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美食牛瘪:深山里的黑暗料理,该怎样才能走出贵州
题记:这道菜能不能走出贵州,怎么走出贵州,走出贵州会怎样,你会吃它吗?
在贵州黔东南的黎平、从江、榕江和锦屏县的侗族、苗族居住区,广西三江、融水等县一带,自古流行一道民间美食,叫做“牛瘪”。牛瘪不仅是当地居民的头牌名菜,还是招待客人最尊贵的大菜。
但是这道菜外人不一定接受。不仅不会去吃,搞不好还犯了恶心,脾胃弱的看一眼都能三天吃不下饭。如果再亲历他们制作的完整过程,那就不是三天吃不下饭,从此落下恐食症的可能都有。原因很简单,牛瘪,就是城里人眼里的牛屎。让他们吃牛屎?开什么国际玩笑!
牛瘪是地方发音,原意是“百草汤”,“百草汤”的原意却是治很多病的天然方剂药汤。
牛瘪还真不是牛屎。“屎”的概念,不是俗话“下了喉咙一泡屎”,没那么粗糙。食物吃到肚里,先要经过胃的消化,再通过小肠对营养的吸收,然后由大肠吸收了水分,排出体外的才是。生理学解释,被吸收了营养、进入了大肠的食物残渣,才是屎。屎是食物渣滓的俗称,学名“粪便”。
牛瘪的生理学解释,牛吃进去的食物,已被胃液分解出营养成分,还没有被吸收,这部分食物才是牛瘪。牛的食物是鲜草,大山里自然放养,牛吃的草里就有很多的草药。牛对草料的自然选择,不会吃进有毒、对身体有害的草药,都是对身体有益的草药。牛胃就相当于一个药罐子,通过胃部的消化工作,把大自然赋予人们健身治病的草药,熬到人体正好能够吸收的程度。
当地人坚信这种物质是上苍赐予的神物,现实生活中,牛瘪确实在发挥着很好的药物作用,清火退热,消炎杀菌,发烧感冒一类的毛病,没有一顿牛瘪美食治不好的。牛瘪是地方发音,意思是“百草汤”。在传统中医里的“百草汤”概念,可不是“很多种草”或“很多种治病草药”,而是治病的验方制作的汤剂,百草汤的原意就是可以治百病的药汤。
吃牛瘪更是当地人生存的大智慧。牛瘪流行的地区,自古缺医少药,交通不便的深山区,瘴气横峦,疾病就多。但是牛不怎么生病,人治病也是靠草药。所以,人们就认定牛会自己防病治病,牛吃百草甚至比神农还厉害,不会吃到毒草,都是无毒无害滋补养身的药草。可这却是牛的天性,人做不到。怎么办,生了病,没药治不好,就想法向牛求救,用牛肚子里还没消化的草料当治病草药。成了当地吃牛瘪的起源。
牛瘪就是一道坎。吃与不吃,完全的“一脚在天堂、一脚在地狱”感觉。
走访过所有吃过牛瘪的人,没有不痴迷这道菜的,颇有“吸髓知味”的感慨。虽然不敢说是一生中吃过最美味的食物,却一定是印象最深刻的美食,终身不会忘记。至今还没有吃过的,不是没机会吃到,而是还不敢下口,一样的留下深刻的印象,你说的再好,它还是牛屎啊!
