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学总结

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

  1. 气虚证

  1)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

  2)肾气虚证:固阴煎

  2. 血热型

  1)阳盛血热型-清经散

  2)阴虚血热型-两地汤

  3)肝郁化热证-丹栀逍遥散

  二、月经后期

  1)肾虚型-当归地黄饮

  2)血虚型-大补元煎

  3)血寒证:虚寒型-温经汤《金匱》;

  实寒型-温经汤《妇人大全》

  4)气滞型-乌药汤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1)肝郁型-逍遥散

  2)肾虚型-固阴煎

  四、月经过多

  1)气虚型-举元煎

  2)血热型-保阴煎+地榆、茜草

  3)血瘀型-失笑散+益母草、茜草、三七

  五、月经过少

  1)肾虚型-归肾丸

  2)血虚型-滋血汤

  3)血瘀型-桃红四物汤

  4)痰湿型-苍附导痰丸

  六、经期延长

  1)气虚型-举元煎+阿胶、艾叶、乌贼骨

  2)虚热型-两地汤合二至丸、四乌贼骨一藘茹丸

  3)血瘀型-桃红四物合失笑散加味

  七、经间期出血

  1)肾阴虚型-两地汤合二至丸

  3)湿热型-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

  4)血瘀型-逐瘀止血汤

  八、崩漏

  脾虚证__固本止崩汤

  肾虚证__肾气虚: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党参、黄芪、阿胶

  肾阳虚:右归丸+党参、黄芪、田七

  肾阴虚:左归丸合二至丸

  血热证__虚热证:上下相资汤

  实热证:清热固经汤

  血瘀证__逐瘀止血汤

  九、闭经

  1)气血虚弱-人参养荣汤

  2)肾气亏损__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藿、紫河车

  3)阴虚血燥-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女贞子、制香附

  4)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

  5)痰湿阻滞-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加当归、川芎

  十、痛经

  1)气滞血瘀型-膈下逐瘀汤

  2)寒凝血瘀型-少腹瘀汤汤

  3)湿热蕴结型-清热调血汤加车前子、薏仁、败酱草

  4)气血虚弱型-圣愈汤

  5)肾气亏损型-益肾调经汤

  经行泄泻

  1)脾虚-参苓白术散

  2)肾虚-健固汤

  经行吐衄

  1)肝经郁火:疏肝清热、引血下行-清肝引经汤

  2)肺肾阴虚:滋肾润肺、引血下行-顺经汤

  经行乳房胀痛

  肝气郁结: 逍遥散+麦芽、青皮、鸡内金

  肝肾亏虚: 一贯煎/滋水清肝饮+麦芽、鸡内金

  经行头痛

  肝火证: 羚角钩藤汤

  血瘀证: 通窍活血汤

  血虚证: 八珍汤+首乌、蔓荆子

  经行感冒

  风寒: 荆穗四物汤

  风热: 桑菊饮

  邪入少阳: 小柴胡汤

  经行身痛

  血虚: 当归补血汤+白芍、鸡血藤、丹参、玉竹

  血瘀: 趁痛散

  经行浮肿

  脾肾阳虚: 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气滞血瘀: 八物汤+泽泻益母草

  十一、绝经前后诸症

  1)肾阴虚-左归丸合二至丸

  2)肾阳虚-右归丸

  3) 肾阴阳俱虚-二仙汤合二至丸加菟丝子、何首乌、龙骨、牡蛎

  十二、经断复来

  脾虚肝郁证:安老汤

  肾阴虚证:知柏地黄丸加阿胶、龟甲

  湿热下注:易黄汤加黄芩、茯苓、泽泻、侧柏、大小蓟

  湿毒瘀结:萆薢渗湿汤合桂枝茯苓丸去滑石,加黄芪、三七

  带下过多

  1)脾虚证-完带汤

  2)肾阳虚-内补丸

  3)阴虚夹湿-知柏地黄丸

  4)热毒蕴结-五味消毒饮加土茯苓、败酱草、鱼腥草、薏仁

  5)湿热下注-止带方

  带下过少

  肝肾亏损:左归丸加知母、肉苁蓉、紫河车、麦冬

  血枯瘀阻:小营煎加丹参、桃仁、牛膝

  妊娠病

  一、妊娠恶阻

  1)脾胃虚弱-香砂六君子汤

  2)肝胃不和-橘皮竹茹汤

  二、妊娠腹痛

  1血虚:当归芍药散

  2气滞:逍遥散

  3虚寒:胶艾汤

  4血瘀: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异位妊娠:手术为主

  三、胎漏胎动不安

  1)肾虚:寿胎丸

  2)血热:保阴煎

  3)气血虚弱:胎元饮

  4)血瘀: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四、滑胎

  肾气不足:补肾固冲丸

  肾阳亏损:肾气丸去泽泻+菟丝、杜仲、白术

  肾精亏损:育阴汤

  气血两虚:泰山磐石散

  血瘀: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五、子肿

  1)脾虚:健脾行气-白术散

  2)肾虚:化气行水-真武汤

