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湾海战的大捷无疑更为彻底和全面,日方已无法补救全面的战败
著:H.P.威尔莫特
译:马哈拉什维利 何国治
美军在莱特湾海战和太平洋战争中的胜利,从总体来讲要归功于美国巨大的战略纵深。历史上几乎没有哪个政权是被海上力量击溃的,而被一个跨越大洋的海上力量击败的政权就更少了。能跟美国跨越整个太平洋并把战火烧到对方本土相提并论的,恐怕也有只有西班牙人摧毁阿兹特克帝国(Aztec Empire)了。
美国的用兵原则显然是以它的综合国力作为支撑的,其制胜的根本在于强大的海空力量。美军的海空力量在1943年11月这一比较合适的时机,乘着战争的浪潮,跨越了整个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战区。此时距离日本偷袭驻扎在珍珠港基地的美军太平洋舰队不超过两年,考虑到此后发生的各大战役以及莱特湾海战,值得我们注意的并不是美军所犯的错误和蒙受的些许失败,而是在这之后一切似乎都回到了正轨。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1941年至1944年间美国海军的巨大扩张。在珍珠港遇袭之时,美国海军只拥有7艘舰队航母和一艘护航航母,而当时间推进到1944年10月1日之时,美国海军拥有12艘舰队航母、9艘轻型航母和65艘护航航母。另外,还有8艘舰队航母和10艘护航航母会在战争结束前投入现役。真正令人称赞的是在此过程中,美国海军在专业精神方面没有丝毫的懈怠,这一点我们很容易忽略。
在1941年12月至1945年9月之间,海上作战的样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逐渐累积的改变具有深远的意义。雷达、TBS 无线电语音传输、舰炮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能够摧毁岸基航空力量的大规模航母战斗群及两栖突击力量的革新形成了深刻的变化,这些都与莱特湾海战紧密相关。美国海军在这些变革的浪潮中走在了最前列,不仅与变革同行,还勇于面对这些变革带来的挑战。
莱特湾海战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点在于美军航母编队在军事行动中极高的战斗效率,这一点对1941年的美军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虽然无法被证实,但是有一点我们应当留意,那就是对美军的航母编队来说,1944年10月的这一天战事过于吃重。所有研究10月25日美军空中作战的人都必清楚出一点,那就是美军击中敌方目标的数量以及敌方单位的损失数据很可能没有统计全面。因为美方并未预料到日方参战飞机的数量、这些战机的抵抗能力以及日军防空火力的效率。我们从之后两天的战斗结果中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舰船和水手在长达三周的时间里持续保持战位,无论昼夜都要进行冗长的行动,这让他们备受疲惫的煎熬,直接导致了在10月25日的行动当中,返航的人员数量减少。
不过即使在这样集体疲乏的大环境下,美军航母舰载机还是击沉了三艘日军航母和一艘驱逐舰,它们和其他友军部队在恩加诺角共同击沉了一艘航空母舰和一艘轻巡洋舰。与此同时,美军的护航航母在萨马岛附近海域击沉了三艘重巡洋舰。但这些言论自然为那些持反对观点的人敞开了大门:如果这样一支劳累、疲乏的空中力量都能给日方造成如此重大的损失,那么日方遭遇了一支生龙活虎且没有被长期的军事行动拖累的部队,损失到底会有多大呢?不过,这就是事物的悖谬性。
与过去373年中的海上胜利相比,莱特湾海战的大捷无疑更为彻底和全面,但只有少数人真正理解这场胜利的体量和程度。不论是风帆时代,还是蒸汽时代,歼灭战基本是纯军事领域的事,而且其中很少包含海上战斗。但是莱特湾海战应当被纳入歼灭战之中,理由有四:
一、日军舰队被彻底摧毁,剩下的日舰最多只是一些辅助性船只,缺乏真正与美军抗衡的能力;另外日舰被削减的速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二、日方海军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被美方吞没,美方声称在日舰编队上空以及空袭机场之时,共击落了1559架日军战机。其中,美军对地面机场的空袭贯穿整个军事行动。日方的海航与陆航被贬为防御性角色,但这些“绝望的武器”却是他们的唯一希望。
三、日方的护航舰艇和商用船舶,由于缺乏支援和掩护,在接下来几个月的战事中,也被逐渐消灭。
四、美军获胜的结果,在别处也提到过,便是进入西太平洋后肃清了多个岛屿并切断了连接日本本土与南方占领区的运输路线。这是美军获得全面胜利的一个重要保障。虽然这些导致胜利的因素无法被量化和定义,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盘点此战之后日方幸存的作战单位,来深入理解美军胜利的程度。
在1944年11月,单单航母舰载机就取得了如下战果,它们击沉了:来自小泽北方部队的驱逐舰“若月”号和“霜月”号;来自栗田舰队的驱逐舰“浜波”号、“长波”号、“岛风”号、“秋霜”号、“冲波”号、“浦风”号,重巡洋舰“熊野”号,战列舰“金刚”号;来自南方部队和其他支队的驱逐舰“曙”号、“初春”号和重巡洋舰“那智”号。总计击沉1艘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10艘驱逐舰外加2艘潜艇。
美军在巩固胜利成果并不断改进战术战法的一个月中便取得了这样的战果,而这些战果只是从侧面反映了参与莱特湾海战的日军舰队的损失。那些来自其他舰队的零散单位,如护航舰艇、巡逻舰艇、扫雷舰、两栖登陆舰船等等,也必须被纳入其中。留下来防御菲律宾的舰只总共有5艘战列舰、6艘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10艘驱逐舰、4艘护卫舰和8艘潜艇。在这36艘舰艇当中,至少有27艘被击沉。只有9艘舰艇撑到了日本投降,日方声称其中有两艘重巡洋舰已经失去了战斗力,所以实际上一共有7艘舰艇活到了日本投降。我们能从这些声明中窥见两件事:
第一,10月25日美军获得的绝对胜利,风头盖过了美军在下一阶段获得的胜利。美军于11月在菲律宾附近海域获得的胜利,相较于莱特湾海战这一周取得的战果,显得更为广泛和实际。直到1945年7月底美军向日本内海发动大规模空袭的时候,日本帝国海军的覆灭才真正到来。但是从莱特湾的战斗结束之日开始算起,幸存的日军战舰几乎和逃兵无异。大概将它们比作等待处决的罪犯更为恰当吧。
第二、事物的另一面也值得我们好好琢磨一番,这便是日方无法补救的全面战败。对日本来说,战败就如同灾难一般全面、彻底。但是我并不想竭力让大家相信,在各方加入这场战斗之前,日本就已经失败了,或是必然失败。
本文摘自《莱特湾海战:史上规模最大海战,最后的巨舰对决》
·荣获2006年美国军事历史学会“杰出图书”奖
·聚焦历史上规模无出其右的宏大海战,再现近400艘舰船、2000架战机的生死角逐
·复盘巨舰大炮的绝唱、航母对决的终曲、日本帝国海军的垂死一搏
·包含战场态势图、交战双方战斗序列等详细参考资料