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舜学」|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浅谈耿舜学先生的中国画

耿舜学从西安美院毕业后,就任了国家大型企业彩虹厂子校的美术教师,一干就是四十年,现在是我们陕西书画院咸阳分院的常务副院长,省美协会员,西安中国画院画家。余与他第一次见面,一眼看见他方盘脸的额上那刀刻斧凿般的三条深深的似一个隶书的三字样的皱纹和那充满沉稳和智慧的双眼。余觉蹊跷,开口便问,年龄不大皱纹何以如此的显眼,他的一番话语,让余便真正了解了他这个画家是从这三条深深的皱纹里走出来的。

出生在1957年困难时期,求学在动乱的岁月,勤奋刻苦,沉稳踏实,天资聪颖的一直在校被称为高才生的耿舜学,却因了那个高成份,没有资格继续上学而回到了农村。如此沉痛的打击让一位原本要求勤学奋进,奉献社会和人民的热血青年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想到自己在校就有画画的天才的优势,做出了学画画为自己未来找碗饭吃的决定。他是一位内向寡言且干什么事都要干成的人,他翻出了所有的绘画参考书籍;田间劳动,坐下休息便写生;从1972年到1975年,每周徒步30余里去渭南县电影院的专业美工魏俊老师,文化馆的专业美术老师李天箴、苏双朝,还有王澄宇,刘准昕老师那里学画画,每周他是先一天去,第二天回来。每次背着馍、红署,母亲只给他伍角钱做为资扑。老师看着他可怜、就带他到家里去一块做饭吃。如此艰苦的三年的素描,速写,水彩画的严格学习,加上他持之以恒在家的刻苦练习之后,等来了高考的恢复,在报考美院的渭南地区7个县的200多人当中,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西安美术学院。舜学说,也就是从他15岁回到农村开始,他额上就有了皱纹。后来,在漫长的教学和创作中,这三条皱纹便越来越深。余在沉思之中脱口便说:“皱纹里走出的画家”这句话,说得舜学额上那皱纹反复地几次闪动之后,吃吃地笑着,憨厚中便显出几分苦涩和无奈。

人世间的一切事,都是全靠勤奋和刻苦来完成的,工作之后,舜学便视绘画创作为自己的生命的最主要的部分。教学中理论的不断充实和完善,他的思想境界在不断的提高,而刻苦的持之以恒的笔墨练习,让他的画一步一步走向成熟;思想境界和勤奋刻苦的结合,让他在陕西乃至全国画坛便崭露头角。早在1979年,他的画作便参加省上画展,80年代其国画《汉魂》参加省级展览,受到国画大家刘文西先生的称赞并提出要与其换画以作留念;其《汉唐遗韵》系列作品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展出受到许多画家的赞赏并在北京获奖。

潜心笔情墨韵,不急不忙地探索”这是舜学先生对中国画的追求和态度。

画家作画绝非一般意义上对生活的直觉再现,在画家眼里,生活仅仅作为精神的参照,客观对象必须触及画家内心那不可名状的情绪,画家才有绘画的冲动,而这一不可名状的情绪冲动在画家笔下被赋予了有表现力的线条,墨痕,色彩及画面的整体结构表达;这就是绘画的真实,画面真实充满着宇宙的哲理,开合呼应,疏密虚实,计白当黑,若即若离等等,那是形而上的真实,而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生活的真实。

绘画表达是朦胧的,绘画给人的审美感受只在一种意味中让观赏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实现,从而使观者由视觉触动深层的审美冲动,一幅画仅仅只告诉人们我画的是什么,那这作品定是淡乎无味的。这是舜学先生反复在课堂上讲给他的学生的至理名言。

陕西,曾是始皇的一统之地,西安是十三王朝的国都所在;300里大气磅礴的石雕艺术群,不仅在苍茫大气上卓有胜出,而且在东西方文化的纵横对比上,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沉雄博大;秦地古都有那么多的遗存与历史沉淀,但在如何格物致知以思,经世致用于艺上,总缺少前瞻性的创造性作为,如何表现秦地人文最显著的弘毅、浩气,自强不息的拓创精神,把苍茫倾注于毫颖,将浑厚溶于墨色,是画家一直以来致力寻求,孜孜探索的永久追求。这也是舜学先生多年的追求。

