之以飨同道。其言此种脉“非浮非沉,上下内外举按极有力,坚而不柔,非若阳脉来之有源,尺以下至宛中全无,惟三部中独见鼓击,按之触指,突出肤表异常……非平昔饮冷,肠胃积寒之久者,脉不如此之鼓击也……大抵此脉属紧,比紧为尤甚,故名鼓击也……海藏云:牵绳之紧,循竿之直,二者皆近于鼓击,鼓击者,尤甚于二者数倍。启玄子云:盛脉四阳,四倍已上,阴之极也”。
又按:患者服药期间,从初诊舌暗红苔白厚,继而舌质渐转红活,舌苔见化,三诊舌见黑苔,盖经前两诊行气导滞,散结消积后,有形积垢渐除,虚寒之本象外露也;用温后,舌质转润泽有神,黑苔渐消,舌苔尽化后又渐生薄白苔,此为温补之后,脾肾日趋健旺,是以积垢尽去,而生正常胃气上蒸之苔也。
又按:二诊之方,余虽言所用为《医宗金鉴》木香流气饮,但徒有虚名,未得其法,当时妄自除去原方辛温之品,方义顿失其妙,实则原方配伍颇善。余试解之:方以苏叶、白芷散风和血,青皮、陈皮、木香、香附理气解郁,槟榔、大腹皮、木通利水消肿,大黄、枳实、厚朴、莪术消积荡涤,中桂温通,麦冬濡润,丁皮(海桐皮)、木瓜舒筋利关节,全方方义良美,制度谨严,可与鸡鸣散、乌药顺气汤同参。
又按:彼时余开方,尚不知标明药物之生用、炒用,全凭药局随意处之,疗效必打折扣,方中白术、山药、甘草等皆是也;又用药药量亦把握不清,白蔻仁、干姜、肉桂等辛温香窜之味,动辄数十克,恐有伤阴耗散之虞也,现余用之多在10克以下。以上内容为保持原貌,未做修饰,以为初学者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