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诊所管理不能踩的 5 个坑
随着近年来口腔私立诊所迅速崛起,卫生行政机关也将口腔诊所依法执业问题作为监管重点,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非法行医现象。而作为诊所的管理者切忌以身试法,小助手在这也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踩这 5 个大坑。
一、无证开业,非法经营
2015 年 1 月 3 日,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国发 [2015]62 号),推开全国「先照后证」改革的序幕,而在取得《营业执照》到申领许《医疗 机构执业许可证》之间的出现了监管空档期。诊所往往在取得了《营业执照》后,限于房租、员工等各项高昂的经营成本,冒险边办证边营业,甚至还有些执法不严的地区存在着诊所无证经营的违法行径。这些灰色地带是诊所经营者万万不可逾越的界限,君子取财有道,遵纪守法更是口腔诊所经营的基本原则。
二、病历书写不规范,知情同意不到位,病例资料不完整
诊所相比公立医院对医生的正规诊疗流程的监管力度较小,所以医生更容易忽略病历的规范书写和签署知情同意书。不论是在公立医院还是诊所,医患纠纷如同家常便饭,而一份完整的病历和知情同意书就是医生自我保护的最有力的凭证。当患者在治疗后发生不可控的病情变化,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也没有按照规定填写并妥善保存病历资料, 可能会导致医疗损害鉴定不能进行。其次, 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 但是如果没有签署知情同意书就没有证据证明医务人员保障了患者对自身病情及拟采取的医疗措施的知情同意权。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法律上对医生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十分不利,即便是患者无理取闹,医生也只能百口莫辩、有苦难言。
三、诊疗费用术前沟通欠缺
诊所收费参差不齐的乱象,也是诊所医患纠纷多发的重要原因。诊所「乱收费」、「天价看牙」等标题,也是媒体和营销号乐此不疲报道的新闻。所以作为诊所管理者,应当注意明码标价,在治疗前告知患者所有可能产生的费用以及后续治疗的费用。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做根管治疗前必须告知患者后续冠修复的相关费用,不少的纠纷就起源于患者投诉医生在根管治疗前并没有告知冠修复的高额费用,并提出诊所免费冠修复的无理要求。此外,拔牙后需要种植修复,以及种植分阶段修复的详细费用等都需要在治疗操作前与患者沟通,并通过签署知情同意书作为自身权益的保障。
四、侥幸心理,违规操作
作为口腔诊所的管理人,虽然要将增加创收放在首要位置,但是还是要恪守医学常规、严格把控适应症,做好诊所消毒灭菌,避免医源性感染。比如,虽然拔牙死亡的案例屈指可数,但是我们绝不能为了蝇头小利铤而走险,对不符合拔牙适应症的患者坚决劝退,并建议患者到配备更好医疗抢救设施的综合医院就诊。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因为一旦发生不可控制的医疗事故,将为诊所和医务人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连带法律责任。
五、恶性竞争,抹黑同行
为了倡导市场良性竞争,我们应该共同遵守市场规则,诚信经营,抵制虚假宣传,也不恶意抹黑同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上。很多医生会在接待病人时对患者早前的主治医师发表负面的评价,其实大可不必。谁的医术高超,患者心中都有一杆秤,医生只需要做到力所能及,患者自然能够感受得到。此外,医生更不该为了诱导患者消费而夸大美白、贴面等美学修复的效果,反而术前适当地降低患者心理预期,不失为一种有效避免医患纠纷的手段。
当然除了上述的这些雷区,口腔诊所管理中还有数不胜数的坑,但是如果各位管理者和牙医能够秉承遵纪守法、诚信经营、规范操作的原则,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忘记初衷,也能在诊所经营和职业生涯中少踩坑。
参考文献
1. 李刚. 我国非法牙科行医活动的调查分析和治理对策 [C]. 2019 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全国学术年会资料汇编. 2019.
* 本文为史克牙 e 汇委托丁香园约稿内容,作者周麒,转载请注明出处。仅供行业专业人士参考及交流,不代表本账号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文中涉及到的药理或实验操作过程做过验证,不视为医疗意见或建议。本账号不对上述摘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