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记忆】太平镇与仲家洼的变迁

青岛市区划前,老台东有一个辖管地叫太平镇。太平镇其实并不大,也就方圆几百米,是个弹丸之地。它北至汉口路边的海泊河,南与北仲家洼接壤,东至四号炮台(现改为南口路),西至洮南路。

原太平镇24号是青岛棉织厂的厂部办公地点。由于历史原因,从1939年至60年代中期,公私合营前的26年间,遍布太平镇周边的小织布作坊共发展到218家,这些纺织业户大多是昌邑人来青开办的。因此,在文革中,青岛棉织厂就成了山东省资本家(200多人)最多的一个中型织布厂,拥有职工2300多人。解放前后那段时间,太平镇很有商气,织布的,纺纱的,卖布的,一片繁荣景象。后来青岛棉织厂公私合营,改为国营企业,后随着纺织行业的调整,青岛棉织厂更名为第三染织厂,成为本市仅有的三个色织布厂之一。经过此后30多年发展,第三染织厂辉煌一时,它生产的色织布成为青岛纺织的名牌产品,畅销国内市场,后远销到海外市场,曾创造出不凡的业绩。90年代末,随着青岛纺织的大组合,大调整,2002年底在市场经济大潮的重新洗牌中,第三染织厂淡出了历史舞台,破产关门,我为它的消失扼腕叹息。

同样,1998年太平镇因规划建设需要开始动迁。我是1966年初顶替父亲去青岛棉织厂工作的,那时的太平镇多为羊肠小道,逢下雨天泥泞不堪,若穿布底鞋行走,粘泥常粘掉鞋子。居民住的多是低矮窄小的平房,公用厕所多在路边或设在院内,卫生状况极差,厕所内蚊蝇滋生,恶臭难闻。进厂的第一天,老师傅就牢骚满腹地和我讲,太平镇是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上这个地方上班,真是倒了八辈子霉!可见它的环境是多么令人生厌。太平镇还有一个小作坊式的生产企业叫台东豆腐社,在当时也小有名气。特别是60年至62年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谁若能通过熟人从豆腐社买回几斤豆腐渣填饱肚子,也算幸事,别人亦会对你刮目相看。

2000年伴随着新世纪钟声的敲响,太平镇从青岛市的版图上悄然消失了。中心区改名叫大成路,过去的土路变成了柏油路,变得异常整洁,经过规划在老太平镇的地面上建起了幼儿园、小学和居住小区。第三染织厂和台东豆腐社的嬗变以及太平镇的消失是时代的变迁,虽然它旧时的风貌已不复存在,在它的旧址上代之而起的是经过精心绿化建造的“和平花园”、“海信花园·都市春天花园”小区、集美小学、皮卡丘幼稚园。与周边的“城市花园”以及北仲家洼的“天赐良缘”等环境幽雅的居住小区连成一片,显得格外整洁和静谧。其中应浓彩重笔写一下的是赫赫有名的体育街,它是市北区十七条特色街之一,是国家社区体育健身示范工程,在全国闻名遐迩。它就是在原第三染织厂三车间外通往太平镇的一条臭水明沟上改造建成的。

体育街呈十字型,南北贯通的北仲河已一改过去臭气熏天的旧貌,成为体育设施齐全的体育健身街。全长1025米的北仲河道在改造前,是一条用于泄洪的露天内河,是青岛的一条龙须沟,除去泄洪期,一年三季河内流淌的全是居民倾倒的生活污水,河内两侧垃圾成堆,长年臭气熏天,蚊蝇滋生,周边群众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活,苦不堪言。

2007年4月,市北区政府投资将北仲河道进行了全程覆盖,仅用三个多月时间,河道进入了地下,从根本上解决了脏乱臭。同时,将空中凌乱的电线进行了规整,破旧的平房拆除了,坑坑洼洼的路面变得平整了,人行道弯延有致,车行道变得更加通畅,原北仲河的两旁楼房进行了立面粉刷,小型广场建起来了,覆盖后的河面上建起了足球式垃圾箱,运动休闲座椅,帆船式路灯,还沿街设置了六盏奥运祥云火炬观赏灯、“中国印”、“五月风”、“帆船之都”、NBA标志以及各式宣传广告灯箱不亦而足,让你切身感受到全汁全味的体育王国的文化内涵。“全民运动,激情领跑”是体育街的响亮品牌。体育街沿街两侧的楼体全部粉饰一新,呈现五颜六色,楼体上绘有“五环”、“福娃”、“中国印”、“帆船之都”等多种奥运和城市标志。体育街共建有七大体育健身场所:有彰显青春活力和个性滑板、小轮车、极限滑轮三大类运动为主的极限运动场;有鹅卵石铺成的路径,以四肢运动及中老年人恢复性锻炼等19类运动为主的成年人活动区;有太空球、跷跷板、平行梯、橡胶铺垫等16类运动为主的青少年儿童活动区;还设有5个半场篮球为主的篮球场区;以8个乒乓球桌为主的乒乓球运动区;以2个笼式足球为主的笼式足球区;以快乐体育地砖和休闲椅组成30米长的快乐体育区和停车场。如此规模,堪称中国体育社区之最。在人行道上,新铺设的38块不同图案的运动小品显得妙趣横生,如果你留意观看,脚下的电力井、污水井、雨水井、通信井等井盖,都采用了标志醒目的彩色运动图案,举目巡视你就会发现,满街都是体育符号。白天,体育街是热闹的,乒乓球台前有激烈的抽杀,篮球场上有争先恐后的投篮,羽毛球场上有羽毛球的上下翻飞,健身器材场地上人们在做着多种四肢运动,整个体育街呈现一派生龙活虎的景象。