中国画强调笔墨,因为所画的物象是通过笔墨来表现的。笔墨的描绘规律有繁简,疏密、详略、错叠、参差、断连、接让、完破、黑白,虚实、拆搭等,而这些基本技法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体验,便上升到对中国画的意象,境界,神韵的追求,也就是对画的意趣和神韵的追求,这一切虽都要靠笔墨来体现,但画家的思想境界和文化修养,则是掌握和运用笔墨的基础和不断升华的保障。所谓意趣,意者意象,趣者个性情趣,就是把画画活,画生动且整个画要有思想内涵,所谓神韵,就是意味深远,画外要有画,意外要有意,而这一切都不只是说说就能办到的,必须经过长期的不懈的积累和实践。而这意趣和神韵,则出自心境,出自动力,出自灵感,出自悟性,出自修养和学问。要达到这个意趣和神韵,就是用思想画画,用文化画画,再者,一个人画画,要有耐心,有兴趣,有恒心,这样才会出灵感,这个灵感就是把生活,技法,境界很好的结合。舜学先生将画画叫成写心,余非常赞赏,一个画和写的改变,即是突出意趣和神韵,因为意趣和神韵只能用思想去写而不是用画笔去画,舜学先生早期《汉唐遗韵》系列,则是以情感带入写意,有像更多有情;近期的黄土情系列人物,在追求形象的浑然扑厚的同时,更注重笔墨情趣的厚实苍重,他把笔下的人物当黄土高原,当大山巨石一样来表现,注重表现人性的善美和纯厚,表现大真大爱。这应该说是他生活,技法,境界,结合的开始。

舜学的画,走的依然是长安画派的路子,在刘文西老师的悉心指导上,不断地走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其苍重、简洁、却又内涵丰富的作品,已初露出大家的迹象。

画画一定要走正路,一要深思古人,二要广造师化,一个真正的画家必须重视临摹,写生和创作三个环节的关联,借临摹读画以学古,承写生与创作以开今,通过学古达到开今的作用,从舜学的作品中,明显能够看出他临摹的功力和写生的扎实,去年我们组织画家写生,从他当时又拍又写的急迫中,我们全然看出了他的痴迷和冲动。

一个画家要真正成为大家,不只是艺术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追求和见解,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度的社会关怀和人文关怀,才能使自己的作品产生生命意义,才能为社会的文明和精神的健康提供应有的精神作用。

舜学扎根在秦、汉、唐传统文化的深厚的底蕴之中,从他的画作里,我们时时可以看到作者的思想和人格,从他在创作中倾注的个人情感和绘画艺术语言的表达,比较明确的反映了当前这个时代的精神追求。而他对传统文化的大胆变法,运墨用笔润色之洗练与新颖,构图之奇崛大气,都能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

而画家本身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价值观,也对其画艺高低深浅有着根本性的影响,我们常说的以诗心造画境,以画笔抒诗情,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我们常说的诗情画意,就是这个道理,而真正做到这一点,那是十分的不易的。我们能够看得出,舜学先生正朝这个方面努力着。

艺术家都是有个性的人,但直爽,真诚,真实,厚道永远痴迷自己的追求,才是最重要的,舜学就是这样的人,是一位可以交朋友的人,这是余与他交往后的感受。

画画或写画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终身的事,人们常说的“性痴者则其志凝,艺痴者则技必良” 舜学便是这样一位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绘画事业的人,当代书画名家叶深浓先生有诗曰:“历尽冰霜自练身,坚技挺劲出风尘,蕊芳不予蝶蛱晓,诚恐逐香乱本真”这不只是先生的体悟,更是对艺术家的指导。

生活的体验,艺术的追求,岁月的磨练,会使艺术家额际的皱纹越来越深。舜学终于从这三条皱纹里走了出来!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从皱纹里走出来的画家,祝愿他这三条深深的皱纹,尽快地放射出书画家的更加灿烂的光芒。

石竹 2017年8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