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刀客云集盘锦下苇塘,可是冬天吃“冷饭”是怎么一回事
“民以食为天。”这不仅是我国的一句俗语,更是千百年的先人们总结出的真理,有了丰富的食物,百姓便可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但是在百年前的盘锦,却有一种职业根本无法好好吃饭,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从19世纪开始,由于中国黄河下游连年遭灾,黄河下游各省的百姓无法生存,于是开始被迫迁移,大量山东、直隶(今河北及周边)和河南的百姓走出山海关,来到东三省谋求生存,这就是著名的闯关东。长远来看,这一人口迁移对东北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填充了东北的人口,增加了劳动力,而且创造了很多“新”的职业。
因为闯关东的外乡人有更大的生存压力,所以他们常从事一些较为危险的工作,无论是淘金、挖参抑或是砍木,贩马,都需要冒着生命危险,自然环境的压力和盗匪的威迫,让他们的工作并不太平,相比之下,有一个工作则较为另类,虽然也是十分辛苦,但是至少安全系数较高,那就是做一名刀客,这个刀客可不是混迹江湖,快意恩仇,而是到盘锦割苇子。
今天的盘锦市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基地,被誉为是“石化新城”,但在民国时期,百姓们可不知道啥叫石油,当时盘锦最大的特色就是苇子。盘锦地处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是辽河的入海口,滚滚而来的辽河水带来了鱼虾,也带来了泥沙,大片大片的芦苇就生长在这上面。
芦苇作为一种高大的禾草,对净化污水有极强的作用,但是当时的人可不在乎这些,他们只知道芦苇可以编席子,编扫帚,花絮还能填枕头。在当时,每一片芦苇荡都有一个苇霸,苇霸都是本地较为有势力的人,割苇子的刀客听从他们的安排,苇霸指派他们工作,刀客们只要守规矩,苇霸一般不会为难刀客,毕竟不好好待刀客的坏名声传出去,下一年就没有刀客,肯给苇霸割苇子了。
割苇子的技巧有很多,首先是收割时间,一般来说,刀客们都需要半夜起床,因为冻苇子较为容易割断,其次就是工具的使用技巧,收割芦苇使用的是直头、长把儿的镰刀,由于这种镰刀很像砍刀,所以才戏称割芦苇的人为“刀客”,这种镰刀刀把尾部还会有一个圆孔,这是为了穿一条牛筋绳套在胳膊肘上,割芦苇时就可以使用肘部、肩部和腰部的力量,否则单纯用手腕的力气,没几下就气喘吁吁了。
割苇子还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比如禁火,因为苇草极易点燃,所以苇草场明令禁火,刀客们如果想抽烟,只能在晚上在房间内进行,还要有监管在一旁全程监视,这还不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最痛苦的是饮食问题。
无论是淘金者,挖参人还是木帮,他们至少都有条件吃上热乎饭菜,可是刀客们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苇草场的饭菜都需要专人配送,饭一般都是白米饭,菜是白菜炖粉条,听起来似乎伙食不错,其实这背后都是无奈,由于苇场严禁生火,所以饭菜必须外人来送,可是做饭的地方离苇场至少也有两三里路,虽然饭桶的外面,罩着棉被,可是因为气温太低,等饭菜送到苇场时,饭菜早就凉了。刀客们在苇场一呆就是大半天,早饭和午饭都只能吃冷饭,如果饭桶的保温差一点,他们吃的就是带冰碴的饭菜,刀客们真的是太痛苦了。
刀客们为了生活,吃带冰碴的凉饭也要忍受,毕竟来到盘锦,不是来享受的,而是来干活的,想一想他们的生活,再想一想我们现代的生活,我们真的是生活在蜜罐子里。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晋小舟
资料来源:1、《辽河韵》刘亚明著;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