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稍冷清一周以后,上周的新车又开始热闹起来,其中包括两款重磅车型。一个是ARCFOX αT,这属于北汽新能源的重大转型之作,看点也着实不少。另一个则是第七代伊兰特,这也可以视为北京现代“复兴”的关键车型,各方面看也十分靠谱。至于MG领航,虽然本质上只是名爵HS的中期改款,但变化不小,增配降价的举措也值得肯定。关键词:ARCFOX、高端、麦格纳、德·席瓦尔、480KM/653KM/600KM、终身质保北汽新能源曾经是多年的“纯电一哥”。不过大家都懂的,它能获得这个“一哥”有多重原因,包括车型定位低、共享经济、高补贴时代等等。伴随着这一切的过去,北汽新能源的“下滑”也不可避免,转型也势在必行。当然,北汽新能源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一直在布局转型之作,这就是它的ARCFOX。对于ARCFOX这个名称,不少人感觉有点晦涩。卡叔一直以来,也很抵触这种全英文的商标或车名——非常不利于传播推广。人们连名字都记不住、念不好,又何谈向人介绍或咨询呢?好在,它现在有了一个中文名,叫极狐。而ARCFOX本身,也是北极+狐狸这两个英文单词的拼接组合。所以,以后大家就把这个品牌叫极狐吧!至于车名,就更“搞”了——不光有英文字母,还有希腊字母。好在,但凡有初中文化的人,应该也都认识,念起来也还顺口:阿尔法T。对于极狐这个品牌,北汽新能源的包装路径有点效仿蔚来——先弄一个很“猛”的跑车(ARCFOX GT,超跑范儿,加速2.59秒)吸引眼球(但从未打算卖)。之后,再拿出个“靠谱”的走量车型,这就是αT。到底该怎么看这个车,许多人心中可能也没个准谱。卡叔个人认为:至少要比一个凭空出世的新势力要靠谱。而且ARCFOX αT,也有不少“背书”。例如它的设计是由德·席瓦尔操刀的。说“教父级”人物可能有点夸张的,但德·席瓦尔作为多年大众集团的设计总监,江湖地位还是不可小觑的。具体到ARCFOX αT,就如同大众的产品一样,没有惊艳,但还算规矩、耐看。保时捷范儿的前脸也谈不上模仿——毕竟只是“范儿”,而且类似的车并不少。内饰倒是有些许看点,那就是它那个超大的横屏。20.3英寸从数据上看好像还不夸张,关键是它的比例——完全是长条形的,差不多与目前主流的两个大横屏相当。三个大屏幕、悬浮式中控等等,也都是目前时髦的设计。机械层面也有背书,那就是与麦格纳合资,车尾上还有“北汽麦格纳”的标识。从实际的表现来看,也算是靠谱的。对于这种纯电平台的车,很难去论它的级别——它们的轴距现在动不动就2.9米以上,宽度也动不动超过1.9米。从大类来看,ARCFOX αT大致可以算“大紧凑型SUV”,比蔚来ES6要略小,比天际ME7又略大。最登对的,应该是广汽新能源的Aion LX。刚好它们的背景也相似,都是传统厂商推出的纯电平台新能源车。所以毫无悬念,它的车内空间很大,后排绝不输给燃油的中大型SUV。ARCFOX αT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某些细节配置很“猛”,有点豪华车的做派。例如它的电动调节方向盘和方向盘位置记忆是标配的,这在同级车里少见(蔚来都做不到)。还有它的驾驶辅助,包括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交通标识识别、自适应远近光大灯,都是标配的。车机智能层面,手势控制、人脸识别等等,也都标配。常规舒适配置上,皮座、全景天窗、座椅加热、座椅记忆等等,也全都标配。功能层面,远程启动、电池预热、感应开启电动后备箱也是标配。看得出,作为后来者为了“居上”,北汽新能源还是挺“下本儿”的。如果它最终表现真的靠谱,将不失为一个挺不错的性价比之选。关键词:第七代、伊兰特、第三代i-GMP、Sensuous Sportiness设计、Parametric Dynamics设计用“史上关注度最高的伊兰特”来形容此次上市的第七代伊兰特应该不为过。这可不是因为北京现代的营销工作做得好,而是这款车的设计如很多网红车一样,确实是“自带流量”。光设计的专属名词都一大堆,让英语不好的卡叔只能是不停地“复制、粘贴”。话虽如此,伊兰特在设计层面也并不是一致的“好评如潮”,相反争议声并不小。与很多人聚焦在车头、前脸不同,卡叔现在还在慢慢适应的是它的腰线和车尾。要放在过去,卡叔对于这样“过头”的设计肯定是持保留意见的。然而对于伊兰特却例外——我认为对于当下的韩系来说,这样的设计是很有必要的。原因有三:第一,当下的市场“吃这套”。这已经有大量的事实证明了。你认为是购车群体年轻化也好,觉得大家看腻了四平八稳的家用车也好,总之这种“过头”的设计在当下的市场很吃香。第二,对于韩系来说,现在抓眼球、当网红,远比“中庸大气”、“主流美观”这些重要得多。第三,伊兰特的这套设计,总体上肯定是OK的。