所以说,这道美食极妙之处不可言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吃过了,以为它是人间至味;不敢吃的,说它就是一泡牛屎。天堂与地狱的界限,就在于你怎么去对待它。
其实这个障碍不是障碍,只是心魔。那么多人爱吃,当地都敬它几千年,当最尊贵的食物。如此这般,别说牛屎,即便狗屎,也值得一吃。
说它几千年并不为过。虽然牛瘪历史无法考证,那是因为少数民族的饮食有着神秘性,侗族和苗族的历史没有记载。汉族对这道菜的记载也不多,就一条,南宋末年有个叫做朱辅的,写有一本书,书名《溪蛮丛笑》。这本书被后来的清代进士程晋芳(1718-1784)收编进自家藏书。朱辅的生平不详,程晋芳却值得一提。他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考中进士,后来跟着纪晓岚(1724-1805)编修四库全书。他家又是盐商巨富,买书都一次5万册,跟《随园食单》的作者袁枚(1716-1798)、《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1701-1754)都是好朋友。依他的学问,收藏的书不会有错。以此证明,朱辅的《溪蛮丛笑》是本有价值的书。书里是这样记载牛瘪的:
牛羊肠脏,略洗摆羹,以飨食客,臭不可近,食之则大喜。
可见外人对这道菜自古都这个感觉,不是谁想吃就敢吃的,必须得破了心魔才可吃到。
牛瘪之妙纵横谈。
——先说第一次吃瘪的感觉。
有个北京的美食家,不远千里,跑到贵州转一圈,要吃遍贵州美食。回来整理此行吃记,其他都不说,唯有吃瘪经历反复啰嗦,实在是感受太深,不吐不快。
这货不亏美食爱好者,有足够的好奇心和勇气。不是走马观花过一道,吃顿牛瘪算了事。而是从头至尾观看了制瘪过程。从杀牛,到开膛破肚,扒拉出里面的青草,熬成瘪汤,再到挤出汁液,倒进肉锅,煮熟成菜。
制造过程不说,用他的话说,全过程要时刻的咬紧牙关,紧闭嘴唇,提防着一不小心把“人瘪”也给整出来。及至煮熟,确如朱辅说的:“臭不可近”,他说是臭到无处躲闪。好在有了思想准备,来了就是要吃牛瘪的,硬着头皮尝一块牛肉,先苦,再辣,然后是牛肉的香,其他烹饪整不来的香。果然,味觉战胜嗅觉,穿越过嗅觉的篱笆,进入味觉的花园,牛瘪的味道妙不可言。
——再说做牛瘪的感受。
不是随便哪条牛的瘪都能做来吃,都好吃。牛瘪有讲究,内里有乾坤。
一头牛,要用来做牛瘪,首先要饿,饿到胃里的草料都排空的时候,再集中一次性的喂食新鲜草料。这草料不是牛平时自己田间地头啃食的野草,而是人工采集的以草药为主的鲜料。包括牛爱吃的葛根、绿豆、党参、首乌、当归等等当地盛产的中草药嫩芽藤叶。喂饱后,掐着时间点,等到草料开始进入小肠时,杀牛取货。这是第一个环节。
第二个是制瘪环节。取出牛胃小肠以上的草料,加水放大锅里煮半小时,然后晾凉,再把汁液挤到盆里,牛瘪汤就算基本制成。然后过滤,进入第三个环节,做成牛瘪菜,当火锅锅底,或做煮肉的汤汁。
——牛瘪汤的制作,做好三个关键环节,才算正宗的牛瘪。
首先是草料,必须是多种中药材为主的鲜草。其次是取货的时间和部位。刚吃下去不行,草料的营养还没有充分的分解出来。太晚了也不行,营养都在被吸收,牛瘪质量有下降。再就是煮瘪,别看跟煮屎一样,可是个重要操作,杀菌消毒除臭,就靠这一道子。
牛瘪的做法和步骤。
当地人比较多吃的牛瘪菜,类似于我们的熬炒肉。不同的是现杀牛肉,熬炒不要水,只用牛瘪汤。这道菜也只有在当地能做到,别的地方不会为了吃一道菜去杀一头牛。所以,正宗的做法,以当地人的操作为准,调料也是当地特色。
做法很简单。
第一步,制作好牛瘪汤,前面已有交代。
第二步,炒牛肉,用到当地调味料去臭去腥。主要是川穹、藿香、石菖蒲、橘子皮、花椒和辣椒,以及葱姜蒜油盐。牛肉切成不规则粗丝,先葱姜爆锅,放入牛肉爆炒,放香料,炒到断了水气,再倒进去牛瘪汁,熬熟就是。
牛瘪火锅一样简单好做,锅底就是牛瘪汤,牛肉放里面煮熟。然后都是一样吃法,吃肉带喝汤。
牛瘪这么魅力,不仅当地至味大菜,也不断吸引外地人去探险尝新。如今已经有很多地方的吃货吃过,并且喜欢上它,牛瘪也成了贵州的一道闪亮铭牌。按说该有走出贵州的基础,可以像重庆火锅、长沙臭豆腐那样发展到全国。
但是却不好出去,道理很简单,就是口味太重了。说到很多不同地区的人专程去吃牛瘪不假,可他们是“冒死吃河豚”的吃货,在普通百姓中只占极少数,多数人还是绕不开吃屎的心障。
其实如今这样形式就很好,在自己家门做精做好,原生原味。起码不是假牛肉,注水牛肉,注胶牛肉。作为一道地方特色的招牌,吸引各地人去探险式尝吃。有着体验贵州、了解贵州、宣扬贵州的文化意义和经济推动作用,也实际促进当地旅游的发展,当地百姓能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