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韦学忠:古村南曹换新貌
南
曹
古村南曹换新貌
初夏时节,阳光明媚,气候温和湿润。2020年5月15日,明光市文联组织明光市作家协会、诗词协会、美术家协会、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和摄影家协会等部分会员一行50多人,到潘村镇紫阳村南曹,开展走进“美丽南曹”文艺采风创作活动,也是市文联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
南曹的村民像欢度节日一样,不少村民很早就到了位于村庄中心的“双龙广场”,等待观看文艺演出。气氛喜庆、热烈。潘村镇主要领导在百忙中到场接待了我们。
村负责同志首先带领我们参观村容村貌,包括南曹村庄的道路、民居、古树、古井等。我们边参观边听介绍,让我们了解了南曹的悠久的历史,了解了古村的历史变迁,感受了南曹古老的历史文化,了解了南曹发展展变化,初步了解了南曹的古往今来。
南曹,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村落。相传在历史上宋金抗争时,南曹是北方的曹氏兄弟两落户当地,逐步建立、发展起来一个村落。打那时算起来,南曹已有上千年历史了,属于一个古村落。
南曹南临女山湖,北望紫阳山,文化底蕴深厚。至今还留传着“南曹双龙”、“拓木缘”、“归龙井”等一系列古老的传说。
“南曹双龙”。南曹舞龙的民俗起源于清朝中叶,传承至今。随着时代的推移,由单龙变成双龙。龙身由最初用草扎成变为由彩布制作,越来越精美。舞龙由最初的以求雨为目的变为后来的一种喜庆活动。舞龙人由起初20多人,到后来50多人。舞龙形式由简单到复杂,活泼多变,大气恢弘。“南曹双龙”已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参加全国农歌会和滁州市花灯汇演等大型比赛中多次获奖。成为潘村镇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拓(柘)木缘”。“拓木缘”是南曹一带自清末流传下来的一个曲折、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故事讲述、歌颂了一对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的精神。而这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与古拓树有关,至今在南曹仍有不少株古拓树,如今,古拓花早已是夫妻和睦、家庭和美的象征。
“归龙井”。南曹有一口古井——归龙井,传说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外甥、曹国公李文忠所掘。古井流传着一个“凤栖得龙蟠”的神话故事,弘扬知恩图报的主题,情节引人入胜……
千百年来,古村从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风风雨雨,伴随着贫穷落后一路走来,直到新中国建立后,古村才获得了新生,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但建国初期,毕竟国家基础差,低子薄,百废待兴,发展速度一度缓慢。我有几个同学家住南曹周边,我到同学家去曾几次路过南曹。直到30年前,通往南曹的还只是一条砂石路,路面狭窄,车辆只能勉强通行。当时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村民住的是瓦房,约百分之七十的村民住的草房,几乎看不到一家住楼房的村民。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南曹和全市一样,发展迈上快车道,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本次我再到南曹,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南曹。我们车子停在位于村庄中心的广场上,刚下车,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村庄中的楼房鳞次栉比,尤其是作为一个村庄还建有一个如此漂亮的广场。广场上有一个舞台,舞台后墙的顶部有南曹的标志——“南曹双龙” 雕塑。广场左侧有一个草坪,草坪上有一方型小石柱,上有“古拓园”三个大字。古拓园内有几棵古拓树,有的树龄已达800年以上,仍古朴苍劲,枝繁叶茂,似乎还在向人们讲述着“拓木缘”那动人的爱情故事。广场右侧,有石桌、石凳,这些石桌、石凳都是过去用过的石碾、石磙等旧石器摆放的,彰显传统的农耕文化。
南曹道路平坦,绿树成荫。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村民住的是楼房,美观漂亮。水泥道、自来水通到每家每户,有的村民家的门口停有小汽车。村民的生活条件和城里人几乎已没有区别。
除了村容村貌的变化大,我感到变化大的还有村民的精神面貌。参观村容村貌后,市、镇、村的文艺工作者们奉献出一台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节目的主题是歌颂祖国,歌颂伟大的党,歌颂新生活,讴歌新时代。传统节目双龙舞,龙腾虎跃,大气磅礴,彰显了时代的特色。南曹的中青年妇女跳广场舞,动作是那样的规范、娴熟,说明她们平时开展文艺活动已经是经常化。一位当地盲人歌手,一曲“双脚踏上幸福路”,歌声高亢、浑厚,热情、奔放,满载幸福和自豪,唱出了当代农民共同的心声,反映出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到场观看节目的南曹留守老人们,个个衣着整洁,笑逐颜开,春风满面。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的,如今生活条件好了,生活质量提高了,人的精神面貌的确不一样了。
南曹是明光市农村的一个缩影,我对我们明光市农村的发展变化感到无比自豪!
编辑:董祖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