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龙堂每日分享——《黄帝内经》之五脏相互制约!
五脏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
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
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
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译文
心脏的配合者是脉,
荣华表现于面部色泽,
它的制约者是肾。(心—火,肾—水,水克土)
肺脏的配合者是皮肤,
荣华表现于毫毛(即皮毛。人体皮肤上的汗毛),
它的制约者是心。(肺—金,心—火,火克金)
肝脏的配合者是筋,
荣华表现于爪甲(手指或脚趾前端的角质硬壳。),
它的制约者是肺。(肝—木,肺—金,金克木)
脾脏的配合者是肌肉,
荣华表现于唇,
它的制约者是肝。(脾—土,肝—木,土克木)
肾脏的配合者是骨,
荣华表现于毛发,
它的制约者是脾。(肾—水,脾—土,土克水)
中医的脏象学说
脏象学说的释义
"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脏象论》。
"脏",即指藏之于体内的内脏;
"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二者组合,脏象即为机体内脏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如张景岳在《类经》中说:"象,形象也,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脏象。"
脏象学说以脏腑为基础,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沟通,配合六腑。
联系皮、肉、筋、骨、脉及目、舌、口、鼻、耳等组织,这样人体内各脏腑、组织、器官便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按照脏象学说的理论
心与小肠相络属,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
肺与大肠相络属,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
肝与胆相络属,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
脾与胃相络属,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开窍于口;
肾与膀胱相络属,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和二阴。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它们的生成、转化和输布,必须通过不同的脏腑机能活动才能完成
而脏腑组织器官的各种机能活动,又无不以精、气、血、津液作为物质基础。
脏象学说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与五脏的生理活动有着密切关系。
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正常,有赖于五脏生理功能的平衡协调。
由此看来,脏象学说不仅要研究脏腑的形态、部位、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而且要探究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的关系,脏腑与组织器官的关系,脏腑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以及脏腑与精神情志的关系等。
因此,脏象学说中的心、肺、肝、脾、肾等脏器的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
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它不仅应用于中医学的生理学、病理学,而且广泛地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依据。
脏象学说认为人体是通过经络系统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脉、七窍二阴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内在脏腑的病变
可经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反映于外,因而观察疾病的外在表现,可了解病位之所在,分辨病邪之属性,把握脏气之虚实。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归纳,进而作为诊断。
如目赤肿痛,多系肝火为患,因为"肝开窍于目"。舌溃烂生疮,多系心火为患,因为"心开窍于舌"。在治疗方面,脏象学说是确立治疗原则,选方用药的理论依据,如目赤肿痛应清泄肝火,舌溃烂生疮应清心降火等。
最后,希望我们的分享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