入夜,在五光十色的霓虹灯照耀下,体育街显得更加浪漫温馨,凸显出更加迷人的另一番情调。特别是夏秋两季,体育街象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人们在夜色中休闲、散步、健身、聚集聊天。目前,体育街上有大型体育用品商场一处,18家品牌专卖店纷至沓来,总经营面积已达一万四千余平方米。一个集体育锻炼,休闲购物、小吃的品牌街已初露端倪,随着进一步的完善、改造、提升,体育街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它的文化魅力在逐步彰显放大,一条集体育锻炼,休闲购物的商贸圈正在逐步形成。难怪国际奥委会北京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海因·维尔布鲁根看到市民们在完备的体育设施上免费健身时,连声称赞:“我要在奥委会推广青岛的经验,把这种既改善环境又丰富市民体育活动的做法介绍给更多的国家”。

  今天,当你带着孩子漫步在体育街时,不经意间,你对他讲述起太平镇和仲家洼的脏乱历史,或许有着更重要的现实意义,他们会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体育街已成为市北区的一道亮丽风景,成为越来越多的青岛市民休闲健身的活动场所。我爱市北,因为我在市北生活了60多年,我更爱改造后的太平镇和体育街。从1965年至1979年,我在太平镇及仲家洼工作了15年,太平镇和仲家洼和我有着一段难以割舍的情结。我亲眼目睹了这片土地天翻地覆的变化。我留恋改造前的太平镇,因为它有着我引以骄傲和自豪的染织厂,我更爱改造后的太平镇和仲家洼,这里已成为美观、整洁、文明的花园小区,没有了过去织布机的轰鸣和嘈杂,平添了更多的亮丽和欢声笑语。体育街正陪伴着周边居民在和谐、健康、美丽的环境中快乐地生活着。

(0)

相关推荐

  • 夜经济|看青岛台柳路如何打造“全国夜间经济示范街”

    近日,青岛台柳路1907音乐街荣膺"全国夜间经济示范街"称号(全国有7个,山东省2个),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为台柳路1907授牌. 近年来青岛市提出建设"开放.现代. ...

  • 话说下四方村

    四方河(今杭州路河)以东是上四方村,也称东四方村:以西便是下四方村,也称西四方村.明朝永乐年间,滕姓始祖从云南迁移到青岛,长支留在双埠村.南渠村,二支来到四方.沙岭庄.滕氏六世祖进明.进魁为同胞兄弟, ...

  • 【青岛记忆】青岛小村庄的历史变迁

    本文作者为网友"东方润".岛城作家.文史学者张润东老师,2008年11月发表于青岛城市档案论坛,现略有编辑,与大家一起分享青岛的老村庄之一的小村庄的历史变迁与旧貌新颜. 青岛市的小 ...

  • 【青岛记忆】珍贵藏品,见证青岛身份证明的历史变迁

    说起身份证,作为每个青岛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身份证明,大家一定十分熟悉.在古代,身份证明只是对有身份者有地位者而言,普通老百姓是不会有的. 编辑整理相关藏品资料及论坛藏友提供的实物资料,青岛真正具有一定意 ...

  • 【青岛记忆】杭州路河(四方河)的变迁

    青岛有条杭州路河,杭州路河坐落于四方区杭州路西侧,约从杭州路金华路口开始,沿杭州路一侧至四方火车站南铁路桥,从桥下越过海岸路入胶州湾,杭州路河曾经称谓四方河. 德占时期海云庵旁的四方河 早年的杭州路河 ...

  • 老照片里的仲家洼,那些抹不去的珍贵记忆!

    狭窄的小巷.纷杂的院落.长长的胡同与河沟......二十年前,见证了南仲家洼这片区域的蜕变,二十年后,虽几经迁徙,有些记忆却始终存于内心的最深处,时常像过电影般在眼前浮现.仲家洼曾是青岛最大的棚户区, ...

  • 难忘的城市记忆,“大花沟”的百年变迁!

    老舍公园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安徽路中段中部.北临德县路.曲阜路交汇处,南与湖南路相接,面向青岛湾.湖北路横贯其中,分南北两部分,为敞开式公园. 时光流逝,位于安徽路的"老舍公园"命名至 ...

  • 【奉天记忆:郑家洼子 & 青铜大墓】

    郑家洼子 沈阳地区远古居民在渡过新石器时代之后,进入了青铜时代.当时,沈阳地区生活着的少数民族肃慎族.扶余族东胡族,先发现的遗址和墓葬共有10余处,其中于洪区郑家洼子遗址最具有代表性,先后多次发掘出土 ...

  • 杨友全||青岛记忆

    关注天安门文学,时代潮流,用文字温暖人生! [作者小传]杨友全,河北无极县人.闲暇之余,以读书为趣,以写字为乐,用文字打发寂寞的光阴.偶有小稿在媒体上发表,曾习练撰写小说三部,诗集两本.不以出版为傲, ...

  • 武胜记忆:沿口码头的变迁

    当一切都将逝去,我们也将老去,照片里留存的回忆,或许是我们唯一可以拥有的...... 重发版:文字增加了一点,图片增加了一点,画质好了一点 沿口镇地处嘉陵江中段的江湾处,这里水面宽阔,流速平缓,是一个 ...

  • 《青岛记忆》之十九 ...

    印迹 外交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