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人喜欢讲: “老二好力气”
台州人喜欢讲: “老二好力气”
——牛年牛语
好马弗停蹄 好牛弗停犁
金牛贺岁,玉鼠回宫。鼠趁三更去,牛驮五福来!
台州《十二生肖歌》:
老一细(鼠),老二好力气(牛),老三名头大(虎),
老四宿山哈(兔),老五挂在天(龙),老六倒路边(蛇),
老七落校场(马),老八本性良(羊),老九猢狲形(猴),
老十叫开门(鸡),十一啜弗饱(狗),十二供神道(猪)。
十二生肖里,鼠最小,牛的身形最大。农业社会里,人们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三字经》谓:“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清代贺兴思《三字经注解备要》将马牛羊列为上珍三品,鸡狗猪为下珍三品。他认为六畜各有所长各得其宜:马能负重致远,牛能运货耕田,羊能供备祭器,鸡能司晨报晓,犬能守夜防患,猪能宴飨速宾(宴请宾客)。
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牛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我们常见的有耕牛、肉牛、奶牛等等,还有斗牛。牛的用途极广,能提供役力服务农业生产,肉、乳可食,皮可制革……。毫不夸张地说,牛是对人类贡献最大的动物,其它任何动物如猪、马、狗等等都无法比拟。
纵览画牛名家,古有韩滉、戴嵩(唐)师徒,今有李可染,各留《五牛图》《斗牛图》《水牛赞》等传世佳作。国画大师李可染更是“崇其性,爱其形”,一生爱牛成痴,酷爱画牛,连画室亦名为“师牛堂”。其笔下之牛形神兼备,与齐白石之虾,徐悲鸿之马,黄胄之驴,并称为“二十世纪中国水墨四绝”。
常言道,没有耕坏的地,只有累死的牛!在漫长的农耕年代,牛就是农民的命根子,耕田犁地全靠它。牛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为人类的繁衍生息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古代私宰耕牛可是重罪。当然,现在机械化普及,牛的役用功能很有限了。
牛终生劳作,勤勤恳恳、行事低调,不藏奸不耍滑,外表朴实无华。肩承重轭,耕田万顷从不言累。牛力大无穷,脚踏实地,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勤劳、坚忍、奉献和力量的象征。郭沫若曾誉其为“国兽”。(巧的是美国国兽即为美洲野牛,当然中国国兽多数人认为是大熊猫。)柳宗元遭贬后感愤而作《牛赋》,以牛自况,讥刺羸驴,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无论何时,埋头苦干、无怨无悔的老黄牛精神、孺子牛精神,奋力开拓、执著前行的拓荒牛精神,都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永远不会过时。温岭俗话云:“好马弗停蹄,好牛弗停犁。”良骥难求,不待扬鞭自奋蹄;老牛知晚,深耕细作走东西。好牛忠于职守,不误农时,为人效力。因为农作物节令性很强,错过良机势必耽误收成。“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人和牛都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人勤一世千川绿,牛奋四蹄万顷黄。
水牛背脊拔梗毛 教牛样教弗进
牛富有韧性,耐力令人惊叹。牛性沉稳、温顺,时亦倔犟。台州老话:硬压雄鸡{勿会}生蛋,强压牛头{勿会}啜水。{勿会}:合音字,不会。强人所难,强迫别人做不情愿的事,往往事与愿违,劳而无功。岳家军有个抗金名将牛皋,战功赫赫,武艺高强,但鲁莽固执、性格暴烈。所以民间将其作为莽汉的代名词。如:该人牛皋,拔直头犁,讲死讲弗进,白讲咯。有些人脾气暴躁、执拗,不肯服输,有一股犟劲,台州人喻其“牛脾气”“生牛”“生牛样咯”:桀骜不驯,像未经调教的牛似的。
临海有句老话:“教牛样教弗进” “教牛样教弗起”。教牛指驯牛,农民对牛进行训练,使它熟悉口令,掌握耕田犁地的一些基本技能。虽然牛有灵性,能听懂人话,但也需要反复地鞭打、纠正。生活中也会出现类似情境,有时老师、家长教小孩或师傅教徒弟,尽管反复讲、手把手教,但就是学不会。于是免不了感叹或训斥:怎生讲讲忒啜力(怎么讲讲这么吃力),教牛样教弗进!只啜饭好用。
劝牛{休要}啜(别吃)草——白费口舌。这有多蠢啊:牛吃草天经地义,你劝也白劝。黄岩土话歇后语:牛皮灯笼——肚里亮。外面虽不大见光但里头亮堂,比喻心里很清楚、明白。水牛背脊拔梗毛——无所谓。我们常说“多如牛毛”,牛身上拔一根毛,那有什么关系呢。《红楼梦》里,刘姥姥初进荣国府,凤姐怜贫恤老,施她二十两银子,她千恩万谢: “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确实如此,因为刘姥姥仔细算过,贾府一顿奢华螃蟹宴所花的钱,“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了。”富贵人家一顿饭钱,就是普通人一年的吃穿用度!
牛倒啜牛头,羊倒啜羊头
台州民间谜语很有趣:
1.一把扫帚两边扫,两把小扇左右摇;两把尖刀上下摆,四把榔头前后敲。(打一动物)。每句定语里均有量词“把”,状语均是方位词。
2.我家一头牛,打死弗出头;要想牛出头,等到日当头(打一字)。
3.牛啊牛,两尾巴(方音米波);狗啊狗,四张口(打二字)。
4.听听像父,望望像母;写写像牛,其实是马(打二字)。
写像牛,实是马?令人费解。马,方音近“母”。因为一天十二个时辰对应十二生肖,譬如牛属丑时(凌晨1点至3点),午时(11点至13点)则属马,故称“马时”。谜底:毋、午。
有的人赚一个花一双,“啜倒算”,工作和生活缺乏规划性。正如台州俗话所说“牛倒啜(吃)牛头,羊倒啜羊头。” 呒米啜圆(比汤圆大的小吃),呒柴烧椽:{勿会}划算,今朝有酒今朝醉,只顾眼前不计将来、不顾后果。
牛高大壮实,但“牛角弗”。《广韵》:瘦也。牛瘦但角不会瘦,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假如小伙子体格魁梧,台州话喻其“牛高马大、牛长拔大”。有的人仗势欺人,“牛大牛卵袋大”;有的人暴怒时怒目圆睁,“眼匝转(睁得)牛卵袋样”,这些俗话无不形象贴切,贬抑之情显而易见。小人(小孩)弗听讲,调皮捣蛋,大人斥其“牛皮凿洞、牛皮凿孔”:厚脸皮,不听教诲。因牛腹很大,鼓囊囊的,所以临海人称胃口大、很能吃为“牛肚”,黄岩人则说“牛胞肚”。
“猪啜麦(吃麦苗),差羊赶”?当然不行,“牛啜麦,差(指差遣)羊寻”也不行。因为都是食草动物怎么监督、履职?派遣食肉动物去还差不多。
牛年已至,祈愿国泰民安:财运牛过金牛,身体牛过牦牛,牛气冲天行大运!
( 谜底:1. 牛;2. 午;3. 失、器 )
郭建利/文 剪纸作品由陈巨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