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场刺杀,后两场引发世界大战,日本人干的那次,却喜剧告终
朋友们晓得,第一次世界大战,乃因一个塞尔维亚小伙子,拔枪干掉了奥匈帝国的皇储所导致的。
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样一场在那个时代并不少见的刺杀,竟然引发空前的大战。
整整一代欧洲男人战死疆场,其惨之状,乃是欧洲人从未见过的。
所以, 一战也被认为是终结一切战争的战争。
显然,这是人们的期望。
但这种期盼,太过于浪漫。
一战结束二十年后,也就是1938年,又一场刺杀发生了。
纽约时报11月11日报道:
德国爆发了一场自“三十年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打砸抢事件……成群结队的纳粹党人攻击了犹太人的商店、办公场所和会堂。
(水晶之夜)
没错,这就是水晶之夜——
到处都是破碎的玻璃,在清冷的月色下,闪着寒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实际上,在此之前,就已有很多导火索。
驱逐犹太人,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根。
这年10月,有近2万犹太人被剥夺了财产之后,押赶到德波边界。
11月3日,一个叫贝尔塔的女孩,给自己在巴黎的兄弟寄了张明信片,诉说一家的凄苦,请弟弟寄些钱来。
弟弟赫舍尔2年前15岁时,被送到巴黎姑姑家里生活。
他身体不好,沉默寡言,接到姐姐的信件后,备极苦闷。
有人说他是求德国使馆求助的,有人说,他就是打算以死反抗的,反正,使馆三秘恩斯特·冯·拉特倒在了血泊中,两天后不治而亡。
拉特的死,纳粹们真是笑傻了。
因为,他正是纳粹为数不多的批评者之一。
纳粹们利用拉特之死,挑起久已狂热的德国人的怒火,党徒们持着大棍,冲上街着,打砸抢烧。
警察们对这一切置若罔闻……
哦,也不是无动于衷。
他们拘捕了很多保卫自己财产的犹太店主。
纽约时报记者观察到,以前发生小规模反犹事件时,纳粹总是推卸责任,说是那些不负责任的狂热分子做的,甚至推给布尔什维克分子。
但这次,这些搪塞“均不再使用。之前一进无视这些事情的德国新闻局,以及德国各家报纸,均如实报道了这些事情”。
(赫舍尔)
他们已经不要脸了,不再掩盖了,直接恐吓犹太人——
搞的就是你们!
水晶之夜以后,大规模排犹提上日程,德国人的战车,越奔越猛。
与这两起刺杀形成鲜明对比,是1891年5月11日的大津事件。
当时,俄国皇太子坐着黄包车正在日本大津游玩,却被维持秩序的警察,极端民族主义者津田三藏刺伤。
局势一度危机,日本很怕俄国人会以战争来进行报复。
他们做出了一系列补救措施。
明治天皇亲自登舰探望;
有个女的留下道歉遗书,以死代国家谢罪;
内阁还愿以大逆罪判津田三藏死刑。
终于,花了很多力气,才使皇太子消了气……
这下,可以处理津田三藏了。
哪料,大法官儿岛惟谦却认为,大逆只针对日本皇室,外国皇族,并不天然能比照处理,只可当一般刑事案件。
内阁呆眼了,我们都说好了判死刑给人家看啊……你这样搞,不怕打仗?
儿岛也怕,但他坚持认为,法律就是法律,一切都要按法律执行。
此事引发日本行政与司法机关的严重对立,列强在旁围观,看他们谁厉害。
(日本车夫)
最终,津田三藏没有判死刑,却很快在狱中因病死去。原因嘛,大概是,你懂的。
然此案使得列强认为日本的司法已经独立,已经步入文明国家行列,愿意修改治外法权……
而这是几年前伊藤博文等人想尽办法,通过鹿鸣馆沙龙美人外交,都难以达到的。
尼古拉回国后,虽然还有点耿耿于怀,骂日本人是猴子,却送了很多钱给救自己的两个车夫,直到日俄战争,都还在发放。
不过,有一个说我爱国,不要了;另一个则一直收着。
可以说,这场刺杀,对于日本而言,乃是喜剧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