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故乡:农村,没落中渐渐失去的风景(二)、童年趣事的消失…..
怀念故乡:农村,没落中渐渐失去的风景(二)、童年趣事的消失…..
前一篇文章说到了,在故乡农村,石板路,农家大院,集市,学校都慢慢没落。这些都是有形的没落,还有很多无形的没落,更让唏嘘不已….
农家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变。小时候包产到户,田野间阡陌纵横,现在机械化推广,土地又开始流转,集中,这是生产方式的进步,是好事。但是旱地却基本抛荒了,原来各家各户都有自留地,自留地上种满了蔬菜,瓜果,连小河边也开辟出了一块块瓜洲,种上冬瓜等蔬菜,记得我小时候挖红薯、收豆子这些事情没少干。各家各户的自留地之间界限很鲜明,但这次回家一看,全没了,全部抛荒,农民吃菜居然也要花钱买了!主要原因是,年轻人不愿农村呆着,呆着也不愿意种地,干脆都荒了吧!
原来严防死守的自留地边界也没了,长满了杂草,刺藤,杂树,反正都不种了,还要边界干嘛?老鼠成窝,野兔乱跑,真是田园将芜胡不归?
记得小时候,上小学、初中都有个特别的假期,叫农忙假,一般十天左右,让小孩回家帮大人干活,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小时候,孩子们最愿意做的事情,一个抓泥鳅,一个捞鱼,一个钓青蛙。
抓泥鳅又分两种,一种是照泥鳅,家家户户都一个特制的煤油灯,简单的说就是铁罐上焊接上三个空心管子,铁罐子装满煤油,把灯芯插到管子里面,点上火,就是有三个火头,特别亮的煤油灯了。一到晚上,各家各户大人小孩就出门了,提着煤油灯,贴近水面,看看有没有吸着露水乘凉的泥鳅,发现有,就用特制的鱼叉猛的扎下去,泥鳅就这样扎上来了。
招泥鳅一般是在春天,刚刚春耕结束的时候,那时候,一到晚上,蛙声阵阵,青草扑鼻中,田野里渔火点点,特别诗意的农村。。。。
另外一种就是抓泥鳅,秋天过后,收割后稻田,稍微有点干,相对平整的泥土里,总会发现一个个直径一厘米左右的洞,那就是泥鳅钻泥里以后留下的透气洞,用手指慢慢的挖下去,最后再洞的尽头,就会发现泥鳅,这是我最爱干的事情了。
但是长大后回乡,我经常有去再抓泥鳅的冲动,却很难再发现有泥鳅洞了,生态已经完全被电鱼的破坏了。。。。
小时候捞鱼,一个是用老式捕鱼网兜,现在我找不到图片了,找到一个水沟,用这个捞兜堵住一头,然后用一个竹竿,从另一头弄出很大动静,慢慢把鱼往这头赶,最后迅速提起捞兜,里面都是活蹦乱跳的小鱼了。
另外一种,我们加“沉鱼”,工具用纱布和竹子做成,放上一些饵料,把他放到水底,过一段时间提起来,里面都是活蹦乱跳的小鱼小虾了。
但是,现在农村小河小溪污染太严重,再加上电鱼的经常光顾,好多小鱼都没有。
这几年在城市,我突然想起小时候的爱好,于是买了几个升级版的捕鱼工具,放在东江里,每每收获还不少呢。
再就是钓青蛙,小时候,青蛙哪是什么保护动物,遍地都是,一到晚上真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那时候,只要是男孩子都会钓青蛙,一个竹竿,一个细线,细线尽头绑个棉花团就行了。在稻田里,池塘边上,竹竿一抖一抖,带动绳子尽头的棉花团模仿出飞虫的飞行姿态,青蛙一见立即扑上来咬住不放,直接用竹竿提上来,连钩和饵料都不要。
不过现在,农村青蛙也不多了,据我估计,恐怕连原来十分之一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