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历史上的最大败招,在麦城对关羽赶尽杀绝!

所谓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西厢。现在瀚海狼山年龄越大反倒越喜欢重看包括三国在内的历史书。当然要演义和正史一起看。可以得出比年轻时多的多的想法。20岁年轻时最不愿意看的就是关云长大意失荆州,最后败走麦城身首异处这一段。觉得关公这么牛的人物落这么一个悲惨的结局。实在是落差太大。到了30多岁,有了工作和社会经验,第二次看,就知道关公落这么一个结局一点不奇怪,真是自大加一点。人得意时千万不能狂妄,而失意时也不必气馁,所谓宠辱不惊才是成事的基本心态。而再过20多年后的现在再看,却发现除了关公的心态有问题外;对手东吴的战略其实问题更大。这句话又从何说起呢?三国到赤壁之战后的基本态势,仍然是北强南弱。这在隋唐以前,都是基本的战略格局。本质上来说,当时北方的气候条件尚好,降雨量和气温都不错。
而当时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和四川盆地的开发远远不够,最关键的是人口不足。虽然三国时代是在两汉统一400年的基础上,但是由于东汉以来的疾疫定期流行,全国的人口其实是不断减少中。从西汉的4500万人的顶峰下降到东汉末年的最多1500万人。这造成除了中原,南方广大土地的人口就更少了。而在古代,人口资源是打架效果的第一要素,人多自然打群架就不吃亏。赤壁之战后,曹操已经基本统一了北方,沿着秦岭淮河一线,形成了稳定的统治区。曹操也多次试图突破这条线继续南进,但是不论是突破到长江边还是到汉中,都被赶了回来,因此急剧统一的条件显然也不成熟。此时东吴和刘备的力量都无法和曹操比。曹操的起家核心兵力是15万左右的青州兵。而东吴在赤壁大战中,最多集合了3万左右的水陆人马。而刘备的主力一直是在关羽手里,也就是1万多人。
因此赤壁之战,基本是15万对孙刘联合的4万。最终还是疾疫帮了东吴和刘备的忙。曹操失败北还后,仍然有10万以上的精锐兵力。而东吴最多扩张到4万人。刘备则先通过在长江南北折腾。从1万兵力扩张到3万左右。入西川后,再扩张1万兵力,总兵力4万左右。后来的夷陵之战,双方基本就是3万主力对3万主力。演义中的什么60万只是说说而已,因为当时把四川盆地所有的男性,除了儿童全部当兵,也找不到60万人。
也就是说在刘备入川后,刘备集团基本上是1万人入川,成功后又增加了1万人,川内一共2万主力。而留守荆州的关羽,手下也就同样2万主力军。以区区2万人镇守比春秋时代的楚国还大的面积,本身就有点开玩笑。能原地不动,守住这块土地都不得了。但关羽偏偏不满足,还想和当年的楚国人一样问鼎中原。这就是麻烦的基本面。而东吴其实相当于春秋时的吴国,他们也继承了吴国的称号。不过此时既没有称帝也没有称王,只是称吴侯。春秋末期,楚国被吴国灭过一次。这次则等于关羽统治的荆楚地区,再次被吴地人灭了一次。不过灭的更彻底。刘备集团,在大浪淘沙剩下的三大势力中,一直都是最弱的。曹操集团从一开始就非常稳固,上层带兵的除了老家的曹家人就是夏侯家。其实都是夏侯家人。剩下的都是投降的打工将领,但是因为都是后来的边缘者,反倒需要新表现,基本都很忠心。而曹操的兵员,15万青州兵。实力强、出身统一,因此很难动摇。因此“曹兵势大”,几乎是三国中用的频率最高的词之一。
其实刘备一直重用的是涿州集团,关羽张飞就是这帮人的头目。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已经把前3种人打拼下的家底都彻底败光。此时东吴再杀掉关羽,就是一步战略性的臭棋。本来还可以用关羽一大活人,同时算计掉益州集团!如何操作呢,且看下回分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