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台东、大光明,老台东的三大电影院

青岛的电影院历史悠久,随着年代久远、旧城改造、社会发展等多种原因,大部分老电影院已经拆除,有的改造后另做了它用,但它们留给我们的是太多难忘的回忆。

说起老影院、老剧院,老青岛人总有聊不完话题、道不尽的回忆,上个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遵义剧院与大光明电影院、台东电影院共同撑起了台东的繁华。每遇好看的片子,这里总是人头攒动,像过节一般,人们常为“抢”到一张电影票而神采飞扬……它们曾经是我们童年心目中的天堂,珍存了许多老青岛人的欢声笑语。

遵义剧院

遵义剧院罕见照片(毛卫东摄影)

好多年没找到遵义剧院的照片,今年有幸在毛卫东老师的摄影展里发现了,实属难得!

1928年在台东建了一座大型的商业市场,分东西南北四门,正门(北门)在台东三路,南门在台东一路,西门在昆明路,东门在福寺路。据《青岛指南》记载:“商业市场,为商人杨圣训等集股所建,完全为商办之市场。内部组织,除蔬菜摊贩,鱼肉市场,及洋杂货铺,估衣铺等外,并设有小戏园,落子馆、说书场等,以供一般平民工余娱乐之需”。

市场东门福寺路的东南建成商业舞台,后来改名“光陆戏院”,演出以京剧为主。1966年更名为“遵义剧院”。建筑面积2651平方米,有座位1225个,舞台设备齐全,除接待演出团体外,经常放映电影。那时候,有张票进去看电影或者是听戏也是一件很时兴的事。

遵义剧院的场地规模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它和临近的大光明电影院也总是被周边的学校和工厂包场。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遵义剧院的娱乐活动很多,因为那时喜欢唱歌,每遇演出,姐姐就会帮我搞票。在那里还真看过不少演出,霹雳舞大赛、吉他大奖赛、青岛歌舞团的演出等等。后来我就业在第二百货商店,离着遵义剧院更是近在咫尺,但却再也没有再进去过了,它拆除的时候也没看到,我已随着南仲家洼的拆迁搬到了浮山后。
照片中的同一位置就是当年的遵义剧院,时常会想起电影还未开场,就会从右边的大门洞进去,逛一逛台东市场楼,其实也就是沿着里面转一大圈,消磨一下时间。
2003年,遵义剧院随着老台东市场楼一并消失,随着台东万达的崛起,这座曾经老青岛的第二大戏院就此消失了。
台东电影院
1939年在台东镇一丁目(云门一路28号),慈光电影院建成开业,在有“大光明电影院”前,它是老台东唯一的一家电影院。因资金有限,电影院设备落后陈旧,放映影片仅限于国产影片。抗战胜利后,电影院条件仍未得到改善,当时的座椅还不是每人一座,是大长椅子,并且下面也没固定,椅子经常是歪七斜八的放着,里面看电影还能看见外面的光,百姓们戏称其为“疵毛”电影院。电影院两边是些简陋的木质楼房,但是门口很热闹,各种小贩都有,买吃的,买玩具的,摆小人书的等等,是孩子们愿意玩耍的地方。
1964年,市文化局拨专款对影院进行大修,改称台东电影院。有座席700个,影院前厅和放映大厅之间的墙是一道“东北火墙”,用于冬日在火墙里生火取暖。在冬天,尽管外边天寒地冻,而影院内却是暖意融融。放映设备齐全,能放映包括立体电影在内的各种规格影片。1966年“文革”时期曾改名为“反修电影院”,80年又恢复为“台东电影院”。1991年改造1个大厅、两个小厅及电子游戏、旅馆等。

台东电影院也是比较早的退出影院行列的电影院,记得从90年代开始就逐渐开始走向落寞。最初被改建成夜总会,后来又变成了星期八KTV。不过这家影院的隔壁倒是走出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就是后来著名的万和春排骨米饭。

台东电影院应该是我去的比较少的电影院,主要还是离着家远一些,到这里看电影,也多是因为大光明和遵义没赶上点的缘故,但记忆最深的一场电影却是在这里看的,那时八十年代末在这里排队抢到两张票,也是当时很火的一场催泪片《妈妈再爱我一次》,因为难忘,不仅仅是因为电影情节,还因为拉着好多年没再进过影院的母亲一起来看的,那也是和母亲一起看过的最后一次电影。

再次来到台东电影院的旧址,眼前的景象令人唏嘘,看来连KTV也已歇业了。门头也被分割成宾馆、烧烤店和会所等店铺,记忆里的台东电影院,真的成为了记忆......
大光明电影院

曾登上银幕的大光明电影院

大光明电影院,位于台东一路53号,建于1958年。它曾是解放后台东一路上的第一批新建筑,也是解放后青岛新建的第一座电影院,当时具有20世纪50年代的设施水平。放映设备齐全,有放映机两台,可放映包括立体电影在内的所有规格影片。

我的母亲喜欢看戏曲和电影,最早关于大光明电影院的记忆也是母亲带着我去感受到的,记得第一次带我去看的是吕剧《李二嫂改嫁》,那会还真看不懂什么意思,只是感觉电影院很大、人很多。后来看的几场电影就好看多了,《阿诗玛》、《五朵金花》,故事很美,风景更是如画一般,很多年过去,某些画面依旧会在记忆中闪现。