  3)气滞:理气行滞、健脾化湿-天仙藤散

  六、子淋医学教育网 收集整理www.med66.com

  1)阴虚津亏:知柏地黄汤

  2)心火偏亢:导赤散+玄参、麦冬

  3)湿热下注:加味五淋散

  产后病

  一、产后血晕

  1)血虚气脱:益气固脱-清魂散或独参汤

  2)血瘀气逆:活血逐瘀-夺命散

  二、产后发热

  1)感染邪毒: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

  2)外感:荆穗四物汤加防风、苏叶

  3)血虚:补中益气加地骨皮

  4)血瘀:生化汤

  三、产后腹痛

  1)血虚:补血益气-肠宁汤

  2)血瘀:活血祛瘀、散寒止痛-生化汤加益母草

  四、产后身痛

  1)血虚:黄芪桂枝五物汤

  2)风寒:独活寄生汤

  3)血瘀:身痛逐瘀汤合生化汤

  4) 肾虚: 养荣壮肾汤+秦艽、熟地

  五、产后恶露不绝

  1)气虚:补中益气汤加艾叶、阿胶、益母草

  2)血热:保阴煎

  3)血瘀:生化汤

  缺乳

  气血虚弱: 通乳散(参芪归麦通吉梗)

  肝郁气滞: 下乳涌泉散

  痰湿阻滞: 苍附导痰丸合漏芦散

  妇科杂病

  一、癥瘕

  气滞血瘀:香棱丸或大黄庶虫丸

  痰湿瘀结:苍附导痰汤合桂枝茯苓丸

  湿热瘀阻: 大黄牡丹汤+木通、茯苓

  肾虚血瘀: 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

  急性盆腔炎

  热毒炽盛: 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

  湿热瘀结: 仙方活命饮+苡仁、冬瓜仁

  慢性盆腔炎

  湿热瘀结: 银甲丸或当归芍药散+丹参、冬青、忍冬藤、田七片

  气滞血瘀: 膈下逐瘀汤

  寒湿瘀结: 少腹逐瘀汤

  气虚血瘀: 理冲汤

  二、不孕症

  1)肾虚:

  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填精益髓-毓麟珠

  肾阳虚证:温肾助阳、化湿固精-温胞饮或右归丸

  肾阴虚证:滋肾养血、调补冲任-养精种玉汤

  2)肝气郁结:百灵调肝汤或开郁种玉汤

  3)瘀滞胞宫: 少腹/膈下逐瘀汤

  4)痰湿内阻:苍附导痰丸

  三、阴痒

  1)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加当归、栀子、白藓皮

  2)肝经湿热:龙胆泻肝汤或萆薢渗湿汤,外用蛇床子散

  四、阴疮

  热毒: 龙胆泻肝汤

  寒湿: 阳和汤/托里消毒散

  五、子宫脱垂

  气虚: 补中益气汤+金樱、杜仲、续断

  肾虚: 大补元煎+黄芪

(0)

相关推荐

  • 中医妇口科方歌.doc

    月经先期 1.脾气虚证 心脾两虚 2.肾气虚证 3.阳盛血热型 4.阴虚血热型 5.肝郁血热证 1.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 心脾两虚:归脾汤 2.肾气虚证:固阴煎 3.阳盛血热型-清经散 4.阴虚血热型 ...

  • 中医妇科学歌诀

    月经先期 先期气虚与血热,脾虚补中肾固阴, 实热清经虚两地,肝郁血热丹栀逍. 月经后期 后期肾虚当归地,血虚补元气滞乌, 艾附暖宫治虚寒,虚金实良两温经,芎归二陈治痰湿. 月经愆期 经乱肝郁逍遥散,脾 ...

  • 【执业医师】妇科歌诀串编!3分钟带你理清妇、方、针!(助理通用)

    小执医今天给大家送来的是妇科歌诀 主要是从病证.方剂.选穴歌诀出发 这部分内容考察次数较多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快速提分 妇科内容在技能考试占20分的分值 大家一定要把握好 针灸选穴 妇科谨记三阴交. 0 ...

  • 妇科学中常用到黄芩,明朝有一个医家武之望...

    妇科学中常用到黄芩,明朝有一个医家武之望先生,他根据<妇人良方大全>一书,自己编了一本<济阴纲目>(济阴钢目)中大约50个方子用到黄芩,甚至有处方就叫做「一味黄芩汤」,用来治疗 ...

  • 更新妇科学笔记女性生殖周期以七为单位,比...

    更新妇科学笔记 女性生殖周期以七为单位,比如二七14岁刑法规定为幼女,四七28岁左右身体各项机能最好,五七35岁,面始焦,开始长黄褐斑,慢慢步入衰老期,所以35岁也是招聘的一个年龄门槛--

  • 【西医】妇科学常用歌诀

    妇科学知识点 特别提示 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来源:雪狐狸学护理 妇产科知识点10个记忆顺口溜! 1.宫外孕歌 宫外孕 ...

  • 《圣济总录》对妇科学的贡献

    <圣济总录>,原名为<政和圣济总录>,全书共200卷,分为66门,是北宋政和年间宋徽宗赵估诏令全国名医,征集当时民间及医家所献大量方书,并出御府所藏而撰成,为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 ...

  • 【董穴】一 一部位:止涎穴 制污穴 妇科学

    编者按 董景昌,原籍山东省平度市人,早年从军,随著国民政府撤退来台湾,台湾医学家,台湾著名针灸师,是董氏奇穴的创始者. 董氏奇穴分布于全身,区分为十二个部位:手指部位称一一部位:手掌部位称二二部位: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