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黄芪,量大泡服,容易上火,但治疗崩漏60克起,反而有良效

【作者简介】赵馨,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八年制学生。

【指导教师】郭炜,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病情回顾】患者,女,38岁,山东济南人,因月经淋漓不尽月余,前来就诊。患者自述在就诊前4个月,月经延后,曾行B超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遂未进行系统治疗,上个月因工作压力较大,量多如涌,色红有块,倦软乏力,再行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增厚,遂使用黄体酮1周,刻下月经淋漓不尽,面部肤色暗沉,贫血,自行食用阿胶,偶尔嗳气,疲劳感强,睡眠安,二便调,舌质淡红,少苔,脉沉细略滑。

【辨证论治】中医诊断为崩漏,证属脾肾两虚,遂立补脾益肾之法,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共6剂,1天1剂,1天2次,饭后1小时温服。

【疗效反馈】二诊:患者服药后反馈服用3剂后,漏下愈,故在原方的基础上酌加麦冬滋阴,以求良效。

【按语】脾主统摄,肾主固藏,脾肾亏损,统藏失职,则冲任不摄,血不循经,或崩或漏。方中白术益气偏于燥湿,黄芪益气偏于固表,柴胡升举偏于疏散,升麻升举偏于透散,当归补血活血,陈皮理气和中;《神农本草经》记载当归:'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饮之。'故酌加当归'破宿血,主女子崩中';鸡血藤、当归伍用,补血活血,其效尤著,新血得生,血海充盈,冲任调顺,月事复常;棕榈炭苦涩收敛而止血,'涩可固脱';《医碥》:'五倍涩精,敏于龙骨、牡蛎',故酌加五倍子止血;茜草凉血化瘀止血;香附理气和肝,俾瘀去则能生新,'气调则血不妄行'全方凉血化瘀,收摄止血,所以治其标;滋阴养血,寓通于补,所以固其本。

方中重用黄芪,竣补脾肺之气,加之升麻、防风的升散之性,使气得升,血得提,崩漏止。这样操作,正常人可能就会上火,但崩漏患者中气下陷,血随气下,不如此用药,不足以止血。临床需要根据患者情况,随时调整治法和处方,当病情稳定不再出血,补气和升散之品也要随之减量,避免过补上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