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柏乡」之《柏乡县洪洞移民之我见(四)》

柏乡发布 02-08 19:13

四、关于“洪洞移民”渐热引发的思考

从上面的资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自明洪武六年开始,朝廷开始有计划的从山西移民,以充实因元末的大动乱引发的人口锐减,田园荒芜,严重影响了经济恢复发展的进程。但具体到柏乡并没有多大的规模,这一点从《明史》《赵州志》到民间的记录都可以相互印证。所谓柏乡“旧志”指的就是嘉靖版,记移民内容很可能是根据口传,就像后来的《柏乡县地名志》和2000年版的《柏乡县志》一样。隆庆版的《赵州志》产生在其后,柏乡移民的资料又为柏乡名士所提供,名士的办事风格断不会敷衍了事,这才有了民间与州志相一致的记述。

另外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洪洞移民传说的规模是逐年发酵扩大的,尤其到了清朝后期,有关大槐树的传说更是风靡华北广大地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是变的光怪陆离。这个传闻是如何形成的,必有其社会历史原因,历史学者会去考证,不是我们讨论的范围。反正洪洞乐于推波助澜,到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看看你就会明白了,旅游事业的收益太诱人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京津冀鲁豫皖广大地区之所以接受这个观点,也许和清初的那些反清复明的民间秘密帮会组织如洪会、天地会等的宣传有关。到后来多数人有从众的心理,因不知其家族的来源而附会之,有些人认为攀上了历史大潮,也不辱没门庭,还有的可能是以讹传讹。

从洪洞县官方记载的轨迹看,发生在明初的移民事件,已经跨越了明清两朝长达五百多年,其间地方上也多次编修县志,却均未涉及到移民的话题。只是到了民国六年,移民事迹才见诸《洪洞县志》,这一点倒是与柏乡县关于洪洞移民的记录如出一辙,大概华北各地的情况都是这样。尤其是新中国建立半个多世纪后的2005年,在洪洞移民的声浪更是铺天盖地,其资料来源还“概不注明出处”。而且,规模之大,人数之众,涉及地域之广,令人瞠目结舌,一时间洪洞移民几乎遍布神州大地,“人数近百万”,真不知道明朝初年的山西全省能有多少人口,洪武至永乐年间洪洞一县也不过减少了五千口,这百万之众的数据是如何统计出来的!

据史籍记载,从明洪武6年到永乐15年,44年间发生移民事件共有18次。但是真正属于移民的却只有9次,迁出地也只列出太原、平阳二府以及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属平阳府管辖,史籍中没有涉及到。移民人员由无业者、无田者、贫民、流民(为避战乱而流入山西的外地人),还有犯人免罪可携妻带子的,官吏自愿申请的组成。另部分是“山西民为军者二万四千余户,悉还为民”,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复员军人,仅仅是“悉还为民”没说移民。驻军为解决后勤给养实行屯田,犹如当年的359旅和后来的建设兵团,这不能算在移民之列,以上是18次移民的成分结构。这样的群体会有这么庞大,我还真有点怀疑。

2005年版洪洞县志的高调宣传,肯定是为了扩大影响,发展旅游事业,促进经济指数提高,人们不必在意。全国不都是这么干的吗?看看我们的近邻高邑,千秋台有了,与刘秀传说有关的各种道路名称在高邑县城里也比比皆是,这不足为奇!洪洞也是这样,只是感觉规模有点过于夸大。移民大体由无业、无田、贫民、流民组成,想想有办法的话谁愿意背井离乡呢?如果移走的人数太多岂又不荒芜了原有的土地,那不就有违移民的初衷了吗?凡事都得有个度,不能无限扩大,牛皮不能吹破天,总要讲点实事求是,须知过犹不及,洪洞的宣传过矣。

但愿今后柏乡县准备修纂家谱的,或向子孙后代口述历史的人,能够多知道点山西移民的历史,对洪洞大槐树的传说也多些了解。在追溯自己祖居地的时侯,一定要慎之又慎,千万不能随风吹,那样既辱没了祖先,又遗笑后人!

(原载《柏乡轶事》)

作者简介

王朴生,1949年9月生,柏乡县龙华村人,北京诗词学会会员。中央民族翻译局退休干部。爱好历史、古诗词,热心于故乡柏乡县地方历史的探讨,编辑出版上合村《村志》及北京知青《集体户简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