觉得它“帅”、“酷”的人,要远比觉得它“另类”的人要多得多。不过细节设计上,卡叔也有持保留意见的地方。例如副驾位置的那个把手——一辆主打1.5L的家用车,有必要这样吗?难道还怕开太猛了让副驾驶扶着方便?还有方向盘依然延续伊兰特家族的传统:只能上下调节——这与座舱浓厚的驾驶氛围太不搭了。关于内在,很多人下意识会把伊兰特去与起亚K3比。常规看,它们确实应该像索纳塔、起亚K5那样互为兄弟。不过对于这一代的两款车,卡叔觉得还是稍有区别。起亚K3基本上还是属于上一代产品的延续。虽然也是换代,但设计的革命并不算彻底。例如宽度、轴距以及宽高比都没有变化。伊兰特则不同。它的宽高比明显更大,轴距也加长了,因此整个车身比例与领动、乃至K3都不一样。这种低趴风,也更符合当下以TNGA(平台)车型为代表引领的潮流。这也是为何我们发现,官方对于伊兰特会反复提及“第三代i-GMP”,而对于起亚K3却从未提及的原因。从实际的表现来看,伊兰特也更明显能体现出第三代i-GMP的特点,包括稳定性、NVH等等。因此如果较真的话,虽说伊兰特和K3在整个现代集团来说都属于新一代A级车,但从平台技术或设计理念上看,伊兰特确实要新“半代”。市场格局没什么悬念,伊兰特当然是用来替代领动的。另外还有个细节,即领动在9月份的销量大幅度减少——这很可能预示着它将“退出江湖”。也就是说,北京现代很可能在产品策略上有一个比较大的转变,不再像之前那样玩两代同堂、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这可能也是伊兰特这个名称回归的原因之一——从今往后,现代这个级别的车就叫伊兰特,换代了老款就停掉,而不会“X动”、“Y动”、“Z动”让人傻傻分不清了。大家关注的价格其实并无太多悬念——基本符合预期,即不会像之前那样过高的指导价然后超大的优惠。自动挡起步,9.98万元起,这是历史上的“X动”没有过的。当然也不必过分惊喜。9.98万元的车款基本上属于“只适合跑滴滴”的丐版。家用车购买,基本上还得11.28万元的精英版起步。不过即便如此,它也比11.98万元的领动精英型配置更高,当然也高于10.98万元的起亚K3新锐版。其实无论高也好、低也罢,意义都不大。这类车,包括丰田、本田的“牛车”在内,不优惠是不可能的。所以最终的性价比,还得看终端价。总之,从产品力到产品策略,伊兰特这回都挺靠谱。北京现代的“复兴”大计,会不会将由第七代伊兰特打开局面呢?关键词:第三代家族前脸、运动范儿、湿式双离合、增配、官降、9.98万MG领航直观感觉像是一颗全新车系。官方的宣传攻势也着实不小。但其实,它本质上只能算是之前名爵HS的一次中期改款——而且变化仅限于前脸和尾部。像很多中国品牌习惯在中期改款时大动干戈的内饰,MG领航相比名爵HS则几乎没有变化。不过,由于换了一个新名字,而且是中文名字,领航的关注度一下子就高了许多——至少相比之前的HS是这样的。名爵6、名爵ZS的成功,让名爵品牌提气不少,也显现出上汽运作双品牌战略的成功。然而在紧凑SUV这一级别,名爵应该说是“未达预期”的。至少HS的表现,只能算是“凑合”,与同平台的兄弟荣威RX5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前九个月,HS卖2.55万辆,荣威RX5卖12.28万辆)。因此在RX5的中期改款(PLUS)上市后,也轮到了名爵HS。只是这一次,它连名字都换了。单从外观看,MG领航相比名爵HS的变化幅度还是挺大的。这主要是名爵第三代家族式的前脸实在是太有辨识度了,而且与第二代的前脸完全不同。这个正梯形的大嘴好看吗?见仁见智吧,至少卡叔还在适应过程中……内在层面最大的变化,与荣威的同类车型一样,主要是1.5T版本的双离合变速器由之前的干式变成了湿式。别小看这一变化,这算是解决大问题了。从实际表现来看,这款新的7速双离合,也确实是非老款的表现可比。理论上,它的耐久性、可靠性也更让人放心。中期改款最大的看点当然还是增配降价,领航总体上也没让人失望。新增了一个9.98万元的入门款倒是并不太值得关注——如此丐版的车款,应该也仅适用于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以值得关注的主流车款——11万+的自动版入门款为例,新款降了4000元的情况下,配置多了12.3寸全液晶仪表、驾驶座电动调节、全LED大灯,再加上车机的升级(多导航、车联网、OTA等),性价比的提升算是妥妥的。横向比,最好的参考系当然是自家的RX5 PLUS(兄弟车,热销)。领航11.58万的车款与RX5 PLUS 12.28万的车款,价格低7000元的情况下,还多全液晶仪表和真皮方向盘。因此对于MG领航来说,性价比已无太多问题,接下来就看市场对于这个“第三代前脸”的喜欢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