大光明电影院在上世纪50年代到上世纪80年代之间有过非常辉煌的时期,每天都会有排队“抢”票的场面。后来在不景气的电影市场的影响下,加之影院本身的老化及万达等新影院的冲击,致使大光明电影院客源萎缩严重。1993年改造完成3个电影厅及电子游戏等项目,2008年3月停止放映。

2014年8月31日,大光明电影院经过升级改造后重新营业。改造后的电影院继续保留大光明的名称,一半保留电影放映功能,另一半为星期八量贩式KTV。风雨六十余载,当年这座年轻的建筑如今在繁华的台东商圈之地,已是日显沧桑。

2008年改造前的最后影像
大光明电影院曾是台东最具人气的地标建筑,那时台东的中小学校多,学生也多。学校集体组织看电影,这里基本是必选之处,那时我们叫“包电影”,每到“包电影”那天都是无比兴奋。

如今的大光明电影院不知道还放不放电影,左边建筑上还有影院的名字。门前倒像是一个小停车场,冷清的场景与台东商圈的繁华显得很不协调。

时光如梭,岁月荏苒,曾经的懵懂年少,如今也已步入中年。但那些曾经的记忆始终存于内心的深处,时常像过电影般在眼前浮现,上世纪的很多年里,遵义剧院、台东电影院和大光明电影院并列为老台东的三大娱乐场所,是我们节假日最向往的地方之一。
如今,遵义剧院消失已十余年,大光明影院也早已成了KTV的领地,台东电影院更是衰败如斯。昨日特地去台东旧地拍下了三座老影院现在的景象,对比曾经的旧影,看着台东喧闹的人流。是否也在提醒着你逝去的岁月,站在原地,那些记忆也是如此的鲜活。那些年的难忘岁月,不知你还记得多少呢?
(0)

相关推荐

  • 给大家拜个晚年

    本来安排在今年春节上映的<夺冠>和<姜子牙>终于定档在国庆节,给观众们拜了个晚年.原计划在四月举办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下周正式开幕,影迷们已经抢光了票. 经历了没有电影陪伴的大半年 ...

  • 青岛的老电影院

    我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生于青岛,住在青岛,所以,对青岛的老街里很熟悉.以前家里没有收音机,更没有电视.电脑之类的,最大的娱乐就是看电影.我从小喜欢看电影,是超级电影迷,对当时青岛的电影院,如数家珍, ...

  • 大光明电影院,老台东抹不去的记忆!

    位于台东一路53号的大光明电影院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建筑,随着台东商圈的崛起,已渐渐埋没于周边繁华的闹市里.但作为青岛著名的老电影院之一,尤其是对于老台东,它承载了几代人太多难忘的记忆. 以下是蒋亮老师 ...

  • 旧影里的大光明电影院,老台东难忘的记忆!

    说起曾经的影院剧院,总有着聊不完话题.说不尽的故事.而作为老台东来说,在上个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初,台东一路上的大光明电影院与斜对面福寺路4号的遵义剧院.云门一路28号的台东电影院共同见证了台东休闲 ...

  • 消失25年的台东区,那些记忆里的老台东!

    1994年4月2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山东省调整青岛市市区行政区划的批复>,这也是青岛历次区划调整意义与影响最大的一次."撤销台东区,其行政区域并入市北区"......, ...

  • 难忘的老台东,老照片里找寻曾经的记忆

    时光飞速的在指尖流走,脑海里,记忆中,那些懵懂无知的儿时物事,在流走的时光中逐渐消失,唯有老台东,那个熟悉的名称始终在记忆的最深处..... 1994年4月2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山东省调整青岛市 ...

  • 老台东珍贵旧影,那些无法忘怀的记忆!

    时光飞速的在指尖流走,脑海里,记忆中,那些懵懂无知的儿时物事,在流走的时光中逐渐消失,唯有老台东,那个熟悉的名称始终在记忆的最深处..... 感谢王挺老师精心挑选发来的这些珍贵照片,随着城市建设脚步的 ...

  • 台东镇巡捕房旧址,老台东残存的历史标志!

    老建筑是青岛这座历史不算很久的城市的文化和历史符号,是城市文化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城市的发展,也是一个城市的记忆.对于它们的保护,应该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老台东区域,随着台东商圈的不断发展壮大,遗存下来 ...

  • TOYO东佑达:滑台销售超过30万台 内嵌式导轨滑台再寻差异化

    文/新战略机器人全媒体记者 熙文 如果谈论广义的机器人,那么滑台(直角坐标机器人)可以称之为使用率最高,也是自动化程度和成熟度最高的机器人产品.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直线滑台占机器人使用量的百分比高达40 ...

  • 商都的东路二人台

    东路二人台是一种较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形成和流传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的集宁.兴和.丰镇.商都.锡林郭勒盟部分旗县,以及河北的坝上和张家口,山西的雁北地区.因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以西流行的二人台有区别, ...

  • 商都的东路二人台非遗传承人——高乐美

    高乐美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就爱上了戏剧这一行.祖父是领戏班的,也是二人台戏班里拉板胡的,在祖父的传授下,七岁就学会了弹三弦,并学会了工尺谱(工尺谱是中国民间传统记谱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