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5类降糖药的副作用有什么区别?不吃不行?咋办?
很多糖友向药娃反映,长期吃降糖药,身体真是“伤不起”,经常出现肠胃不适、低血糖症状不说,有时还引发皮疹,体重也不断增加……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长期服用降糖药也会产生不少副作用。一些糖友看到药品说明书上一行行的不良反应就犯了嘀咕,心想这药还咋吃啊,别治病不成,反倒弄出一身的毛病!
不要担心,避免降糖药的副作用有方法!
今天药娃就和小伙伴们聊一聊,如何科学服用5类降糖药,将副作用降到最低!
首先,咱看看市场上常见的降糖药都有哪些?
口服药类: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
胰岛素类: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可根据作用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胰岛素,并将其生产为混合制剂,如诺和灵30R、优泌林70/30。
口服降糖药有哪些副作用?
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药物:如格列苯脲片和瑞格列奈片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低血糖,有时也出现皮疹及肝肾功能损害。格列奈类出现低血糖的几率比较低,副作用也相对小一些。
双胍类药物: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反应以及乳酸酸中毒,还有一部分患者会有肝肾功能损害、过敏性反应以及大细胞性贫血反应。
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片最主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
胰岛素增敏剂:如盐酸吡格列酮片等最大的副作用是肝损害以及增加血容量,从而加重心脏负担。
如何避免降糖药的副作用?
低血糖、肠胃病、中毒、贫血、肝损害……降糖药的副作用还真不少,若想要避免这些副作用,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药物: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或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的患者严禁服用。为避免其副作用产生,上述药物最好在饭前半小时服用。
服用磺脲类药物时,如果按时采用正常剂量,血糖仍然控制不好,不应盲目加量。此外,服药时要避免两种磺脲类药物联合应用,否则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
双胍类药物:最好在饭中或饭后服用,以降低消化道反应。严重贫血、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宜选择双胍类药物,以免增加出现副作用的危险。
α糖苷酶抑制剂:建议同第一口饭一起嚼服,以达到药物的最佳疗效。此类药物有碳水化合物依赖性,服用时请注意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患有胃肠道疾病、肾功能不全以及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的患者应禁止服用。
胰岛素增敏剂:肝肾功能不全和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
由于降糖药大多要在肝脏内代谢,然后通过肾脏排泄,因此会大大增加患者的肝肾负担。
虽然目前应用的药物均通过大量临床验证,肝肾功能无损伤的患者在常规用药范围内服用,一般不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但是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建议糖尿病患者1~2个月检查一次血象和肝肾功能,一旦出现问题请及时停药并进行保肝治疗,改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同时,为了更好地达到用药效果,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最好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物联合治疗。
本文由解放军第九四医院药学科陈集志主管药师供稿。
小号文章均为药娃原创或特邀作者独家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