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三十篇》之攒基辨再注
《辩论三十篇》之攒基辨再注
清·孟浩天
耕田的山里人 整理
【原文】
葬基,诸书言之甚详矣,未有言及攒基者。以其暂攒故也。殊不知攒非其地,则坏棺朽骨,难以移葬,而人子之心何以克安?
可不慎乎?今以安攒之法言之,一要藏风,藏风则气暖;一要得水,得水则气聚。然得水在于审局,注水为上,逆水次之,横水又次之。总要下沙逆关为妙。若顺水局要有近案兜收,不见水去方可。否则,未可以言得矣。一要坐下尊严,虽无真龙结作,亦要顶气靠托,朝对有情,堂局圆净,砂水环抱,方有风象可观。一要地上干燥,虽无真气熏蒸,亦要土质坚实,方无湿气之患。一要高筑罗围,使棺偎藏,如人居之有围墙。一要背北向南,或向东向西亦可。切不可向北,盖朔风最严,易于坏棺,不可误向,受其损伤。一要面前洁净,不可有旧塚别物阻塞胸前,拦截堂气。如此斟酌,庶几先灵暂安,而仁人孝子之心亦稍慰矣。切勿听术者之妄谈,或夺龙气,置高岗而受风寒;或就水局,置低洼而沾湿气;或单就向利,而失堂气;或半藏地下,而被水浸。凡此者不可不慎也。
【原注】
关于下葬的坟地,诸书已经阐述得很详细了,但均没有言及攒基的(所谓“攒基”就是暂时存放棺材的地方,即攒厝之地)。殊不知虽然是暂时存放棺材的地方,若风水条件太差,也很容易损坏棺木,腐烂尸骨,最终难以移葬。做子女的人又如何能够安心?
这事能不慎重对待吗?现在就说说攒厝之地的一般要求:
第一,要藏风,风藏则气暖,尸骨不受风寒。
第二,要得水,得水则气聚。然而要得水,必先审视水局,以注入蓄聚之水为上等水局,逆朝之水次之,横拦弯抱之水又次之。总之,要下沙回头逆关水口,方为吉利。若是顺水而朝之局,则务必要有近案兜收,坟前不见去水方可。否则,就不能说是得水了。
第三,要坐山尊严,乐山端庄,就算不是真龙结作,也要上有盖,下有托,后有靠,前有拦,朝对有情,名堂圆净,砂水环抱,方有吉象可观。
第四,要穴场土壤干燥,虽无真气熏蒸,也要土质坚实,才无湿气之患。
第五,要高筑罗围,使棺木偎藏于地中,不受风吹水浸,犹如活人所居之处四周有围墙一样。
第六,坟的坐向最好是坐北向南,或是坐东向西、坐西向东也行,切不可坐南朝北,因为北风最为严寒,极易损坏棺木,不可误朝其向,受北风损伤。
第七,要坟前洁净,不可有旧坟、土墩、尖石、朽木、污水、垃圾等物阻塞坟前,拦截名堂气流。
如此斟酌攒基,方能使先灵获得暂时的安宁,做儿女的人也才能稍获宽慰。切不可听信有些地师的胡说八道,为了要夺什么龙气而将棺木攒厝在高岗之上,使之受寒风暴吹;或者为了使自己尽快发财而就水局,将棺木攒厝在低洼湿地;或者为了在罗经上立一个什么吉向吉卦,而偏离天然朝向,从而失去了名堂生气;又或者将棺木深藏于地下,招致水浸。这些都是不可不慎重对待的。
【自解】
停棺待葬之棺“寄存之处”就是攒基,也要以藏风聚气为主,自然之向,且不见阳光。
记得小的时候,村里有大户人家,女人先走了,就收敛在棺材中,停棂了去供销社的路上,也就是“村址”的后面,等她男人一起下葬,将近二十年,起棂时棺材都承载不了,还是用绳子捆绑后抬走了。历史上,孝庄也停棺待葬37年。这里所说的是“停棺待葬”地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