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傅守乾:永远的张贤亮

2014年9月27日,张贤亮因患肺癌走完了人生的最后路程,在他亲手打造的西部影视城里去世,享年78岁。看到这个消息,我也为之感叹唏嘘。或许是因为我看了他不少作品,或许是我和他有一面之缘,或许因为我俩是同乡。
2010年9月30号,我在宁夏西部影视城见过他,那时候他看上去非常健康。一开始我没发现他,同行的一个朋友告诉我:“看,那不是张贤亮吗?”我一看果然是他,他穿着米色休闲西服和浅蓝色牛仔裤,后背上背了个背篓,背篓里是一个三、四岁左右的孩子。他手指着他面前那带着浓郁西部风情的一群建筑,正在兴致勃勃地向游客们介绍着影视城的一处景点。我急忙赶过去,想听听他的介绍,没想到已经结束,他上了他的驴车,走了。我追上去抢拍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他坐在驴车的前排,两个30多岁的女的抱着刚才他背的那个孩子坐在后排。驴车装饰的像个花轿一样,花色的顶,上黄下绿两道荷叶边,红色的车帘,前面还有两朵大红花。车有一个人赶着,缓缓而行,一直开到影视城一角的一个四合院才停下来,三个人走了进去。在门口,我犹豫了很久,真想走进去和他面对面的交谈一番,也许是性格使然,最终我还是没做那个不速之客。
如果你不看他的作品,对他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你是不会相信我所看到的74岁的他用背篓背着孩子,带着两个年轻少妇在众目睽之下招摇过市的。
出于好奇,我找到了一个影视城的工作人员,向她打听张贤亮的消息。她告诉我,那个小院子是张贤亮办公和休息的地方,也是他在影视城的家。我好奇地问起了小驴车和那个孩子,她说小驴车是他在影视城的交通工具,孩子的事她说她不知道(后来听说那是他的养女)。同行的朋友催我快走,带着遗憾我离开了影视城。
张贤亮,江苏省盱眙县人,特殊的经历造就了他的大器晚成。40岁以后成为国家一级作家,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主席等职,并连续六届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张贤亮说:“我要让世界有了我而变的不一样”这个敢于让世界变的不一样的人,小小年纪就与常人“不一样”:自小受中国古典文学熏陶,中学时代开始广泛接触俄罗斯文学和法国文学作品,并尝试文学创作。1957年,这个热血青年又开始了他“不一样”的人生:因为发表《大风歌》被划为“右派分子”,押送农场“劳动改造”长达22年。1979年平反恢复名誉后,他的“不一样”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创作激情如井喷,先后发表了大量作品。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灵与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说《河的子孙》《龙种》《土牢情话》《无法苏醒》《早安朋友》《浪漫的黑炮》《绿化树》《青春期》《一亿六》等;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接着,他的作品有9部小说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包括《牧马人》《黑炮事件》《老人与狗》等。其作品被译成3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成为当年中国那个时期最具影响力的著名作家之一,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
至今记得《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第一次见到大海的狂喜与激动,她身边的一个渔民冷冷地回了她了一句话:“天天在这里,没发现哪里美!”看来,“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号称西北影视城的地方,原来就是明清时代所建的边防戎塞。1961年,还在劳改中的张贤亮被释放到农场去做农业工人,因为骨瘦如柴,没有劳动能力,当时的村书记就给他安排了看管菜窖的工作,张贤亮后来回忆说,他只有一个脸盆,用来洗脸、洗脚,也用来做菜,但因为没有盐,更没有油,每天做白菜吃的日子让他几乎没办法生存下去。善于自我安慰的他把这样的生活和在监狱里比,感到很满足。但是既然有了一点自由,不能安于现状,于是他找到农场的场长,场长告诉他,一直往南走有个集市,你可以去那里赶集,那里可以换盐。就这样张贤亮踏上了令他永生难忘的赶集之旅。“那一天,没吃早饭,在贺兰山下走了一上午,正是饥饿难耐的时候,忽然远远看到在荒漠和鹅卵石的沙砾之中,突兀的出现了两个巨大的土城堡。”当时那里是一片狼藉,荒凉、萧瑟、凄凉。但是张贤亮用他那“不一样”的视角发现了这里原始、质朴、粗犷、雄壮的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把这里介绍给电影界,在这里陆续拍摄了《红高粱》、《牧马人》、《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等百余部影视作品。九十年代初,张贤亮在这个没有水、没有路、没有电,甚至没有任何植物的一片废墟上建立了占地面积0.7平方公里,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的西北影视城,并且3年还清全部贷款,步入了良性循环,成为5A级景区,做成成功的文化产业。易中天教授在参观了影视城之后写道:“旷野一堆土,居然八阵图,提刀写世界,仗剑走江湖,大隐何妨市,立言未必书,壮哉镇北堡,真是不含糊!”
文学界很多人说,张贤亮自己也说,他是中国第一个写性的人,中国第一个写饥饿的人,中国第一个写城市改革的人,中国第一个写中学生早恋的人,中国第一个写劳改队的人,中国少有的作家下海成功的人。这是他的特殊经历而铸就的,如果没有22年的“劳改队”生活,没有被打成“右派”所受到的屈辱,没有早期对外国文学的喜爱和研究,没有他的40岁前的饥饿和性压抑。他是不可能写出那么多好的作品的,不可能成为中国的那么多“第一”。他对饥饿的感受是,因为极度虚弱而没有了呼吸,朋友给送到太平间,他醒了,从太平间爬出来;他对女人的感受是:“世界没有女人便不成其世界,如果我在摇篮中发现这个世界没有女人我一定在摇篮中就自我窒息而死。”在生活中,有人说他是一个大“玩”家,有人说他情人多,作家叶开说:“他是一位趣人,浑身故事,游戏人生而有大情怀。”这就是张贤亮,一个让世界变的不一样的人。

