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还在那里,但我已经远行 | 记录故乡·序

从今天起,社会学吧将陆续刊登“记录故乡”征文大赛的作品,它们来自于全国各地各个学校的大学生,作为离乡人,当他们再次回到故乡,那里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让我们一起记录故乡。本文作为序刊发。

故乡还在那里,但我已经远行

文 | 李晖偈

农历丙申猴年初八,民俗意义上的春节刚过完一半,但城市空了的街道又开始拥堵起来,刚刚经历过去一周的人口大迁徙,我们知道城市又要开始恢复自己的活力了。店铺开业了,工厂开张了,白领上班了,餐厅的服务员也人数齐整了,我们也从故乡回到了城市。

故乡,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如今似乎只生存在记忆里以及几个重要的节假日里了。我们要外出上学,我们要外出工作,我们在外定居,我们向往外乡,于是当我们还少不更事的时候,就告别故乡,成为离乡人。中国太大,当区隔被打破,当藩篱被摧毁,当农村可以去往城市,我们就被卷进这场巨大的流动性宏图里。这是一架加速运转的机器,粘附于上的群体无法脱身,我们快而心甘情愿的被某种向心力所吸附,奔向远方。

远方是他乡,是与故乡相对应的地理和精神空间,我们在新的空间里寻找生活的依靠和领地。老古话说“人离乡贱”,这并没有错。我们脱离故乡的亲情之网络,以一个“陌生人”的身份重新建构自己的生活空间、网络和原则,我们被轻视过,我们孤独过,我们也彷徨过,但我们并不想回去。因为我们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人离乡贵”,他乡有更好的学习机会,有更好的就业机会,也有更好的梦想空间,如果说故乡是给我生命的地方,那他乡往往才是实现生命的地方。“异乡人”尴尬于自己的身份,但从不后悔自己的远行。这是因为我们的基因里都有一种古老的品质,勤奋、向上。

但故乡终究是故乡,它是我们逃离不了的生命起点,我们沉淀了太多的记忆,凝结了太多的情感。所以,即使我们远行,也念念不忘那远方的山,远方的水,远方的人。所谓“情怀”,往往是对一种熟悉的或认同的情感的回味,而故乡正好是那个你一生下来就开始熟悉的场域。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故乡的情结。“衣锦还乡,古人所尚”,但那种在外谋功、回家威耀的情结现代人也未曾真的丢弃吧!我们在乎的还是故乡人,正如那个传播很广的段子所写,在北京上海是小李、小王,回到家就是李处,王局。不同的时空和精神世界里,有不同的文化原则和意义系统。在异乡我们遵循世俗的标准,而在故乡我们还是在礼俗的关照下生活。

“农村-城市”,“故乡-异乡”,“礼俗-世俗”这样的二分法当然显得过于粗糙,但似乎真有这种分隔于无形之中。有了二分法,就有不同的视角,你站在哪里,你的位置就决定了你的思维。所以返乡体文学为什么总是透露出一些哀伤?因为当我们去往城市,再回到农村,然后用城市的视角去审视农村,我们当然看到的是衰败。我们习惯了城市的灯红酒绿,我们熟络了城市的文化系统,我们再去比较农村,一切都显得破旧差就是再自然不过了。所以有些人去反驳,当我们站在农村的角度,的确农村也是在发展,也是在进步,这显然也是对的。所以,彼得.伯格说,社会学的首要智慧就是事物并非表面看上去的样子。我们不能简单的用所看的来呈现这个社会,更是要通过自己的社会学想象力去升华,把你所看的与更隐秘、更宏观的结构性力量结合起来,发现更大的意义,而每发现一层新意义都会改变人对整个社会现实的感觉。

故乡还在那里,但我已远行!我虽已远行,但对故乡的情怀还在!所以我们应该对故乡做点什么,因此社会学吧在2016年的春节推出了“记录故乡”活动。我们并不希望这只是一种情感的渲泄,作为一名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亏欠的弥补,也不希望这是一种城市视角对乡村的检讨,作为一名有智识的异乡人对故乡的情怀式的发展渴望。农村是农村,城市是城市,故乡是故乡,他乡是他乡,每一个区域每一种属性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我们甚至不能确定究竟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所以我们要做的更多的是记录,在我们有限的与故乡贴近的时间,去观察,去聆听,去把变化和发展记录下来,去把人情和世故记录下来。这种记录就是一份玫宝,它将构成这个大转型时代下的样本片断,若干年后会我们的社会史增加素材。

故乡还在那里,但我已远行!拿起笔为故乡写文章,我们可以做到。从今天起,社会学吧将陆续刊登“记录故乡”征文大赛的作品,它们来自于全国各地各个学校的大学生,作为离乡人,当他们再次回到故乡,那里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让我们一起记录故乡。

(责任编辑:李晖偈)

“记录故乡”征文
关于社会学吧“记录故乡”征文大赛,可回复“故乡”二字查询内容。本次大赛将与新华社每日电讯和网易Lofter轻博客合作。优质作品将刊登在《新华每日电讯》上,同时所有作品将在Lofter上专辑呈现。期待您的参与。
如果你愿意支持本项目,可以联络社会学吧客服小V(微信号:vsociology)为购书基金助力。购书基金累积1081.39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