在三界外采访斯琴高娃

2019年6月,著名表演艺术家斯琴高娃主演的百部精品微电影工程"中国画 画中国"之《三界外》在明光市拍摄,因为她曾经主演过由张贤亮小说改编的电影《老人与狗》,我特地前往拍摄现场去采访她,恰巧遇上著名作家刘玉龙先生也和她在一起,在拍摄间隙,我和他们聊起了张贤亮。他们说,张贤亮是一个非常直率的人,说话、办事从来都是直来直去,不掩饰,不做作。在《老人与狗》的拍摄现场,他经常直言不讳的发表与众不同的个人见解,全然不顾他人的感受,虽然导演谢晋和男主角谢添当时已经是大腕,女主角斯琴高娃也是小有名气,但是他说话似乎旁若无人。好在谢晋、谢添和高娃他们都读过他的作品,了解他的特殊经历和性格,也都能够谅解他。高娃说,因为他是小说的作者,对作品的理解更为深刻,所以他的意见很多地方都是对的。玉龙先生还和我说起了一件奇事。《老人与狗》热播以后,特别是在获得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十佳影片奖”之后,那条狗和狗的主人也有了名气,有很多人慕名前去参观,也有人带着自己的狗去找那条狗配种。但是遗憾的是,狗的主人是一个变态的杀人犯(甚至传说那个狗还吃过人肉),后来因为他在电影中饰演了一个群众演员和做替身演员而导致电影的停播。据说张贤亮听说以后曾经大发雷霆,怒骂那个狗的主人。我和高娃老师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事,感性的高娃老师非常惊讶,连声问拍电影的时候那个狗有过吃人肉的经历吗,得到玉龙先生肯定的答复说没有,高娃老师才长舒了一口气。
几年前我去盱眙,朋友送我一本政协出的刊物,上面有一篇张贤亮的文章,我才知道他是盱眙人。据史料载,1932年之前,明光之大部分地域属盱眙县管辖,所以,我和张贤亮也算是老乡。我在杂志里看的张贤亮的《故乡行》一文,便迫不及待地看完了这篇文章,我想知道,这样一个大作家是怎样写故乡的。他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写了吃龙虾的过程和感受,果然把吃龙虾写的活灵活现:“未见其形,龙虾已先声夺人,待端上桌,果然气度不凡。”“火红的一脸盆龙虾成群结队地岸然而至,居于群肴中央,首先就取得轰动效应,叫人看着就热闹喜庆。主人教我丢开筷子用手抓,两手一掰,吮其壳中之肉,我一尝,确实名不虚传,鲜美异常。手上虽戴着塑料手套,但与大脸盆配在一起,仍不失粗犷豪放的野趣,让一桌人都撇开斯文,活跃起来。”接着他写了游览明祖陵:“明祖陵即使在水下浸泡了近三百年,出水后仍气势恢宏,残存的石雕石刻石人石马石道都表现出开国的马上皇帝的雄风。”这些都不是他故乡行的主题,最后一部分他写了祭祖的一段文字,这才是他的主题。“愧对故乡的山水,我来亦匆匆,去亦匆匆,目的性很强,就为了重修祖坟以纪念父母,心无旁骛,盱眙其它的名胜也没时间和心情去游览了,只看到祖坟所在地古桑乡的一小片田野。”百善孝为先,大作家也和我们凡夫俗子一样,张贤亮在家乡的土地上做了让自己心安的的一件大事。他将荒冢整修一新,并从河北订做了一块大理石碑立在前面。“我从坟关抓了一把土带了回来,仿佛今后不管我走到哪里都有一根虚线连接着我和这里的土地。同时,我也比过去安心了一些,好像我为父母做了些让他们高兴的事似的。”如今,张贤亮自己也驾鹤西去了,他的妻子说,要在西部影视城建一个博物馆,要把他的骨灰安放在那里。看来他和他的父母要永远的分居两地了,好在他已经为此做了努力,我想,整修荒冢的那一天,他可能也想到了他的百年之后了吧。
他的离去,让众多文友为之痛彻心扉,有的亲临追悼会现场,有的发去唁电。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悼词比较准确地表达了大家的心声。他说:“文坛失去贤亮,应是痛失;我失贤亮,其痛有过文坛!贤亮是我人生的挚友,此时此刻,痛彻我心。我深知他所经历的那些磨难,他文学的才气和勇气,他的坦率、憨厚与好胜,他内心的种种冲突;我还知道他带着哪些心愿与遗憾走的。我只能默默的说,贤亮,放下心走吧,你已经完成了自己,因为你的笔、你的人物、你自己,真实和无情地记录了时代;对于作家来说,谁记录了时代,历史一定记住他。”这席话,对于张贤亮来说是当之无愧的,他记录了一个时代,历史将会记住他,他是永远的张贤亮!
图片:网络
编辑:董祖芹
(0)

相关推荐

  • 荒凉的古堡【散文|文友佳作推介】

    作者简介     刘文军,网名"好望角".中国徒步网理事.国际古道网理事.大话哈尔滨网站专栏作家.喜欢旅行.摄影,出版游记<边缘旅行>(入选"2016年十大旅 ...

  • 【冬日阳光,拾零】

    散文随笔 文 / 夏梓言 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做值得做的事,去读想读的书. 这个寒冬对我来说,是不平常的,特别是临近年关. 电影<黄金岁月>就要公映,对某些人来讲,这只不过就是一部电影,娱乐 ...

  • 他妈的文学,狗日的爱情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估计路遥一生都在怀疑这句话.用陕北话说,书中有他大个锤子! 路遥一生潦倒,上大学前靠家里,上大学后靠的是林达,林达是北京人,家里境况好,在经济上给了他很多接济, ...

  • 《张贤亮主题摄影作品展示专辑》(电子刊)第一期

    张贤亮在西部影视城谈文学创作(摄于2001年4月) 今年9月27日,是张贤亮先生逝世五周年纪念日.视觉宁夏网拟编辑出版<张贤亮主题摄影作品专辑>,并于6月12日发布了"张贤亮主题 ...

  • 推荐 | 傅守乾:月影月牙湖

    月影月牙湖 文/傅守乾 摄影:吕仲平 在老嘉山脚下,有一个美丽的湖泊,叫月牙湖.月牙湖是她和他起的名字.她姓韩,酷爱诗词歌赋的母亲引自于明朝朱高煦的诗<感兴>中的"寒月照绮窗,囧 ...

  • 推荐 | 傅守乾: 玉带锁蛟龙

    用我们的故事 让世界爱上明光  玉带锁蛟龙 文/傅守乾 起伏.逶迤的黄寨草场被绿色的草.彩色的花.挺拔的树装点的五彩缤纷,成群结队的牛羊掩映在茂密的草丛中,黑白相间,各得其所.更有那凑热闹的一只只白鹭 ...

  • 推荐 | 傅守乾:神秘军火库

    用我们的故事 让世界爱上明光 神 秘 军 火 库 作者 | 傅守乾   随着老嘉山一带风景区的开发,驻扎在老嘉山深处的原83506部队和"245"军火库的秘密也应该逐步解密了.笔者 ...

  • 推荐 | 傅守乾:丰乐亭里享丰乐

    丰乐亭里享丰乐 文/ 傅守乾 2018 ,仲夏,当年文艺宣传队老朋友的聚会再次在滁州相约.花博园的鲜花让每个人都醉在其中,影视城逛了一圈,人工再造的景点倒是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有人建议再去醉翁亭,多数 ...

  • 推荐 | 傅守乾: 十里长相依

    用我们的故事 让世界爱上明光  十里长相依 文/傅守乾 山依着水,水依着山,因为山层峦叠嶂,神秘朦胧:水依着山,山依着水,因为水溪流淙淙,清纯可人:树依着山,山依着树,因为树俊秀挺拔,郁郁葱葱:藤依着 ...

  • 推荐 | 傅守乾:洪武醉大地

    用我们的故事 让世界爱上明光  洪武醉大地 作者:傅守乾    编辑:董祖芹 第一个发现朱元璋睡在老嘉山的是文联主席任亚弟.那天我们一行数人在老嘉山采风,车子驶过迷人的山水画廊--"十里长相 ...

  • 推荐 | 傅守乾:享受火车

     享受火车  文|傅守乾 2019年10月14日夜11点34分,伴随着K48次杭州至齐齐哈尔列车从明光火车站徐徐开出,也就宣告了百年津浦铁路的明光站暂时停止运营.十个月后,明光火车站将会以一个崭新的面 ...

  • 推荐 | 傅守乾 : 桂花缘

    桂 花 缘 文|傅守乾 一年前,朋友送了我一盆桂花,不知什么原因,叶子逐渐枯黄,我想尽千方百计挽救它,但依然未能奏效,我依依不舍的拔掉了它,换上了其它新花. 我对它的眷念缘于那个秋天,源于它的不争艳, ...

  • 重点推荐:明光本土作家傅守乾散文集《明光风》

    明光作家推荐 把你的时间交给阅读 那是一个扑朔迷离.绚丽多彩的地方, 那是一个藏在深闺人未识.轻撩面纱世界殊的地方. 新 书 推 荐 傅守乾 作者简介: 男,笔名:傅凡.马雅.大学文化.安徽省明光市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